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 柴 站

屈红卫

<p class="ql-block">谷歌地图上的平套</p> <p class="ql-block">  平套是指从五曲湾村的双碑子到石佛顶之间不到一公里的一段山路,这一段路没有人家,也没有寺庙,一边是山,一边是沟,太普通不过了,和北山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百度地图,谷歌地图上都有这个地名。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一里路这么有名?</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和宝鸡文理学院的仵军智老师请我们的初中几何老师李忍利吃饭。席间仵老师问李老师,“老师,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李老师说:“我二十几岁时到北山割柴,把架子车拉到平套了,我就感觉到幸福了。”仵军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明白了,把一架子车湿重的柴拉到平套了,回家的上坡路就全部拉完了,平套这一里平路拉完,就是马头坡了,一直到家里都是下坡路,轻松了,马上就到家了。哦!原来幸福就这么简单!</p> <p class="ql-block">背柴的妇女</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家在五曲湾村的湾里,五曲湾“五”曲湾,应该有5个湾,北湾,南湾,大湾,小湾,湾里。所谓的“湾里”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湾,这里是进出北山的必经之道,所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政府在湾里设立了一个森林检查站,专门检查从北山里出来的割柴的架子车,看有没有割柴时砍北山的树木,所以老百姓把这个检查站叫“挡柴站”。</p><p class="ql-block"> 我外婆家就在这个挡柴站的隔壁,和挡柴站是一个院子。我外爷给我说,挡柴站的地方原来也是他家的地方后来被国家占用了。我小时候每年的暑假、寒假都去外婆家放牛,因为水沟家里粮食不够吃,外婆家在山里,地多,粮多,山里的野果子多,所以我最爱去外婆家。</p> <p class="ql-block">歇一下,缓口气。</p> <p class="ql-block">  由于这个缘故我经常看见挡柴站的人把那些下(ha)乡割柴的人挡住检查的情形。架子车上装着一捆一捆的柴,柴上面放着被子,锅,碗等。割柴的大多是两口子,一去山里割柴要几天时间,所以带的被子,锅灶。那时规定老百姓割柴只能割一些蒿子,水尖,茅草,狼牙等小灌木植物。不能砍把杖粗的乔木植物,一经发现,轻则罚款,重则扣架子车。我亲眼所见由于给家里砍了个头把,铁锨把藏在蒿子里,让他们检查出来而罚款扣车的事,两口子苦苦哀求,女的甚至下跪求情,声泪俱下,那些检查的人毫不所动,心硬如铁,照收不误。检查站后面的空院子里放了许多老百姓的架子车,有些架子车这些人回去把罚款凑好回来领走了,有些一直放在检查站的院子里,一直到最后腐朽烂掉。架子车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工具和交通工具,就这样为了一根劳动的头把,铁锨把被糟蹋了。</p> <p class="ql-block">背柴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后来老百姓聪明了,发现这些挡柴站的人晚上不检查,就傍晚时分把架子车拉到柳沟坡上面,停到路边,等到晚上夜深了,才脱了鞋,男的在前面拉,女的在后面推,悄悄地从挡柴站前面快速的拉过去。时间长了,这些检查站的人也发现了,晚上也开始突击检查。有几次深夜时分,我在外婆家的土炕上睡的正香,突然院子外面的公路上传来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和争吵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看见窑洞的窗户上糊的纸被挡柴站门口高杆上的探照灯照的一片煞白。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发现挡柴站的后院子里又多了几辆架子车。</p> <p class="ql-block">爸爸的架子车</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外公外婆去世了,两个姨嫁人了,一个舅去了新疆工作,前几年公路拓宽外婆家的窑洞被推掉了。现在没有人上北山割柴了,挡柴站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工作人员被调走了,房子在这次拓宽中也被夷为平地,变成了公路的一部分。一个时代过去了,一个前多年传说的“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割麦不用镰,做饭不见火”的时代来了!</p><p class="ql-block"> 北山割柴的那一代人许多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世的年龄也已经70岁以上了,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过去人这些艰苦的经历,所以我把这记录一下,也让后来人知道父辈们的艰辛与不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七月五日</p> <p class="ql-block">外婆家的窑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