<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分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同学们继续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入地感受动植物的生命节奏,日月星辰的转换,泉庄镇中心小学在假期伊始,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小暑节气”专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暑节气健康养生</p> <p class="ql-block"> 一、避暑,晒伏</p><p class="ql-block"> 小暑节气不仅热浪袭人,还时有暴雨光顾,感冒、中暑、泄泻、痢疾等疾病会多发。由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下,这个时节里也容易引起“空调病”。</p><p class="ql-block"> 未病先防,平日可用益气、生津、清暑等食物或药物预防常见病。比如,食用绿豆汤,以黄芪泡茶。</p> <p class="ql-block">二、养心,锻炼</p><p class="ql-block"> 夏季为心所主,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因此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p><p class="ql-block"> 夏季适当锻炼,可以在清晨和傍晚到户外跳操、打拳、游泳、跑步、跳舞等。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大有裨益。</p> <p class="ql-block">三、冬病,夏治</p><p class="ql-block">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中医认为,小暑后阳气上升,大暑时阳气升发到极致,而且此时人体的代谢能力较强、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反复感冒、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等缓解期患者,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以减少发作次数或减缓发作程度。</p> <p class="ql-block"> 小暑节气习俗</p> <p class="ql-block"> 晒书画、衣物</p><p class="ql-block"> 小暑适逢六月初六日“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物等习俗。传说此日出晒后,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故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吃藕</p><p class="ql-block"> 一些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等功效。日常生活中,可以把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对安神入睡有一定帮助。</p> <p class="ql-block"> 吃饺子、擀面条</p><p class="ql-block">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p> <p class="ql-block">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p><p class="ql-block">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p><p class="ql-block">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p><p class="ql-block">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p><p class="ql-block">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p><p class="ql-block"> 正如上边宋代戴复古《大热》诗中所云:农夫在田里耕耘,田里的水像是煮沸的,背上的汗像是盆泼。但人却没有理由抱怨,秋天的硕果,就是因为炎热而结实。</p><p class="ql-block"> 衷心地希望和祝愿我们的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感受到祖国大河山川的美,更能在美的启迪中,向广袤的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