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举世闻名,史迪威公路之晴隆二十四拐。

石河

<p class="ql-block">2022.07.05.今天是鄂湘贵游第二十五天,早上八点,离开晴隆县城,八点半来到闻名中外的史迪威公路之二十四拐景区,在这里不但体验了二十四拐的雄峻陡峭,而且还参观了二十四拐纪念馆,提高了对二十四拐是抗战时期生命线重大意义的认识。十一点多离开这里,晚上十点到达湖南洞口县城。</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贵州24道拐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是抗战公路,始建于1935年,1936竣工通车。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p> <p class="ql-block">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p> <p class="ql-block">,修筑二十四道拐时,晴隆县城所有能够出动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驼的牲口也全部上阵。</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拐堪称抗战时期的生命线,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也成了抗战生命线的咽喉,史迪威公路上最著名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p> <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26日,美国通信兵第164照相连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在从重庆去昆明途经晴隆时,刻意拍摄了"24道拐"盘山公路上艰难运输美国援华物资的图片,并在海外各大媒体刊登出来,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并引起关注。</p> <p class="ql-block">抗战二十四拐纪念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从纪念馆处观二十四拐全景</p> <p class="ql-block">19世纪40年代,为了保证每月15000吨援华战物资的顺利输送,美军公路工程部队第1880工兵营对"24道拐"盘山公路进行改善和维修。</p> <p class="ql-block">模仿盟军士兵向老农吸烟借火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当年筑路的勇士们</p> <p class="ql-block">妇女大军参加筑路</p> <p class="ql-block">近60年来,关于二十四道拐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1943年美军随军记者拍了一张二十四道拐的照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条公路短短的4公里却有24个180度的拐弯,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运输车队</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晴隆城门</p> <p class="ql-block">多年以来,有学者和专家以为二十四道拐在云南某处或者是境外的印度、缅甸境内,但是都没有确切的证据,直到2002年二战史专家戈叔亚多年调查后得出结论:“二十四道拐”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在晴隆城保护二十四拐的驻军</p> <p class="ql-block">白雪櫵抗战勇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离开晴隆时从上往下行走,徒步24拐别有滋味,会有遥遥无期的感觉,虽然只有三四公里。到最后一拐与新路交汇处等往盘县的车。公路从第一拐到24拐之间已改道,多绕了几公里,客车已不行24道拐,惟有越野车还抄近道,或有人专门用此路练车技。</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列队整训</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门口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早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在晴隆县内人人皆知,但是外人却一直在苦苦寻找。晴隆县是一个贫困县,地方的主要任务是脱贫,忽略了二十四道拐的开发和宣传。</p> <p class="ql-block">24道拐还有同名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由演员刘小锋、甘婷婷主演 ,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援华美军和侵华日军在"24道拐"这一咽喉之地展开殊死争杀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p> <p class="ql-block">到了晴隆,可以顺便到其他几个地方看看,感受一下历史车轮走过的痕迹。比如安南古城、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史迪威小镇。这些地方都是在二战期间,印刻了历史的文化遗址。我们由于时间关系,这次在晴隆只停一天,还有许多地方没看,留点遗憾吧,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