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高座老师点评!

浅笑嫣然

<p class="ql-block">【史高座读曲】读师亚红的《〔商调·凉亭乐〕六六炒馍豆(通韵)》</p><p class="ql-block">〔商调·凉亭乐〕六六炒馍豆(通韵)</p><p class="ql-block"> 文/师亚红 </p><p class="ql-block"> 瞅见新粮满家仓,喜气洋洋。和面搓条炒豆香,六六俗歌唱。一年辛苦,无非嘴上想,油炒金黄,油炒金黄快品尝,酥酥脆,粒粒香。</p> <p class="ql-block">【史高座解读】“六六炒馍豆”这个题目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六六”二字,它就是指农历的六月六。这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先秦就有,因地域不同信仰不同而过节的方式也不同。在关中平原,“其用意无非攘灾祈祷, 预祝五谷丰盈(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第二层意思就是“炒馍豆”,这是作者选取的一种过节方式,是行文的重点。通读全曲,感觉作者小处着笔,大处着眼,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虽有“炒馍豆”三个字,但并非广告体,并非逗乐体。这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这首曲分三层,第一层是“瞅见新粮满家仓,喜气洋洋。”这里一个“瞅”字,形象得体。“瞅”虽然也是看的意思,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看,不是正面的,而是斜着的。为什么要斜着眼看呢?这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们的一种心理反应,想看又怕看。想看到丰收又怕看不到丰收,所以才“瞅”。一“瞅”发现“新粮满家仓”,所以“喜气洋洋”,由视觉到神态,视觉是忐忑的,神态是喜悦的。这个神态,并不亚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那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和面搓条炒豆香,六六俗歌唱。”这是第一层“喜气洋洋”的具体表现:炒;唱。炒是客观的,“香”是主观的,主客观结合,展现出一种忙碌的景象,欢乐的气氛。《诗大序》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唱是一种表现形式,“俗”是一种情感体现。这个俗,是内心的反映 ,不是无病呻吟。我们现在好像都听到了《六月六,炒豆豆》:“碎姓嘴里咯嘣蹦, 你尝我的味轻重 。我尝你的有些硬,咱俩猜个剪刀布。谁赢就吃谁豆豆,拳头轮欢比划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一年辛苦,无非嘴上想,油炒金黄,油炒金黄快品尝,酥酥脆,粒粒香。”这一层,在前两层铺垫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无非嘴上想”。写出了时代特征,再现了过去式,照应了开头的“粮”。正如南宋诗人钱时在《六月六日侄孙辈同食大麦二首》(其一)中写道:“冬春饿骨委寒波,宿麦离离奈尔何。此日一餐虽志喜,愧无膏泽汗颜多。”正因为“嘴上想”,所以看到“油炒金黄”的馍豆时,便写出了“快来尝”。一个“快”字,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一年辛苦”全忘记,也暗含着难于言表的快乐幸福。“油炒金黄”重复出现,是曲牌的要求,也是作者心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期盼着期盼着“新粮满家仓”。结尾两句“酥酥脆,粒粒香”,触觉听觉味觉交织在一起,归结到“嘴上”,回到了题目,给人以“爽”的感觉。童趣横生,喜悦难以自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这首曲小中见大,使人感到实在;层次清晰,使人读着自如;前后照应,反复咏叹,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强化了感情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高座 </p><p class="ql-block"> 2022·7·5(农历壬寅年六月初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