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一怀念夏寺农友、著名葫芦丝演奏家张保和先生</p> <p class="ql-block"> 题 记</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名誉威望,不取决于他生前居庙堂之高呼风唤雨时,有多少人为他歌功颂德,而是体现在处江湖之远驾鹤西去时,有多少人能去为他送行,有多少人能为他的离去悲痛欲绝,伤心落泪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2年7月6日</p> <p class="ql-block">自良师益友保和先生离去我们10多天来,我和葫芦丝同学班的学友农友们,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应夏寺林场群主董桂兰之邀,我们联合制作了一段怀念挚友保和先生的美视作品后,我在谋划一篇纪念先生的美篇时,最初未曾计划将这些反映沉痛悼念先生的悲催场景谋篇入局。其实,并非我不想,而是我一来担心这悲哀的潮水一旦冲决我理性情感的大坝而不可收拾,将会再次勾起我心中难以平复的悲伤;二来忧虑这悲伤的场面,会把先生的夫人马丽和她的家人再次带入悲哀的旋涡,使他们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但是,我又想,如果我不能如实记录这些令人痛彻心扉的悼念场面,那将无法完成对先生人格魅力的完整表达。于是,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我二者兼顾退而求其次,既有节制的披露一些令人感慨万千的哀悼场面,而有意隐去那些令人撕心裂肺的悲催镜头。于是,在泪眼朦胧中,那一个接一个痛悼保和先生的镜头,在我眼前一一闪过… </p> <p class="ql-block">看,这是摆在灵堂前长长的走廊里,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们向保和先生敬献的花圈和挽篮。这一个个无言的花圈和挽篮,手挽手,肩并肩,像精灵一样带着主人的嘱托,寄托着主人的哀思,小心翼翼日夜精心陪伴在先生的灵堂前,并将化为一缕伴随先生升向天国的云烟。</p> <p class="ql-block">这是夏寺林场全体农友敬献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看,董桂兰来了。她是第一个闻讯噩耗的夏寺农友和葫芦丝同学班学员,自保和先生逝世以来,她连日在先生灵堂协助料理丧事,并宽慰先生夫人马丽保重身体。期间她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先生的亲朋好友友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悲哀场面,并在悲痛之余亲手制作了一期悼念良师益友张保和先生的美视作品,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并表达了对先生的敬重之情。</p> <p class="ql-block">看,他们来了!这是来自千里之外杭州的一对年逾七旬的夫妇在保和遗像前点燃的三柱高香,保和先生不仅是他们学习葫芦丝的老师,而且是他们举办杭州葫芦丝夏令营的有力支持者。每年夏季先生都会如约前往夏令营讲学,深受广大营员的拥戴和喜爱。闻悉保和老师仙逝,他们悲伤欲绝,谢绝保和家人的一再婉拒,不顾古稀高龄亲自带着若干学员前来吊唁,他们不仅献上四个花圈和两对花篮,以表达他们对保和老师的敬意,同时,坚持跟送到殡仪馆和墓地,直至亲眼目送保和先生入土为安。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吊唁期间,他们谢绝保和家人为他们安排的酒店,坚持自行安排食宿。 </p><p class="ql-block"> 这是多么感人的情节,千里迢迢前来参加吊唁,他们本可心安理得的接受主家的安排,但他们却坚持自理食宿,尽管先生的儿子东东亲自赶到他们自行联系的酒店结帐,却被他们坚定的拒绝,他们说:“我们前来祭奠先生英魂,如果再给先生的家人带来麻烦,那将会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和永远的心痛…。”</p> <p class="ql-block">看,他来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这位年过半百饱经风霜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子汉,却在保和先生的遗像前,痛哭失声,口中还不停地诉说着:“保和啊,我的哥呀,你咋就这样忍心抛下老弟一去不还!”此时此刻,我虽然并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也无须打探他和先生之间友谊的渊源,因为,这只是众多受先生教诲而获益非浅人士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对先生的感恩戴德之情,是用痛哭和眼泪也无法表达的。几天来,在先生遗像前失声痛哭的男子汉又何止这一个… </p> <p class="ql-block">看,他来了。在6月27日向先生遗体告别的那天,天刚蒙蒙亮,一位腿脚行动不便的长者,便冒着倾盆大雨怱怱赶来,与众不同的是他随身带着一把马扎,早早守坐在出殡的灵堂前,他要以抱病之躯,再送保和先生最后一程。 透过密集而下的雨幕,人们向他的坐像投去敬重的一瞥,为他的仗义之举,不,确切地说,是为先生的崇高人格魅力而折服。我很想知道他是先生的同事、亲朋、好友,还是昔日的下属?但我又感到这又何必呢,只要从他端坐的身姿中看到保和先生的人格魅力,仅此一点就已经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看,田纪惠来了,她不仅是夏寺农友、亦是葫芦丝同学班的学员。近期在郑州带孙子,为与先生再见最后一面,她冒着倾盆大雨,不顾个人安危,让儿子驱车前往商丘参加向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目送先生入土为安后,便不顾自身疲惫和座驾鞍马劳顿,迅即驱车返回郑州。她对先生感恩戴德的哀悼之情,实在令人感叹不已。事后,不少农友纷纷为她的这一重义之举竖指点赞。而她却说,比起先生生前对于我们的帮助而言,实在不值一提。作为先生的农友、同学和学生,于情于理于义她都不能缺席今天的告别仪式。(前排右二为田纪惠)</p> <p class="ql-block">与田纪惠不同的是,一位同样是先生的 初中同学和葫芦丝班学生的张女士,虽然居家与先生灵堂近在咫尺,却不仅未能参加先生的葬礼,而且自始至终没有进入灵堂向先生躹上一躬,向先生夫人亦是她初中同学的马丽女士,当面说上一句安慰的话。是她冷血绝情吗?是她无情无义吗?是她不愿前来吗?是她有什么难言之隐吗?然而,这只是一般人之常情的推理,当我从了解幕后真像的董桂兰口中获悉真情后,却不禁对其肃然起敬,感佩万千。 事实真象是,正是因她无法正视和接受保和老师突然离去的残酷现实,在闻讯噩耗的刹那间,内心仿佛猛然遭受一道霹雳雷霆的強烈震击,这对本已患有心脏病的她来说,实在是一个无法忍受的沉重打击,随及便身不由己,泪流滿面。而后,她的情绪便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每每想起先生热心辅教的场面,便悲痛万分,泪流不止。桂兰告诉我,当桂兰和其她女生获悉真情在电话里安慰她时,她竟然泣不成声。她说,不是我不愿去参拜先生,不愿去安抚马丽,而是实在担心,如果去了,自己受伤的心脏能否再经受住又一次悲痛的撞击。我不担心我自己,我只害怕由此给先生一家和马丽同学造成新的伤害,因此,我只能违心地这么做,把对先生的怀念和对马丽的歉意,深深埋藏在内心里…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她在葫芦丝同学班群里发给保和夫人马丽女士的微信:</p><p class="ql-block">“@马丽 找不到你的微信了,只能在这里跟你说:多多保重!!!孩子们还需要你呢!请原谅,就我离的最近但一直没去看你,更没去送保和,跟竹华约好了的,但最后还是没去,实在是没勇气,把握不住自己,想见你又怕见到你[流泪][流泪][流泪]一言难尽啊!保和说的要过二十年,每年咱同学一起聚会,我还说一句,我可等不到,可能我是第一个走的,没想到……”</p> <p class="ql-block">听了桂兰的介绍,我不觉感到眼前一片模糊,泪水竟然悄悄在眼角打旋一一是为张女士真挚的悲情而感染,还是为当初对她的误解而抱歉一一也许什么也不是,只是我心中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道感情的波澜。(前排右二为张女士)</p> <p class="ql-block">透过这微微泛起的感情波澜,我眼前又浮现出另一位与张女士要好的葫芦丝同学班丝友郑珠华的表现。珠华和张女士都是黄楼林场的知识青年,虽然和她们不是夏寺农友,但她们与保和先生都是初中的同学,因此我们方有缘聚集在葫芦丝同学班共同学习。据董桂兰介绍,同学班最初只有夏寺林场的几位女农友,当时亦学亦玩,从未认真上过课,后来,由于张丶郑二位异乡之客的出现,才带动了大家学习的激情,特别是她们二位迅速提高的葫芦丝技艺水平,不仅使夏寺农友学员刮目相看,而且不得不逼使其结束过去亦学亦玩的懒散局面,逐步将葫芦丝学习纳入正规的车道。由于同学班以夏寺农友为主,作为黄楼知青,平时学习她们中轨中矩勤学苦练,在同学班群中亦是沉默不语很少发言。而这次保和老师的离去,不仅在张女士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而且在郑珠华心中掀起一股巨大的感情波澜,平时在群里一向寡言少语她,饱含深情地以《心痛》为题向天公发出悲愤的呐喊: </p><p class="ql-block"> 《心痛》</p><p class="ql-block"> 作者:黄楼林场农友 郑珠华</p><p class="ql-block">天公与我们同悲,</p><p class="ql-block">天公为保和落泪,</p><p class="ql-block">你既然与我们同悲落泪,</p><p class="ql-block">为何还要将保和收回?</p><p class="ql-block">你收走了他与他的才华,</p><p class="ql-block">收走了他的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留给了他的亲人和朋友个个心碎!</p><p class="ql-block">你真的太不公平,</p><p class="ql-block">好人本该长命百岁,</p><p class="ql-block">你怎忍心让他此时一去不归?</p><p class="ql-block">你让我们失去了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我们再不能欢聚一堂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流泪][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右一为郑珠华)</p> <p class="ql-block">农友学友苗一新复曰:“珠华写出了我们全体同学与丝友的心声,读着泪奔[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左为张燕燕中为苗一新右为寿新民)</p> <p class="ql-block">农友学友寿新民应和:“和珠华同感,恨天妒英才!保和的一生是那样的精彩无比,不论生命的哪个阶段都熠熠生辉。因为有了他,我们的晚年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他虽然走了,但在我们心里他仍然和我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农友学友张惠敏感言:“今天是保和老师头期,他的匆匆离去使我们痛彻心扉,我们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又不得不承受这巨大的伤悲。永远怀念他!”(后排右一为张惠敏)</p> <p class="ql-block">农友学友大华坦言:“老师匆匆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遗憾![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前排右一为大华)</p> <p class="ql-block">保和先生的离去,同样勾起更多夏寺林场农友心中的伤痛。夏寺农友张红领在闻讯噩耗的第一时间,挥笔写下一首怀念他的诗篇: </p><p class="ql-block"> 送保和</p><p class="ql-block">惊悉保和仙逝去,难禁泪水涌泉滴。</p><p class="ql-block">去冬庆宴音在耳,今夏于请再无期。</p><p class="ql-block">回首贤弟平生绩,韶华人杰众赞誉。</p><p class="ql-block">今去瑶池赴盛宴,叩拜天堂永安息。</p> <p class="ql-block">夏寺农友平丽君在夏寺农友群中发声:“保和乐观,积极向上,不停的追求,奉献,做事。一生都在绽放各方面的才华与能力!他的生命精彩而辉煌!世人落泪,天地同悲!他在天堂又会是另一番精彩辉煌!”(图为平丽君在夏寺林场知青下乡五十周年庆典上演唱)</p> <p class="ql-block">夏寺农友韩菊感叹: 保和的音容象貌永远定格在我们心里。他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和敬仰可以说他死而无憾!对于我的老同学马丽与家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告慰。保和不枉来世一回,你把最好的音乐篇章留给了世人…[合十][合十][合十](图摄于2017年夏寺林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远在郑州的原郑州大学文学教授高黛英农友在群中哀悼:“呜呼,痛兮保和!你永远活在农友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农友王峰充满敬意的致词:“保和是我辈之楷模,亦是我们农友之骄傲。数十年来,他凝聚我们夏寺林场全体农友的心,召集和组织了纪念下乡三十、四十、五十周年联谊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印证了这一切。退休后的二次创业,打开了葫芦絲艺朮的新天地。我们追忆保和,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保持我们农友的向上之心,康健之心。保和与我们同在!”</p> <p class="ql-block">农友李海岭满怀激情地书写一幅挽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落人间梨花飞我辈痛失挚友</p><p class="ql-block">云拥天际莲花开仙班又添能臣</p><p class="ql-block"> 挽联以巧妙的构思,对比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人间“痛失挚友”和仙班“又添能臣”的两种境界,读来让人既若有所思而又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同样,全国各地葫芦丝界的朋友和协会,在敬献花圈花篮寄托哀思的同时,抒写出深切悼念的诗篇。安徽省阜阳市葫芦丝之友联谊会 陈家相在6月24日大师去世的当晚,就写出了一首哀悼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悼念张保和老师</p><p class="ql-block">作者:安徽省阜阳市葫芦丝之友联谊会 陈家相</p><p class="ql-block"> 丝音萦绕透伤悲, 一代宗师驾鹤归。</p><p class="ql-block"> [陕北情]深童叟爱,[沂蒙春早]众人随。</p><p class="ql-block"> [竹林深处]营员笑,[凤尾竹]前舞步飞。</p><p class="ql-block">九水悠悠送君去, 答疑解惑问知谁? </p><p class="ql-block">注:九水——指穿越商丘城的9条河流。</p><p class="ql-block">(保和先生师从于著名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他的成名曲,在2006年全国首届葫芦丝北京邀请赛中凭此曲他一举夺得老年组金奖,2007年出版了独奏专辑《葫芦情深》,同年举办了首场个人葫芦丝独奏音乐会,并从此在葫芦丝艺术的道路上迅跑,不仅多次参与李春华老师的演唱会,担纲主持人,而且受邀祖国各地讲学,以实力荣膺全国葫芦丝协会常务理事,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葫芦丝演奏艺术家,深受全国葫芦丝爱好者的爱戴和敬重。他逝世后,全国各地葫芦丝协会纷纷发来唁电和花圈、花篮,表示深切的哀悼)</p> <p class="ql-block">同时,阜阳市葫芦丝之友联谊会制作了一个视频专集,以表达他们对一代宗师的深切怀念。</p> <p class="ql-block">笔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本不相信有什么天灵感应的神话,但这次例外,对于保和先生去世和出殡当天出现的两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天象,我却宁可信其有,不愿道其无。 这是6月24日,保和先生驾鹤西去的当日傍晚,商丘上空出现的祥云奇观。你看,那灿烂多彩的云霞,莫不是天宫瑶池在为迎接先生的归去而在举办欢迎的盛宴? 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6月27日,即保和先生出殡的当天,多日久旱无雨的商丘,突然降下瓢泼大雨,这莫不是众多热爱先生的亲朋好友的真情感动了天公与他们落泪同悲? 为此笔者赋曾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送 别</p><p class="ql-block">天呈祥云接臣去,地覆大雨送君归。</p><p class="ql-block">江河呜咽唱挽歌,高山肃立曾为谁?</p><p class="ql-block">今朝含悲忆先生,夏寺农友心已碎。</p><p class="ql-block">一生若能如保和,不枉世间走一回。 </p> <p class="ql-block">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嬉笑表达的愤怒,远远超过怒目圆睁,撕裂眼眶的急赤白脸;用悠长的歌声所显示的哀悼,大大高于捶胸顿足的号啕大哭。 </p><p class="ql-block"> 逝者如斯,未来可期。我想对保和先后的怀念,于我们这些师从先生学习葫芦丝的同学班学生而言,莫过于继续练好手中的葫芦丝,将老师最后一堂布置的作业,做为基本功练习的永远的作业,勤练不掇,日日常新,让他在天堂能看到我们吹奏的技艺的日益成熟和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最后,让我们回忆一段老师辅导我们练习《相思桥》的片断,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无尽相思,并作为这篇文章的尾声。</p> <p class="ql-block">一一保和先生农友、葫芦丝学生熊志斌泣笔于壬寅年夏月尚城花园家中</p><p class="ql-block">配曲:葫芦丝《天路》演奏:张保和</p><p class="ql-block">本篇承蒙夏寺林场群主、农友、葫芦丝同学班学长-一一董桂兰,提供宝贵影像资料,并提出有益的修改意见,特表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