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厚重的部分,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其浓墨重彩的篇章。 </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农村,在记忆中最深刻的也和农事联系在一起,大概在3~4岁的时候吧,是父母参加大集体的夜工(麦田打土块)把我放在田埂边趟在背褡上,听他们边劳动边家常,仰望星空场景的记忆一直铭刻在生命里。</p><p class="ql-block"> 耳染目睹加堂叔的精心指导,居然在13、4岁的时候学会了犁田,在后来在中学毕业后独自承担了一年的农事,初生牛犊不怕虎,那年的水稻特别好,一不小心得到了村支书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后来去部队有一部分时间工作在后勤,负责财务军需,也和农副业打交道,那时部队流行“半斤加八两”,在标准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战士们养猪种菜进一步提高改善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离开部队去花卉基地工作了几年,又认真做了回“农民”,把基地的闲置地打理得有声有色,水果萝卜让周边村民大开眼界“从未见过这样大的萝卜,三个就一框”。</p><p class="ql-block"> 目前的工作也涉及农业的项目,沉到生产一线,谈不上对农耕文化的理解,但有更深的农耕印象,尽管和传统的农耕有天壤之别,但依然传承着农耕文化的基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