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眺望意从容(书评)

高海平

<p class="ql-block"> 凭栏眺望意从容</p><p class="ql-block"> 高海平/文</p><p class="ql-block"> 人与大地为伍,与自然共生,符合常理,无需多言。只是每个人的兴趣不同,爱好有别。比如鸟类专家,走进森林,走进深山,他所关注的重点是鸟类。普通人眼里,鸟分大与小、黑白与彩色、长短尾、长短喙等,有这些知识已经不错了。而鸟类专家须从科学的角度对鸟类进行分门别类,如此就产生了很多很多的种类出来。草药专家,像李时珍,走进自然,走进丛林,眼睛就像戴上了滤镜,不管是高达的树木,还是细小的草棵,通过观察过滤,立马分出什么是草药,什么是普通植物,草药又细分为多少多少种。如果是樵夫,像王维那样“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挥斧运斤时选择那些易燃的、好砍伐的树木下手。作为文人墨客,作家、诗人,同样用挑剔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意象,或赞美、或借物言志、或借景生情,这也是惯用的手法。</p><p class="ql-block"> 河南作家范恪劼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捕捉意象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有花,有鸟,有云彩,有流风……这些寻常所见之物,被他赋予灵性,赋予神思。花遂人意开,鸟遂人意鸣,云遂人意飞,风遂人意动。也就是说,这些被文人们钟情的意象,被他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思想,从而逸兴遄飞,神游八荒。我最近拜读了他的散文集《花落又花开》,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范恪劼教授出身,却善于写散文诗,他对这种文体的运用和发挥,可以说炉火纯青,不管大事小情,一草一木,信手拈来,总能敷衍成篇,还不乏妙言绝句。这本书中的很多篇什,每一篇所涉题材不大,有的甚至很小。特别是画家吕懿类似于命题作文一般给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极简图画,他也能依凭活跃的思绪,放飞才情的风筝,在自由的天空飞翔。驰骋够了,尽兴了,才回到题中,回到地面。读者沿着他的思绪,也时而低飞,时而高扬,激情和刺激溢满胸腔。这正是一个成熟的作家所具备的才情和调动读者情绪的能力的真实体现。</p><p class="ql-block"> 范恪劼的哲思能力很强,总能在普通的场景中找到诗意,找到哲学的妙义,他的思维活跃度在书写中能迅速调整到随心所欲的高度,使自己驾驭文本时得心应手。这部书,很多篇什是在画家吕懿设定的画面中进行创作的,这赋予了驾驭文本极高的难度系数。但是,范恪劼适应了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形式,反而能生发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也试着先看吕懿的图画,思考一番后再看范恪劼的文字,便油然而生对作者的佩服之情。画家吕懿是一个后现代意识很强的画家,她的画作意境虚无缥缈,有时候很难揣测其中精义。这样刁难的画图,也似乎难不倒范恪劼,反而有种压力越大,反弹越强的抗压、扛虐的能力。这是一种功夫,一种万物归我所用的大将风度。</p><p class="ql-block"> 范恪劼和吕懿的这种合作关系在书中有所阐释。在《画里画外隔几重》中,作者写到:“吕懿年龄不算大,脑袋却与众不同。哦,我是说,当一个人身上兼具了以上两个特征的时候,一般来说,常常会倒腾出某种出奇的东西来。这话还得接着说,——年龄不大,故而就存问不少,疑惑不少,或者是且疑且问,甚至自问自答;脑瓜儿特别,于是就匪夷所思、追根问源。但她并不都是肯定、断定,更多的是将问题或念头,化为一种栩栩如生的具象,意味万端地矗立在那儿,等着会心人看见、看透、看懂。”范恪劼就是那个“会心人”,虽然吕懿不关心会心人的“见”、“懂”“透”,但是二者的合作已经达到了心灵神会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我对范恪劼的散文诗深怀感佩,这也是这部书中的重要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更让我心存敬畏,那就是他的散文。无论是关涉事物,还是亲情,显示了其雄沉浑厚,老道娴熟的文风,这里不妨凡举几篇例证。</p><p class="ql-block"> 比如《有草名兰》,记述了当年在大别山深处下乡扶贫的一段经历。山村贫瘠,历史的印痕还镌刻在村子的某些地方。面对现实,扶贫工作人员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候发现被村民视若无睹的兰草,这一发现极大地刺激了扶贫工作人员的兴趣,开始上山挖兰草。这些兰草原本是准备回城时,给书房妆点的一份馨香,想不到被扶贫队长、当了十几年副处长的老吴视为珍宝,拉回城里卖给了相关部门,换取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帮助村子办了一些事情。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作者叙述得风轻云淡,不疾不徐,既落实了这次扶贫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提升了兰草的境界,正像作者顿悟到的“君子修身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的高迈之境。</p><p class="ql-block"> 记述人物的篇什有《半间房》,这篇散文描写了一位画家,常年居住在半间房,房间家徒四壁,只有中堂字画,引人注目。居中的水墨画是主人为了等一位老友所作,想不到一等就是九年。两侧的对联是清代诗人厉鹗的“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画家作画不用笔,用手指作画,也就是专画指画,一个月只画一幅,而且谁让画谁提供纸墨,房间没有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这些细节已经勾勒出画家是个奇人。这样的人物能够进入一个高一学生的眼,说明范恪劼在很早的时候就善于观察人物,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作品写得不愠不火,要言不烦。一个特立独行、孤傲不羁的画家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不仅有描写兰草、记述人物的佳作,还有描写感情的篇什,比如《问琼英,返魂何处……》。作品描写的母亲,其实是作者的大姨,因为自小母亲就把他送给大姨抚养,他把大姨当做母亲。大姨曲折坎坷的一生,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作者的心里。那种忍辱负重、坚韧不屈、真诚善良的淳朴形象,正是中国广大农村妇女的真实写照。作者童年的遭遇,不是一个人的经历,也代表了一代人的悲痛经历,值得铭记和书写。</p><p class="ql-block"> 我和范恪劼先生未见过面,但是神交已久。博客时代,我们在搜狐博客上相识,那时候他的博客名叫安皋闲人,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被加精推荐,也算是一位博客达人。这部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当时博客上的,这次重读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尤其是对有些篇什,比如《有草名兰》,我当时就大加赞赏,甚至击节叹曰:好文章啊!并且激动地给范恪劼留言:这样的文章入选任何选集,甚至是教材读本都不逊色。范恪劼闻后,呵呵一乐,不置可否。</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如今再拜读这些文章,依然还能被感动,可见这些作品经得起岁月的检验和磨砺。我为范恪劼先生能创作出这样的优秀作品而欣慰,也希望他在新的时代,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2022.7.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