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去棉花堡了,路程挺远的,不过好在可以走走停停,到沿途的一些地方看看。在卡帕多奇亚附近有许多地下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过去的人们,将房屋盖在地下城隧道的周围,遇到危险时就经由隧道进入到地下城中。到目前为止,卡帕多奇亚的地下已经发现了36座地下城。我们</span>来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凯马克利地下城,门口的广场有许多卖纪念品食品的小店、摊床。西元7世纪时,基督教徒为了躲避拜占庭时期的宗教迫害,来到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奇亚凿穴而居,洞穴里有完善的粮仓、马厩,厨房与祭坛等空间,这些大大小小的洞穴从地上延伸到地下几十公尺,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span>凯马克利地下城的深度达到地下八层,由低矮、狭窄和倾斜的通道串连而成,目前向外开放只到第四层。据估计,整座地下城大概可以容纳2万人,甚至还可以容纳人们携带的牲畜和食粮。<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进入凯马克利地下城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孔的巨型蜂窝,或大或小的孔洞各有不同功能,</span>厨房、马厩、教堂、陵墓和学校,所有的设施一应俱全,一个接着一个,到处是当时人们穴居生活的痕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基督徒们十分重要的教堂,有小小的平台可供祷告时使用,旁边石墙上刻着的十字架,也让居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底下,能凭着双手的触感找到心中的信仰所在。</span>当时的居民为了怕军队及追兵闯进来,便故意将通道做得很窄小,要弯着腰才可以走过去。整个地下城市就像一座迷宫,洞穴、隧道和楼梯都很容易使人迷路,透过岩墙上的红色或蓝色箭头,可以知道该往哪一个方向去,红色箭头引导向下穿过洞穴,而蓝色箭头则引导向前进并走到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多西亚不只有漫天的热气球,不只有外星地貌,还有陶器小镇——阿瓦诺斯。这里除了石头、地毯,还有一个就是陶瓷也非常的有名,土耳其制作陶瓷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塞尔柱时期,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陶瓷技艺发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小镇内有很多家庭作坊,结合陶瓷工作室、作坊和商店为一体,让游客可以亲眼见证工匠们从选材、制坯、塑模、绘画、上釉、焙烧等一系列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全过程,也可以让游客尝试制作。满墙的手印,都是游客尝试制作陶瓷物件后留下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制作的陶器不用机器,而是用脚旋转沉重的陶器旋台,制作方法很独特。土耳其的陶器以其色彩绚丽、画工精美、做工精致、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工匠们熟练的技法和高超的工艺,使得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span>选用的是卡帕多西亚特有的红色粘土,经过手工艺人熟练的手法,一件瓷器雏形就完成了。经过晾干,上釉,接下来就是最为复杂的上色,所有的图案色彩都是一点点手绘的。作坊有各种各样的陶瓷作品,五彩缤纷,有兴趣也可以顺便购买一些陶器和瓷砖带走,看着都挺喜欢,但实在是背不动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到阿瓦诺斯小镇逛了一下,阿瓦诺斯位于格雷梅小镇的北边,是卡帕多西亚著名的陶器小镇。在阿瓦诺斯中央流过一条红河,这条土耳其最长的内陆河,河水清澈,成群的天鹅在水中游来游去,有人在桥上喂天鹅。红河的水富含铁质,从红河边取出的土壤非常适合做陶器,所以阿瓦诺斯又被称为陶瓷之乡,整个小镇因陶瓷而闻名,陶器由流经城镇中心的红河中的红粘土,以及山上的白粘土制作而成,从而造就了陶瓷小镇阿瓦诺斯。从摇摇晃晃的桥上走过,来到小镇中心,走过主街,去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阿瓦诺斯一家不错的洞穴餐厅,进入洞穴餐厅的过道,摆满了古老的物件,老掉牙的收音机播放着舒缓的音乐。餐馆的生意很好,都坐满了。吃的是瓦罐牛肉,一人一罐,很美味。</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像是城堡的地方停下,导游说这里是驿站,导游介绍,这一地区是古丝绸商旅必经之地,商贩云集之地,但当时沿途治安不是很好,绿林盗匪众多,在塞尔柱苏丹一世统治时期,为了保障沿途过往商旅人生财产安全和促进贸易发展,苏丹决定在沿途<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致依据骆驼每日的行走里程,</span>每隔40公里就修建一座驿站,这些驿站集商店、休息室、医院、清真寺于一体,<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凡商队,皆可在驿站歇息,补充给养,得享三天的免费食宿待遇,每个驿站且有卫兵守护,大大增强了商队行旅的安全性,促使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大增。</span>辉煌时期遗留下来的这些驿站大多已经成为废墟或是毁于战火,这个驿站是当时土耳其一个较大的客栈,保留至今,驿站全是牢固的石结构,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不朽,原貌原样。我们在驿站稍事歇息,然后继续上路。</p> <p class="ql-block">路过土耳其面积最大的城市孔亚, 孔亚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2-13世纪曾为塞尔柱的首都,是土耳其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土耳其的历史和文化而言,为最重要的中心之一。这座城市的名字与土耳其和伊斯兰世界着名的思想家之一梅乌拉那大名齐名,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此地也是13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兼神学家梅乌拉那生活与安葬之地。虽然梅乌拉那自去世以来已过去了数百年,但他的思想仍被世界所接受与怀念。</span>孔亚是旋转舞的故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土耳其著名宗教领袖梅乌拉那所发明。</span>他们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人的构成分子也与宇宙中的地球和星球一起旋转,人出生至逝世,从年轻、长大、老去,都是一个循环,是生生不息的,犹如旋转不停。舞蹈很简单,舞者穿白袍带黑帽随着音乐不停的旋转,看上去有几分神秘,那种怪异的表情和一只手手心朝天,一只手手心朝地是在连接上天和人间,通过他们的手传达各种信息。梅乌拉那博物馆收藏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古兰经手抄本和散文诗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示着梅乌拉那的著作及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一本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这是金箔装饰的经文,</span>这里每年大约有150年人来朝圣。我们在旁边的小店喝咖啡,咖啡很便宜,还附带一杯果汁,喝完咖啡,再喝果汁,可以把咖啡的味道去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边是各种果树,果农在路边摆摊卖水果 ,价格便宜,樱桃看上去很好,有很多品种,选了最甜的,10里拉买了一包樱桃,真的是很甜,后悔应该多买点。导游说要带我们去吃罂粟酸奶,来到一家休息站,买了一份罂粟酸奶。酸奶上加蜂蜜,然后加上罂粟籽,搅拌后品尝,真不错,酸奶非常浓稠甜腻。虽然土耳其罂粟花属于罂粟科,但这种罂粟应是不具有强毒性的。这香味被古老的土耳其人发现了,按照古法炮制,添加柔滑的酸奶,再加上天然的蜂蜜,绝配的天然美味就做成了。这种非常“恐惧”的土耳其罂粟蜂蜜酸奶,就是外来游客胆战心惊都要尝试的罂粟酸奶,只是怕怕的怀疑是不是自己第一次沾染了毒品?在土耳其,罂粟种植是合法的,全球的罂粟70%来自土耳其和印度,可以做调料、药用以及其他用途。所以,这罂粟酸奶跟毒品根本不沾边,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到棉花堡已经是挺晚了,我们要住的酒店就在棉花堡旁边,办好入住,吃过晚饭,外面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明天才会去棉花堡。游客真是不少,好多都是从印度尼西亚来的。到处都可以看见能坐几十人的大巴车,拉了满满的游客,酒店里喧腾热闹。现在各国基本都开放了,只是缺少华人的面孔,也许这就是我们被“追捧”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