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董庄“四清”工作之后,父亲回到学校,受到校党委张波平书记的高度表扬。随后系里安排父亲讲授《现代文选与写作》,父亲看了倪以还老师给的教学大纲和讲授材料,感觉教学大纲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父亲认为这门课主要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对“五四”以来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分析它们,达到批判的继承的目的。同时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得不说父亲的认知是十分敏锐的,6315班学生交上来的“四清”总结,印证了父亲的观点,虽是二年级学生,但写作水平差强人意,大部分作业逻辑混乱,思想混沌,父亲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6501班是一年级,学生基础还要差一点,只有还未满18岁的姑娘李学勇写的作文较好,得到父亲的赞许,父亲仔细写下了评语,但有些人持有相反的意见,背后议论纷纷,有些意见还不是针对作文本身,而是对个人的一些意见,由此还引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理不辨不明,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必将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父亲决意在晚自习时给全班讲解一次有关分析文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最后在系里的讨论中,父亲的意见得到一致的认可,李学勇还被选为《现代文选与写作》课代表。 临汾东郊时期山西师范学院学生 1958年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应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并行,一种是现在全日制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农(工)半读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八小时的劳动制度,一种是四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1964年8月1日 刘少奇在中央召集的在京党政军机关和群众团体主要负责干部参加的大会上提出,“要把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作为正规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每个省、每个大中城市,都来着手试办。此后,在一些单位开始试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制度。<br> 因此,山西师范学院决定实行半工半读,成为全国首所实行半工半读的高校。此举实际上大大压缩了课堂学习。父亲投入到紧张的听课和备课的工作中,时值九月下旬,夜凉如水,斜月帘栊,简陋狭窄的平房宿舍,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月光把槐树的枝桠投影在窗口与桌面,树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时至中夜,父亲放下钢笔,按了按发胀的太阳穴, 怀乡之情如一缕青烟又袅袅升上心头,岭南此刻应是南风习习,珠岸晓月,榕影婆娑,正是“世间喜愠都几许?清吟此时正苦。”<br> 父亲当年住的宿舍1964-1969,原为红砖房,后来涂上了黄色 父亲的同事好友陶本一叔叔在宿舍前的留影,其时还为红砖本色。1965年父亲即应陶本一之邀,撰写影评《患难之交》 当年的食堂1964-1969,原为红砖房,后来涂上了黄色 父亲选择了胡万春的短篇小说《骨肉》、方纪的《挥手之间》作为教学作品,讲《骨肉》主要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性,对《挥手之间》则侧重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为了上好第一课,父亲除了将资料室仅有的相关资料翻了个遍外,还四处寻找可以参考的文章,并拜托负责资料室工作的岑婉薇老师收集一些剪报,对每一处细节精雕细琢、取精用弘。虚心听取王震中、倪以还老师的课,揣摩他们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对他们的不足之处则详加分析,避免重蹈覆辙。每有学生来宿舍访谈,父亲都会问问他们的意见,杨秀珍同学对《骨肉》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父亲认为较有参考价值,随即调整了教学内容。第一次上课,父亲的内心像湖水一样的平静,没有一丝微澜,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犹如“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令人茅塞顿开。第一节课罢,同学们纷纷好奇地走上讲台来看父亲的讲稿,刘培珍同学把黑板擦的干干净净。梁启超先生有言“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父亲顿时信心百倍,一定要把下一节课讲得更好。课后,同学们都说伍老师过去上过课,其实,这是父亲第一次正式登上讲台。学生的好评正是源于父亲的精心准备以及在“四清”工作组担任组长期间锻炼出来的沉稳。 1957年,一篇由工人创作的短篇小说《骨肉》一举获得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文艺竞赛文学奖。这是建国初期继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之后,国内获得的第三个国际文学奖项。而在此前5年,作者胡万春还只是个连繁体“猪”字都写不出来的业余工人作者。<br><br> 1965年父亲上课的山西师范学院文史楼旧址,原为红砖色,楼上五角星为后来解放军进驻部队所加 人物身后为文史楼旧貌 <p class="ql-block"> 半工半读的日子,辛苦而充实,除了在校园内劳动外,还经常到周边单位和农村参加劳动。今天又去了临汾段店公社劳动,任务是剥玉米和翻地,为播种冬小麦做准备。野外风很大,扬起漫天的灰尘,10月寒露已过,霜降即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天高云淡,丛林尽染,北雁南归。气温日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大家劳动的热情很高,每个人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p><p class="ql-block"> 经过收获一茬玉米之后,那些原本松软的土地渐渐变得紧实起来。翻地就是松土,主要是让土壤不至于板结,板结会影响冬小麦根系接触空气,造成烂根。用锄头勤锄地,可以将表层的土壤锄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通过锄地还可以使土壤表面有很多缝隙,有利于保水。同时,锄地还可以使植株的根系向深处生长,从而使根系吸收到土壤深层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能增加肥力。土地经过秋翻后,能把上边缺乏地里的杂草和落叶翻到下面去,腐烂后能变成肥料。还可以把下面比较肥沃的土壤翻上来,这样就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把地下的草根翻上来,使它冻死或干死,能减少来年地里的杂草,使除草时省工,作物长的良好。 </p><p class="ql-block"> 秋翻能防止病虫害:为害各种作物的病原菌很多,在秋后它们往往四处飞散或落在地面上。许多害虫的成虫、卵、蛹、幼虫到秋后大部分都藏在作物的根部或地下过冬,如经过秋翻,就能把这些病菌埋在地下,减少病害的发生;或把害虫的成虫、卵、蛹、和幼虫翻到地上来,让它冻死或被鸟吃掉,也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秋天翻地是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域必做的功课。翻地是有技巧的,翻地时务必将那些土坷垃敲打成细细的泥土,不能粗心大意。翻地不能用蛮力,举起锄头的时候,双手得用力,把锄头柄握紧,高高举起,在锄头落地的刹那,双手松劲儿,借着惯性的力量,将锄头锲入泥土,这样才不至于将手上的皮肤磨破。来自城镇的同学,没一会儿,手上就起了血泡,这是磨炼必须付出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上百把锄头在秋风中挥舞,这祖祖辈辈耕种的黄土地,在几千年来,年复一年的翻垦流下的血汗不断滋养下,如今已呈现出黝黑的颜色,翻起沧桑的旧土,新鲜的泥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汗水打湿了衣襟,秋风吹乱了头发,师生们的气息也逐渐沉重起来。趁着休息的时间父亲郑重地在笔记本写下:“我全部的歌唱,都献给你,这片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地。”同学们纷纷过来围观:伍老师你给我们讲讲诗歌吧!父亲说:刘禹锡《秋词》中写“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既然同学们热情这么高,那么我们就讲讲劳动诗歌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就讲讲唐朝诗人颜仁郁的《农家》: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意思是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贵族不晓得农民的辛苦,还以为田地里谷子是自然生长的。旧社会,农民都是被剥削受压迫者,北宋刘攽的《江南田家》有“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之句,白居易的《观刈麦》也表达了诗人深切同情农民、反对残酷的经济剥削的思想。我们讲的《多收了三五斗》也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所有美好收获的背后,都是无数辛劳的付出。没有从天而降的果实,只有兢兢业业得以的收获。我来自南方,再给大家介绍五代•契此的《插秧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插秧时以退为进,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懂得曲折迂回,有时后退是为了前进,劳动中饱含着生活的哲理,希望大家能细细的体会。讲台设在天地间,知识播在田园里,对父亲来讲还是头一遭,父亲越讲越激动。“吃枣子喽”,这时,村里的姑娘用柳条编的簸箕装来了鲜枣,又脆又甜的大红枣,连起了一颗颗年轻的心。</p><p class="ql-block"> 段店劳动之后,时逢山西大旱,1966年2月12日,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部分师生,奔赴临汾乔李庄抗旱。抗旱的劳动十分辛苦,挖山搬土,修渠抽水,平整麦垅,父亲甚至学会了铡玉米秆。晋南的田野平坦而辽阔,早春二月,寒气依然侵人肌骨, 冻土之上一路寒霜,除了冬小麦、柏树是一片绿色之外,其它树种只有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伸向天空。带月荷锄归时,小毛驴奔跑于田野,腾起一阵烟尘。父亲平地时,在挖开的泥土里发现一株红色的小花,它正在茁长成长,积聚着力量,不久之后,将冲破土层,以它的第一片花瓣去宣告春天的到来。</p> 乔李村的古城墙,建于三国曹魏。前面就是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