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收获成长

现代蓝

<h5>——百色现代高中首届课堂大赛回顾与展望</h5>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深耕,不但有对学科的研究,也有对学生的研究,如果偏离了对课堂的关注,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br>  2022年4月11日-5月10日,历时一个月,学校组织了大规模的教学竞赛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心理十二个科目,这次课堂大赛,通过备课组预赛,推出优胜者,参加总决赛,竞逐优胜,经过评委小组课后评课打分,最后评出了优胜等级奖,各自名花有主。现在对本次课堂大赛做回顾与展望。 <b>一、大赛回顾<br>1、亮点</b> (1)注重情境创设。<br>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真实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得到激发,学生资源的生成才有可能。”教材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提炼,必须与学生的的情感和思维密切相联,构成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发现疑惑,体验精彩,展开想象。这次课堂大赛的案例如下: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提出“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样去说退秦师?”的情境,让学生去陈利、去弊、揭短,在特定情境中体验精彩的说服技巧,成为思想灵动的舞者。</p> 音乐课,通过让学生谛听张惠妹的《听海》,费翔的《故乡的云》展开想象引入到本堂课的主题《大海啊,故乡》的情境中去,使学生收心,很快进入到课堂。 <p class="ql-block">  美术课,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找《虢国夫人游春图》里哪一位是虢国夫人,学生沉浸到画里去发现疑惑,很快澄清了认识。</p> (2)注重主体体验。<br>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有过著名的论断:人类心理的发展都来源于动作。动手操作能够有效的过渡到抽象思维中去,尤其是那些深奥难懂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动手他就容易理解了。这次课堂大赛的案例如下: 数学课,为了使学生理解线与面的垂直,老师让学生来讲台上动手剪硬壳纸,加深了学生对线面垂直知识的理解。 物理课,让学生用手抛钢球撞击钢板的动作,来领悟平抛运动直线匀速和自由落体的两个特点。 <p class="ql-block">  化学课,“教师在碳酸氢钠制成碳酸钠化,侯氏制碱法”,加热后让学生上来摸试管,让学生加深化学反应后试管会发热的印象。</p> 心理课,为了测试学生释放压力的能力,教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气球,让他们死命吹,引出一个道理,理解为什么气球会破啊?里面压力太大了,所以要调节人的情绪。 (3)注重价值观的整合<br>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然职责,课堂是落实德育目标的主要平台,一堂好的课,除了要精准地传授知识技能,还有一条不可忽略的黄金法则就是“要把德育目标的落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次课堂大赛的案例如下: 历史课,在学习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时,让学生们联系当今中国,畅谈我国在“新四大发明”等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br> 地理课,用百色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做导课,来讲授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并在拓展延申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来发展当地的农业,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p class="ql-block">  政治课,重点放在引导理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看“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视频,讨论我们党是怎样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激发了学生对党的无比热爱之情。</p> (4)注重寓教于乐原则的运用。<br>  寓教于乐,是对立统一关系。“教”,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寓教于娱乐活动中无形去影响和诱导学生。片面地突出“教”而忽视“乐”,这是灌输式教学的特征,反过来,“乐”不是单纯的快乐,而应该是建立在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的活动,目的是引导主体完成教学目标。这次课堂大赛的案例如下: 英语课,教师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八个单词,教师使用了一款类似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请学生上讲台来玩,大家都跃跃欲试,主动要求上台尝试,使心理兴奋,达到了调剂精神,恢复疲劳,掌握知识的目的。 生物课,教师尝试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上台来讲“分子搬运工”载体的故事,讲清楚载体的来源,本质,质粒的特点,这种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 (5)评课体系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传统的评课大多是定性式评议,即在下课后集体口头评议,针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如目的、教法、教态、师生的双边活动进行定性分析,这种评议不可避免地要加进评课人的主观因素,往往不准确、不全面、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这次课堂大赛,我们梁校长创新使用量化评课的方式,把教学过程中的诸因素,细分成若干小项,赋予一定的分数权重,按一定的程序来逐项打分,最后累加起来,分值设定为一百分。实践证明,量化打分突破了定性评课的模糊性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更客观,更科学。 这次评课不仅方法科学,理念也很先进。让全体学生一块参加评课,这又是一个创举。把聚焦的维度从教师身上,转移到了重视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符合现代教学”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衡量一堂课的优劣,标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学生参加评课是最有“发言权”的。 <b>2、问题</b><br>(1)预设过度,缺少生成<br> 预设教学本无错,但预设过度就值得商榷了。本次课堂大赛最突出的常见“病态”就是教师因担心课堂上出现意外,预设精细到讨论问题只给1分钟,并且只有借助学生特定的发言才能推进教学进度。还又有几堂课,一路顺风,没有波澜,以致提早下课,这是由于预设的内容太多,生怕讲不完,只有拖着学生拼命赶进度造成的结果。其实,教学活动动态生成很重要,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课堂上学生提出任何一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都应该勇于面对,把它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师生单向传递多,生生互动少<br>  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本次课堂教学大赛,在师生互动方面,存在一些的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形式单调,普遍表现为仅仅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缺乏教师与小组群体的互动,小组群体与小组群体的互动。由于小组讨论给的时间少,小组群内个体与个体的互动也不充分。师生互动除了形式单调外,互动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是认知方面的互动,而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相对较少,此外,互动的作用也体现为“控制——服从”型,这多少有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3)学生回答问题肤浅,评价语言模糊<br>  纵观十二节大赛课,选手们选择的教学内容都相对容易,易于操控,设计的问题都比较肤浅,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老师连珠炮式地提问,学生滚瓜烂熟地回答,本质上都是物理运动,而非化学运动。课堂上缺乏激烈辩论,不见强烈反驳,形成了无争论的高度统一。浅表层次的问题,缺少了思维的碰撞。学生发言后教师的评价语言也非常模糊,只要回答了,教师就说:“非常好。”好在哪里,没有具体指出来。有些回答不够好,甚至经不起追问,教师也不了了之,认为反正“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总是没有错的,就照剧本念台词。 (4)缺少高质量的板书设计<br>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可以通过点、面、线、图画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繁杂的知识条理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这次课堂大赛,信息化手段运用到位,课件做得美轮美奂,但是屏幕转换太快,学生做笔记太匆忙,写字速度慢一点的根本无法记下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板书,以一种凝固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便于记笔记,整理听课思路,消化知识内容。然而很多节课,黑板上的板书只是“七八颗星天外”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稀稀拉拉,零零散散,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二、展望未来</b><br> 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多是一大优势,他们初出茅庐,干劲足,没有职业倦怠,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怎样让他们迅速地获得专业成长,今后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br>1、倡导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 教师读书不能偏读感性的文艺作品,理论著作也不可或缺。不要误以为理论是灰色的,空洞无用,或者因为概念术语繁复,艰涩难懂,就避之如恐不及。阅读理论专著可以帮助教师克服经验思维,培养理论思维。经验思维的特点,就是浅表思维跟着感觉走,分析问题流于支离破碎和盲人摸象般,不能提高到思想观念、方法论方面去反思。因此,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可以懂得教育以儿童的成长为目的,促进他们的发展,注重他们独立个性、创新意识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从而做到在教学中实行教学民主。此外,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也值得一读。 2、加强学习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教学依据、考试评估依据和教改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新课程标准,可以知道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目中有人。新课程标准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延伸,进行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教师们如果长期浸淫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就能够跟上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不致于教学观念落伍。 3、聚焦教学案例研磨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除了读书学习走内涵式的自我提升之路外,课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阵地。经常反复地看课和评课,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够在教学目标的把握,文本的解读、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会受益匪浅,渐渐成熟。这种接地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br><br><b>六、收获成长</b><br> 通过首次课堂教学大赛,各位参赛选手都被倒逼着钻研业务,以期获得优秀的比赛成绩。虽然获奖的等级最终有所差别,但是教师们的获得的专业成长,却是满满的,一样的,具体表现在:<br>1、教学理念。 懂得了教学目标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策略的设计,注重情境构建。<br><br>2、课堂教学。 学会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向生活延伸,使课堂具有生活气息,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鼓励赞扬,让教学充满生命气息。<br><br>3、教姿教态 懂得了一颦一笑都要精心设计,站时身板挺直,昂首挺胸,显得端庄、伟岸,走动基本围绕讲台,不分散学生的的注意力,步履稳健。恰到好处地点头微笑,使学生觉得庄重又轻松。<br><br>4、课件 清楚了课件不仅可以储存、传递、处理教学信息,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教师学会了运用声音、图形、动漫、影像整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线性限制,使界面更悦目、更生动、更具有美感。 <p class="ql-block">  总之,学校这次举办首届课堂大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促进全体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开创性和创造性,让所有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深耕课堂就可以收获成长。</p>

学生

教师

教学

课堂

大赛

评课

互动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