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照垣 — 淞沪抗战

铳背和通

<p class="ql-block">很多国人对“淞沪抗战”和后来的“淞沪战役”分不清楚。</p><p class="ql-block">淞沪抗战又叫“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于“918事变”之后仅仅4个月,</p><p class="ql-block">即1932年1月28日</p><p class="ql-block">“918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敢抵抗,请出了国际联盟来调停调查。</p><p class="ql-block">国际联盟要求中日两国军队都从东北撤退,日本就想在敏感地区制造事端,转移了国际上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当时担任日本驻上海武官的田中隆吉战后写的回忆录里说,“想让满洲我独立起来,可是外国方面非常麻烦,于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打了一个电报给我。他跟我说,外国的目光很讨厌,你在上海搞出一些事来……”</p><p class="ql-block">田中隆吉便和他的姘妇川岛芳子icon指挥一些日本特务和浪人先打砸中国的商店、袭击中国警察、殴打抢劫中国路人……然后他们自己又烧了一些日资企业和工厂,然后嫁祸于中国人。</p><p class="ql-block">搞出这些事端之后,日本海军陆战队icon就以“保护侨民和日资企业”为借口在上海进入临战状态。</p><p class="ql-block">当日本特务在上海市区闹事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方面所提出的所有无理要求全都接受了,同意把有抗日倾向的19路军调离上海市区。</p><p class="ql-block">可是19路军的移防还没有完成,1931年1月28日夜间,日本海军陆战队1000多人就在20辆装甲车掩护下,冲出了日租界向19路军发起了进攻。</p> <p class="ql-block">十九路军的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发布了一个《告全体官兵同志书》,郑重宣布“不抵抗无以为人,不抵抗无以救国,认清楚此事与仇日拼命。”</p><p class="ql-block">前线的旅长翁照垣icon提出:日本海军陆战队只有2000多,人而29军十倍于敌,此时应该主动出击,冲入日租界,将日军全部消灭。但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严厉阻止,严令绝对不允许这么干。而且仓皇的把政府办公地从南京迁到了洛阳。只允许“一面抵抗,一面交涉”。</p><p class="ql-block">日军得到增援之后,不断从租界向中国军队所辖的闸北区开枪开炮,中国军人却奉命不能向日租界开火,只有敌人的冲进华界才能开火。这样一来,来犯的日军一看形势不利便缩回租界,中国官兵又不能追击,战斗打得相当被动。当时人形容为“日本是拳脚相加,中国只能用一只手来还击”。</p><p class="ql-block">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面对中国29军的坚决抵抗受挫之后,就放慢进攻节奏,等待陆军第9师团和混成第2次旅团登陆。</p><p class="ql-block">日本援兵到达之后,于2月中旬日军又发起疯狂进攻,19路军和第5军在庙行进行反击,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取得淞沪抗战中间的最大的一个胜利。</p><p class="ql-block">不过当时中国前线的部队没有增援,总兵力只有4万人,日军却把这个第11、第14师团也赶到上海增援,兵力已经将近10万人,又有海空的优势火力掩护。日军凭借火力优势,突破了19路军和第5军的阵地。</p><p class="ql-block">19路军和第5军被迫撤退。</p><p class="ql-block">英美出于保护自己各自利益的想法开始出面调停。1932年5月中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icon》。这个协定规定日本保留在上海的驻兵权,中国不允许再在上海驻军,只允许有警察和地方保安队。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的条约。</p><p class="ql-block">“一二八淞沪抗战”虽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但也客观反映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消极畏战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当二十九军旅长翁照垣提出主动进攻日军的时候,整个南京政府的军政要人中,只有张治中将军一人支持主动出击,其他人都选择要忍让的态度。</p><p class="ql-block">翁照垣是广东惠来人,他很早就投身于中国革命了。他从军多年之后又是学习深造。</p><p class="ql-block">1927年夏,他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icon,主修骑兵科,主攻战术学icon。 1929年夏毕业前夕,他在日本参加了一次海陆空联合大演习,发现飞机的速度快得惊人,感到未来时代一定是空军时代。于是,翁照垣开始向往学习航空知识。</p><p class="ql-block">1929年冬,翁照垣凑集了两千块钱,前往法国巴黎摩拉纳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老师是法国著名飞行员德脱拉野。1930年10月,翁照垣毕业了,同时还加入了国际飞行协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淞沪抗战之后,翁照垣官至中将军长职位,曾几次北上抗日,但由于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与腐败行为而告终。</p> <p class="ql-block">156旅上尉参谋张君燮(梅县),</p><p class="ql-block">156旅6团3营中校营长吴履逊(揭阳),</p><p class="ql-block">156旅旅长翁照垣(揭阳),</p><p class="ql-block">156旅上校参谋主任丘国珍(海丰)</p> <p class="ql-block">国学大师章炳麟赠翁照垣一联: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武。来称赞他在淞沪抗战中的功绩。</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翁照垣得知张学良不抵抗的消息,他气愤异常。这样写道:有枪在手,为何不抵抗……张学良就是一位满身是吗啡针孔的少爷。</p><p class="ql-block">翁照垣的话,绝对能羞得张学良无地自容。</p> <p class="ql-block">抗日名将翁照垣,淞沪抗战时是第19路军的156旅旅长,在他的《淞沪血战》里,他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日军初次的交战,我们发现我们的士兵不可思议的勇敢,而敌人却出乎意料的懦怯!在这次战斗中,我第五团第一营第二连下士班长潘德章,当敌人在广东路街口用铁甲车冲锋时,他沉着地用机枪扫射,击毙数十名日军,后来一颗敌弹打中了他的左臂,他仍咬紧牙关继续射击终使敌人狼狈而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连上等兵伍培、伍全兄弟二人,在闸北宝山路奋不顾身地和敌人肉搏。他们左冲右突,见一个刺一个,刺毙约十几个之后,终为敌人所害,而敌人比他们多十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连中尉连附谭绍平和上士班长张桂林,在闸北宝山路宝源路口,当敌人冲来时,他们酣战如狂,在击倒十几个敌人之后,自己也受了伤。同伴请他们退下,他们却反而冲上前去,终于在一阵敌方的炮火之下,以身殉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如第二营第五连连长钟国华、第三营第八连少尉连附(***),都在截击敌人的铁甲车时,表现出特殊的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正是战士们的舍身抗敌这种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才使得我们最终可以以劣势装备打败当时在武器装备上大占优势的日本鬼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