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加榜的次日,是农历六月十三,加榜乡辖下尧贵村的下尧贵一般会举行嬉水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早饭过后,就驶进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一路看青山连绵,绿水萦绕,还有绿茵茵的梯田顺着山坡铺展。一路基本是平整的柏油路乡道,路上偶遇小范围塌方,但已有工程车及时挖通道路,不阻碍通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时分到达下尧贵,发现村里静悄悄的。一打听才知道,上个月大雨,冲垮了河岸及拦河石坝,还没来得及维修,加之防疫需要,村里也不牵头组织活动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村民大哥说,他们祖上流传说六月十三这天,寨里的河水有驱邪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加之又是农闲时节,所以当地除了举行祭祀,还有其他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江上撑竹筏、游泳、捉鸭子、水上拔河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不甘心白走一趟,于是打听附近还有什么村寨有节庆活动。一位大姐很热心地说:“上尧村搞活动。”旁边一位大哥搭嘴说:“他们也不搞活动吧。”大姐很确定说:“搞活动的,都请亲戚过去吃酒呢。”我们听了,立马放弃找地吃午饭,直接赶去上尧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到上尧村,发现村里也不太热闹,也没有人穿民族服装,不像有庆典。问人,才得知村里确实要举办活动,不过不是大型的庆典,只是晚上会在村委会的广场举办宴席,有歌舞表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一行人正饥肠辘辘,在村里大路旁找到一家小饭店,上去一问,还有饭吃,就是菜品很少。没得选了,边等上菜,边和老板娘唠嗑,顺便打听附近有没有客栈可住,因为大家还是想看看晚上的庆典。结果大姐说,村里仅有的几家家庭旅馆都几乎住满了,因为很多人请了亲戚过来吃酒,需要住宿。他们家倒是还有一间房没入住。但是我们一行八人,不够床位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和大姐聊天,才知道当天的庆典不算很隆重,因为疫情。就是大家唱唱歌,跳跳舞,也不是全部人都穿民族服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吃过午饭,到村里逛,沿路问了几家旅馆,还真没床位了。我们穿行在村寨的小巷里,因为大中午的,而且艳阳高照,路上没有什么人,很安静。我们一行人的不好意思喧哗,怕打破这份宁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到一户人家屋后,看到吊脚楼旁是一个浅浅的池塘。吊脚楼下,一个水盆正养着十几条小鱼,我们在低声议论着这是什么鱼。结果主人家,出来了,说:“这是稻田鲤啊。”哇,原来这就是稻田里养的鲤鱼啊。平时纪录片看过好多次,这一次是近距离接触了。主人家正在摆午饭,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吃饭。不过,我们刚吃过了,就婉言谢绝。再转过另一间,楼上有几个年轻人好奇地看着我们转悠,他们带着耳机在哼唱流行歌曲。另一边的廊檐下,一个老太太也在好奇地打量我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突然看到,村尾有几个人正走过来,前头两个抬着一头大猪,后面几个拿着杀猪的工具。我们上前搭讪。原来,他们是从村外的猪圈回来的。领头的青年在广东做生意,赚了钱,趁着节日回来,杀了一头大猪宴请亲友。主人家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酒,我们说还要在村里转转,主人家说他们刚把猪杀好,回去还要清洗,烹煮,宴席大概三点多开始,让我们一定要过去吃酒。他怕我们认不得路,特地还拉着我们看清他家的位置。我们和他说再见时,主人家还一再叮嘱我们要记住时间,过去喝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到四点左右,我们决定去感受一下当地的宴席,于是在村里商店买了一瓶食用油和一些饮料,点心,就去赴宴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主人家看到我们,很欢喜。年轻的妇人们的张罗着桌椅碗筷,又重新拨旺火塘,开始烤肉。老爷爷拿出他那埕珍藏的煨酒,敲开坛口的泥封,用勺子给我们分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坐下吃酒,细看在座的主人和客人,才发现原来之前池塘边的那家人,唱流行歌的年轻人以及廊檐下坐着的老太太,都是主人家的亲戚。还有几个是从隔壁寨子过来的。主人家说,这个寨子住的大多数是壮族同胞,主要有几个大姓,大家基本都有亲戚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轻人知道我们是广州来的,都聊起了在东莞、广州打工的事。不过,现在家里老人年纪大,孩子也要读书了,他们很多都回乡了。现在农村政策好,贵州乡村也有所发展,他们也谋生也更容易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之前,我们在村里转时,看到一个大妈用淘米水洗头,现在又看到她也在这里吃酒。大妈见到我们很开心,老给我们添酒添菜,还教我们将壮族话,可惜我们没学好。她说她五十多,没有白头发,就是坚持用淘米水洗头,还有就是每天都开开心心,不去计较烦心的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顿朴素的农家宴,宾主尽欢,深深感受到贵州人的淳朴与热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