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8条建议——致高2024级家长

T先生

<p class="ql-block">  提到放假,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暑假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噩梦。为了减轻这场噩梦,有的父母图省事,把孩子培训班,或者用兴趣班填满他们的暑假;还有的父母干脆直接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帮忙照顾,自己便安心地不再过问。其实,平日里家长和孩子就很难有密集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相处,结果到了暑假,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待在家的时间长了,父母的陪伴时间却更加少了。</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深以为然。</i></p><p class="ql-block"> 父母如何陪伴,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这个假期,如何给孩子高质量地陪伴?这8个建议,值得所有家长借鉴学习。</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一:阅读</b></p><p class="ql-block"> 之前有人问过一位专家,说有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既能营造亲密的亲子关系,又能教育孩子变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专家说,“有,<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陪孩子读书</i>。”</p><p class="ql-block"> 台湾知名教师宋怡慧也曾在自己的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教育上做不到的事,就交给阅读吧。”</p><p class="ql-block">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刚刚结束的2022高考作文题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从小缺失阅读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吃大亏!</i></p><p class="ql-block"> 而暑假,正是孩子大量阅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绝佳时期,父母不仅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读书,最好还能陪伴孩子一起读。</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放下手机,关上电视,一人一本书,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同享受阅读的时光。这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也是亲子互动最好的方式。</i></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二:沟通</b></p><p class="ql-block"> 美国人类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曾做过一项名叫“3000万字”的调查,最后发现让孩子更聪明的秘密,竟是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聊天。</p><p class="ql-block"> 想起去年被刷屏的一对双胞胎学霸兄弟赵稞和赵棣。他们的父亲只是普通的农民,可高中三年,父亲每个周末都会特意赶到学校,与两个孩子面对面的交心、聊天。尽管家境普通,但父亲的陪伴,给了他们无尽的鼓舞和勇气,最后两兄弟分别被清华和北大录取。</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所以说舍得花时间陪孩子“闲聊”的父母,孩子一定不会差。</i></p><p class="ql-block"> 平时孩子学业重、时间紧张,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陪他们好好聊聊天、说说心理话,那么不妨趁着这个假期好好弥补一下之前缺失的亲子交流。聊天的内容可以关于我们自己,也可以关于孩子;可以关于学习,也可以关于兴趣;可以关于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关于沮丧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和孩子聊,最好可以形成习惯延续下去。长期坚持,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拉近和孩子的距离,消除亲子关系中的间隙。</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Susan Harter曾说过,<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注,是奠定孩子身心健康、自尊自爱的基础。而陪孩子聊天,就是我们给予孩子关注的最好的方式。</i></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三:运动</b></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家胡慎之曾在一场直播中讲过:</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就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运动。</i></p><p class="ql-block"> 正如古人所云:“言传不如身教”,“言传”传递的是抽象的价值观,“身教”才能将价值观实践和检验,从而让孩子内化于心。而运动就是身教的具体实践方式。</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能传递热爱生活的态度、刚强勇敢的意志以及合作冒险的精神,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注,理解爱的具体方式。所以假期在家,别再带着孩子一起“葛优瘫”了,陪着孩子一起出门运动运动吧,这样开学孩子也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迎接各种挑战。</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毕竟强健的体魄,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弱不禁风的身体,永远养不出有趣的灵魂。</i></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四:旅行</b></p><p class="ql-block"> 这学期,受疫情影响,孩子不是待在家里上网课,就是复课后学校、家里两点一线跑。父母们也是,要么在家操心孩子的网课,要么居家办公。憋坏了的父母和孩子,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暑假好好放松一下,亲近一下大自然,见见外面的世界,开拓开拓眼界。可以去公园或文化广场转转;去绿植多的地方走走;去爬爬山、野野餐;或者去海边玩玩,进行一场难得的家庭旅行时光。在旅行前最好让孩子也参与到整个准备和安排中来,包括天气状况的了解、物品的准备、行程的安排、住宿的选择等等。<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责任感</i>,这样的家庭旅行才有意义。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关注,也才能通过旅行增进亲子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i></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五:自立</b></p><p class="ql-block"> 戴尔·卡耐基曾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在家中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孩子毫无自理能力,可能连最基本的洗袜子、扫地、整理衣物都不会,更别提做饭、煮菜了。所以,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了以后劳动课将成为独立的课程进行考核,并于今年开学后的9月份正式实施。那么这个暑假,不妨试着将孩子带进厨房,从最简单的教他们如何使用做饭设备、如何辨别使用不同调料等开始,放手让孩子学习做饭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世界不仅在百科全书上,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饭、做家务这些看似细小琐碎的生活小事,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托举着他们奔向更大的舞台。</i>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六:家规</b></p><p class="ql-block"> 曾有人说:“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好的教育不是放养,而是有规矩的“守望”。</i></p><p class="ql-block"> 一到放假,孩子们的心“野”了,家长们的心也很容易就“散”了,之前立好并坚守的规矩很容易就功亏一篑,这就到了考验家长的坚持和威严的时候了。<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假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不守规矩,之前立好的规矩该坚守的还要坚守。同时还可以结合假期里的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下“假期的规矩”</i>。比如:最晚9点起床开始做作业;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每周至少洗两次碗、做两次饭、拖两次地......同时父母在制定家规时需要注意,尽量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一定的选择权;内容也要清晰,利于孩子理解执行。</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一旦对自己和对孩子出现“双标”,规矩也就形同虚设了。</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真正的爱是带着规矩去爱,真正的陪伴是帮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七:尽孝</b></p><p class="ql-block"> 曾看过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妈,你老了就自己去养老院吧》,看完非常触动。文中讲述一位母亲因为不愿意照顾83岁高龄的婆婆,宁可出钱把她送到养老院中去。于是5岁的女儿看此情形便脱口而出了:“妈妈,等你老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把你送到养老院。”有其父,必有其子。5岁的孩子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烙印在孩子身上。所以<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孩子孝不孝顺,关键是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i>平时我们要照顾孩子又要工作,孩子也要上学学习,能和家里老人长辈见面交流的机会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刚好趁着这个假期,家长应该多带着孩子去看看老人,多陪陪他们,关心关心他们的身体,聊聊彼此的家常,一起尽尽孝道。</p><p class="ql-block"> 请相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你的孩子都看在眼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关键词八:未来</b></p><p class="ql-block"> 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学,孩子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学年了。告诉孩子:一年有365天,看似虽长,其实转瞬即逝,提前做好计划才能心里不慌、走的更稳。比如:新学期要完成哪些事;学会哪些技能、养成哪些习惯;读多少本书、写几篇读后感;学习目标是什么、冲刺多少分......</p><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暑假虽然是休闲放松的时间,但也是休整学习的关键期,</i>暑假的计划和安排也要陪孩子提前规划好。大到学习规划安排,什么时候读英语、什么时候做数学、什么时候课外阅读积累......小到生活琐事,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睡觉等。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孩子既能劳逸结合,家长也能比较放心,不至于上演“母子大战”的戏码。所以想要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就和孩子一起做好计划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陪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柱中学高2024级年级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2.7.6</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父母

陪伴

暑假

关键词

家长

规矩

假期

可以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