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温暖的相遇

流年笑对

<p class="ql-block">如果我会唱一首非洲之歌,</p><p class="ql-block">歌里有非洲的长颈鹿,</p><p class="ql-block">有挂在它身后天空的新月,</p><p class="ql-block">有田里的犁,</p><p class="ql-block">有咖啡采摘工脸上的汗珠,</p><p class="ql-block">那非洲是否会唱一首关于我的歌曲?</p><p class="ql-block">平原上的空气是否会因我穿过的某种颜色而颤动?</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是否会在玩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游戏?</p><p class="ql-block">天空的满月是否会在车道的沙石上洒下我的影子?</p><p class="ql-block">或者,恩贡山的山鹰是会在天空追逐我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1914年,凯伦从丹麦来到非洲肯尼亚,在恩贡山经营农场种植咖啡。年轻的凯伦总是铆足劲地去做事,在非洲的十七年生活过程中,她深深的爱上了农场,爱上了非洲。1931年,凯伦最终因农场破产、朋友逝去而走出非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字里行间,非洲土地上的空气、水、阳光,厨师卡曼特、管家法拉、小羚羊露露、基库尤酋长基纳恩朱,人物和场景都鲜活到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如果感兴趣,再搭配同名电影《走出非洲》,把纸质书和有声电影对照着看,也是不错的阅读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会打开另一个世界,故事中主人公的生活和经历,展现着非洲的辽阔和女人的成长。从凯伦的黯然离别,到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故事,便是完美的转身。那些跨越万水千山的一路芬芳,是每个人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精彩摘录:</p><p class="ql-block">1.梅鲁当地女孩戴着的手环,整条手环充满了生命力,好像就在她的手臂上呼吸似的。土著人身上特有的那种明快、甜美的黑,这种黑带了一点儿棕色,像是泥炭,又像是黑陶,正是这种黑色为这条手环赋予了生命。</p><p class="ql-block">2.索马里人的生活体系既是一种自然需求,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生活策略,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芭蕾舞剧。</p><p class="ql-block">3.法拉的头上戴着红蓝相见的头巾,身上穿着一条阿拉伯丝质长袍,外面套着一件带有黑色刺绣的背心,身体挺得直直的,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看起来非常高贵端庄。</p><p class="ql-block">4.农场的道路全部变成了流动的小河,农场主心花怒放,趟水涉泥地去咖啡田查看。咖啡正在开花,滴滴答答地滴着水珠。夜晚的天空覆盖着厚厚的云层,星星从云层里探出头来。</p><p class="ql-block">5.骆驼出自沙漠,它们傲慢坚韧,能够忍受人世间所有的苦难,像仙人掌,也像索马里人。</p><p class="ql-block">6.大犀鸟浑身黑色,就是那种高贵、甜美的非洲黑。岁月流逝,这种黑浸淫进它们的身体,让它们看起来很像古老的煤烟灰。看到它们,你会觉得,没有其他颜色会比黑色更高贵,更有气质,更有活力。</p><p class="ql-block">7.在日出和日落时分,他们好多次都看到丹尼斯的坟墓上有狮子,而且还是一对,它们有时站着,有时躺着,总是在那里待很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