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图照片:照片右面是一位飒爽英姿,身挎冲锋枪的女民兵,她是重庆知青杨屹,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牛栏坡炮位”上坚守八昼夜,被誉为“八天八夜的特殊兵”!</p> <p class="ql-block">《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的封面照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b></p> 《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一读后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那个时候我正在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也听说过河口农场有知青作为支前民兵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但具体的知道得很少。四十多年过去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已散去,很少有人再谈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事情,对重庆知青参战民兵知道得更少,今年6月我从原一师五团五营重庆知青谢清跃手中,得到一本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印的《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谢清跃是这本书的主编之一,我全文看了过后,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是我第一次全面了解云建兵团四师十六团、十八团重庆知青参战民兵的英勇事迹。他们参战的时候正是知青大返城的关口,当大面积的知青返城时,他们选择了逆向而行;他们选择了为国而战;他们是一群平凡而勇敢的人;他们用自已的青春和热血抒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难能可贵的是,当他们从战场上走下来后,并没有享受和得到什么特殊待遇,而是与许多回城知青一样,默默无闻的走进了家乡的各行各业,同样回到园周的起点,同样为自已的人生重新奋斗和冲刺,同样要面对和经历,共和国历次变革所带来的冲击和磨难。人们只记住了为国参战军人的功勋,却忘记了他们这一群“身民为兵、浴血卫国”的“知青参战民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而这本《战火中的重庆知青》面向的发行渠道也是很有限的,因而他们的事迹也是在少数的重庆支边知青中传播,我看完这本书后,有着极大的创作冲动,想把这些故事改编成“美篇”,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我的这一想法能否实现,现在我不知道,我也是重庆支边知青,很想为这些素未谋面的战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表达对他们崇敬的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张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由《解放军报》当年参战记者拍摄,照片的背景是红河岸边通向越南一方,用竹木搭建的临时渡河浮桥,五位参战民兵肩扛担架、手提步枪冒着生命危险冲过浮桥,他们视死如归的面容,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右起:重庆知青李维义、熊文清、湖南农二代工人许忠孝、成都知青黄世昌、湖南农二代工人胡吉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面这张照片,我反复看过很多次,平时很少流眼泪的我,每看一遍,心灵都会带来极大的震撼!眼眶内都是泪水,总是用手偷偷擦掉,怕傍边的老婆看见笑话。照片上三个知青李维义、熊文清、黄世昌勇救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没有任何组织和领导命令他们这样做,而他们主动冒着生命危险,跨过红河、冲过浮桥、走过越军的雷区将六名解放军伤员护送到后方医院,这个过程看得我惊心动魄!激动不已,更让人感动的是,几十年后,这几位伤员其中一位,来到红河岸边寻找当年救他的恩人,居然找到了,这种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不是发生在电影、电视剧里,而是发生在我们重庆支边战友里,不是亲眼看见,真是难以置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事后,解放军报记者采访了这几位英勇的参战民兵,为他们留下了这张震撼人心的,“冲过浮桥”的照片,这张照片虽然是事后补照,但也是当时的“真情反映”。这是一张宝贵的知青文物史料,我很想珍藏这一张照片,但现在还没有实现,这次使用的是在书上翻拍的,效果不是很好,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云建兵团四师十六团六营六连重庆女知青甘露、杨屹、农二代女青年朱如意,在13军炮兵团2营6连4班“牛栏坡炮位”上坚守了八天八夜,本照片为当年《解放军报》记者拍摄报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完介绍重庆支边知青、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民兵,甘露、杨屹英雄事迹的几篇文章后,内心久久地处在激动之中,两个平凡的女知青,在炮兵阵地上坚守八天八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但她们挺过来了,经受住了战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呼啸出膛的炮弹,掀起巨大的热浪,并夹杂着泥沙石块,冲垮了掩体,在这危险的关头,甘露、杨屹等参战民兵,不顾自己的伤痛;不顾自已一身被柴油打湿;不顾随时都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他们仍然坚守战斗岗位,至到战斗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斗的间隙,他们用甜美的歌声为战友加油鼓气,一首《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至今还在当年战友脑海里萦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的副指导员贾如福是这样评价他们的:在他们身上具有“毫无畏惧的牺牲精神;不嫌劳累的吃苦精神;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乐于助人的友爱精神”。她们这些举动深深地感染着阵地上的干部和战士,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他们的事迹先后在《解放军报》刊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战后,她们被称为“八天八夜的特殊兵”,这是对她们最好的评价和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后的庆功宴,她们举杯欢庆,为战友无一伤亡的凯旋归来!为经受了战火考验的战友情谊!为在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她们喝了这一辈子最多的一次酒;她们喝得酩酊大醉;她们在战场上“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在酒桌上仍然不失川渝儿女的英雄本色!堪称女中豪杰!</span></p> <p class="ql-block">云建兵团四师十六团三营五连参战民兵、重庆支边知青邓堂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照片上看,邓堂辉背着一身的枪械,是战利品还是送武器弹药上前线?这些没有文字介绍,但,不管是做什么?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个憨厚的重庆小伙,面带微笑,满怀信心地朝前走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就是这个“小伙”,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第一天,主动出击,带着两个参战民兵跨过红河,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穿过作战区域,来到作战的最前沿,随后接受作战部队连长的命今,护送两个伤员到后方医院治疗,在护送伤员的过程中,邓堂辉沉着勇敢,指挥两个参战民兵抬着伤员,顺利地通过了危险区域,渡过红河,将伤员送到接送的救护车上,圆满地完成了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看了他写的文章《自卫还击战回忆》,这里面没有闪光的语言,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尾尾道来,平静地讲述着自己参战的故事,虽然这样,我还是感受到了穿越战区的危险!运送伤员的艰辛,他这枚“三等功”的军功章也来之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云建兵团四师十六团六营七连基干兵民杨屹,照片右面身挎冲锋枪的重庆女知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 ~ ~ ~ ~ ~ ~ ~ ~ ~ ~ ~ ~ ~ ~ ~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的大年初一“杨屹”,这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卓越表现的女英雄,因病去逝,我们的“百灵鸟”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看了重庆支边知青、《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主编之一沈川写的文章《远去的百灵鸟》,心情十分沉重,一位优秀的重庆支边知青代表就这样离世而去,她来不及看到重庆参战支边知青期盼已久的《战火中的重庆知青》一书,带着许多遗憾走向天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沈川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来描写杨屹:“42年前,在牛栏坡的炮兵阵地上,杨屹借着时隐时现的月光,写出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句!一段段诠释青春梦想的感悟!一句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字里行间,一个鲜活灵动的巾帼女子,通过跳动的文字清晰的浮现在大家面前,她如同一只飞越在南疆热带雨林中的百灵鸟,她甜美的歌声随风飘荡!永远停留在美丽的的南溪河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象诗一般的女人,却在战火纷飞的炮兵阵地上坚守了八个昼夜,和战友一道创造了参战女民兵的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屹,您如同百灵鸟的歌声永远!永远停留在战友们的记忆中!星辰大海!日月同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所介绍的几位参战民兵都是三等军功章的获得者,他们带着军功章平凡地生活了大半辈子,有的还过早逝世,他们是一群值得尊重人!应该得到应该享受的待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