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大衰退》

阳泉市郊区图书馆

<b><font color="#ed2308"> “历史的本质从来都不曾改变,历史一旦启动,自然会有它自身的安排。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回应它的召唤。但这是一个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无与伦比勇气的决断。而这个决断注定将会定格这个古老而又年轻国家的未来。”<br> ——引自 导读</font></b> <b><font color="#ed2308">核心书摘</font></b><br><font color="#ed2308"> 《大衰退》是一本解读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的必读之书。宏观经济的范畴,既影响着社会大局,也辐射着我们每一个人。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宏观经济的前世今生,不仅解明了美国大萧条与日本大衰退的根源,同时也为那些正在与后泡沫期经济衰退进行斗争的国家和个人提供了重要的建议。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当下处境,更加理性地迎接未来。</font><br><br>作者:暖慧<br>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901d6cc1d29<br>来源:简书<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走进宏观经济,需要了解哪些核心概念</font></b></h3>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走进宏观经济,需要了解哪些核心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宏观经济是政府和社会管理者操心的事情,和我们大多数人无关。而且,宏观经济这个概念又大又空,没有了解的必要。其实恰恰相反,宏观经济是每一个渴望了解金融和财经趋势的现代人都不能忽视的领域。而且,它也不是抽象空泛的理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就通过宏观调控、凯恩斯模板和顺差逆差这三个核心概念,来给大家简明扼要地搭建一个认识宏观经济的逻辑框架。<br><br>1、宏观调控<br><br>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在以往的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创造的剩余财富是很少的,仅仅只够社会的基本消耗,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资本主义时代来临后,人类社会的财富总量大幅度膨胀,多余的财富也就越来越多。<br><br>但是,我们都知道:即便生产力飞速发展,但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不可能白给有需要的人,人们还需要通过劳动赚取货币收入,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他想要的商品。只不过,这个货币的“含金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钱多东西少,那么钱就会变得不值钱。<br><br>80年代,我们可以用几千元买一套房子;而现在,几千元可能就是三五好友在高档餐馆聚餐一次的费用,这是因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了。<br><br>但是,对于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来说,花钱建了厂房,雇佣了工人,购买了原材料,那肯定要不断生产来盈利呀,毕竟他们不是做慈善事业的。<br><br>逻辑上讲,这个肯定没有错。可如果每个资本家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丝毫不管社会产品是否过剩,那么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生产浪费,货币价值也会跟着大幅度缩水,从而出现经济危机。<br><br>西方社会从19世纪开始就周期性经历这种经济危机,到了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资本主义领头羊的美国同样不能幸免。那时候的美国,大批工人失业、企业纷纷倒闭、工人把牛奶成吨地倒进密西西比河、银行和股市趋于崩溃,整个国家一片萧条。<br><br>这个时候,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打着“罗斯福新政”的旗号,试图在改革中检验凯恩斯的观点。<br><br>改革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国家调控走入市场。以往的资本主义世界,一味鼓吹自由贸易竞争,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从而导致垄断和经济危机的出现。这一次,罗斯福就主张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让一味粗放野蛮发展的社会经济趋于理性和规范化。<br><br>因此,宏观调控就成了宏观经济区别于微观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br><br>2、凯恩斯模板<br><br>相比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的历史其实很短,至今也不到一百年。但是,就在它问世后不久,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被学界抬到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单从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出它非同凡响的学术价值。而在宏观经济学这个王冠上,凯恩斯模板又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br><br>什么是凯恩斯模板呢?简单说,就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模型。我们就算没怎么关注过国民经济,但也一定会对一个单词特别熟悉,那就是GDP。<br><br>根据凯恩斯模板,我们可以知道,GDP就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我们不妨先把你的家庭比喻成一个国家。<br><br>假如你家今年产出了一万斤的橙子,这些橙子总共卖了八万块,在这八万块里面,你用一些钱买了茅台酒,形成了消费;又用一些钱买了股票和理财产品,形成了投资;紧接着,你购买了一些家具,相当于政府购买行为;剩下的净出口,就是橙子减去买肉买菜剩下的存量。而这八万块的总产出,就是你家今年的GDP。尽管GDP的核算方法是统一的,但每个国家具体的GDP增长点是各具特色的。比如二战后高速发展的日本,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现在的美国,在出口方面优势不明显,但它的投资和消费异常强大,加上以往的经济基础,所以GDP总量依然笑傲全球;而对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强大的净出口以及政府购买能力是我们国家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如果你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遭遇瓶颈,不妨回归凯恩斯模型,从GDP本身来思考问题。<br><br>3、顺差逆差<br><br>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那么就属于贸易顺差;反之,则是逆差。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总的顺差越大,贸易状况也就越好,GDP总量也会因此上升。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英国商人逐渐把商品推销到全世界。对于很多国家而言,英国的商品质量上乘,工艺精湛,所以即便价钱稍贵一点,他们也愿意购买。对此,英国人自然是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商品已经征服了全世界。<br><br>但是,在幅员辽阔的大清王朝面前,英国人却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苦头。众所周知,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被很多外国人推崇备至,尤其是文化和养生价值都很高的茶叶,在西方绝对是价值连城的舶来品。中国的商品,在西方世界不愁卖不出去;可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英国生产的钢琴、玻璃这些东西没啥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老百姓也负担不起,所以自然也就不会花钱去买了。说白了就是你的东西在世界各地再畅销,我也不会买帐。<br><br>所以,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导致我国大量白银外流。为此,道光帝派林则徐等人督查此事。到了广州,林则徐第一时间就被烟贩和贪官包围了,他们希望林则徐能明白事理,网开一面。可林则徐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他直接声明:本官来这里不是为了要你们的脏钱,而是要你们的狗头!限期之内,不交出私藏的鸦片,一概严惩!<br><br>面对林则徐的最后通牒,英国督察查理•义律根本没当回事。当林则徐派兵包围广州领事馆,逼迫英国商人交出鸦片的时候,查理•义律等人才觉察到情况的危急,但最后迫于压力还是交出了鸦片。眼看着赚钱的买卖没了,义律等人当然不甘心了,于是就跑到英国政府那儿去煽风点火,他们哭诉说:“这些都是女王陛下的财产,现在却被清政府收缴去了,缴获也就算了,他们还一把火都给烧光了,这简直是对女王陛下和大英帝国的亵渎。”<br><br>这消息传回英国,可把英国女王气坏了,英国议会专门针对是否要对清政府开战的问题讨论了三天三夜,鹰派和鸽派各执一词(鹰派一词起源于美国,是一个广泛用于政治上的名词,用来形容主张采取强势外交手段或积极军事扩张的人士、团体或势力,对外交持柔和态度的就是鸽派)。最后,鹰派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胜出,鸦片战争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拉开序幕了。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场由贸易逆差引发的战争。<br><br>总体来说,只要我们把握住宏观调控、凯恩斯模板以及顺差逆差这三个核心概念,就可以摸清宏观经济的基本框架,不至于陷入无端的迷茫和困惑了。<br><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如何透过一张表一个理念看透经济趋势</font></b></h3>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如何透过一张表一个理念看透经济趋势?作为一名卓有建树的经济学家,作者辜朝明对于宏观经济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两点:一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二是经济的阴阳周期理念。这一张表和一个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经济的总体趋势,我们下面就具体讲讲这两个概念。<br><br>1、资产负债表衰退<br><br>2008年的时候,我国不仅经历了汶川大地震,还遭遇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那个时候,经济学界和商界对“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词语还很陌生。但今天这个词已经被逐渐接受。那么,究竟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呢?<br><br>学过会计的人都知道,一般企业都需要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于企业而言,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决定着企业是持续追求利润,还是适度减轻负债。很多人开公司做企业,都免不了要去银行贷款。但银行也不是做慈善的,它会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发展前景来决定是否放贷。如果经济形势利好,银行就愿意让更多的企业贷款生产,从而让整个社会经济链条持续升温。可是,如果经济一直过热,房地产、股市等领域必然出现泡沫,钱也会变得不那么值钱。既然钱不那么值钱了,那假如一个企业以前向银行贷款了一亿元,那么算上通货膨胀的贬值以及银行利息,它很可能就需要向银行偿还一亿三千万甚至更多的债务。面对这种情况,一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基本都会选择放弃“利润最大化”的导向,转而追求“负债最小化”。如果大多数企业都选择追求负债最小化,那么作为放贷方的银行是很难找到借贷方的。<br><br>企业不想贷款,自然也就无力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工人找不到工作,商品产量也跟着大幅度下滑。久而久之,缺乏经济流通的社会自然就会陷入萧条。<br><br>从“利润最大化”到“负债最小化”,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而在作者辜朝明写这本书之前,主流经济学界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政府调控,还是日本90年代泡沫时期政府推行的货币政策,都习惯于把经济萧条归结于经济过热后的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经济大萧条的本质是资产负债表的衰退。<br><br>2、经济的阴阳周期理念<br><br>乍一听,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我国的道家思想又和现代经济学联系在一起了呢?其实,无论是东方的循环论思想,还是西方的二元制和进化论,事物的正反交替作用始终存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很多学术的理论基础。<br><br>作者辜朝明认为,当经济处于“阳”的状态时,企业的负债表健全,企业可以大胆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也跟着存在通货膨胀的倾向。这个时候,政府可以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市场调控。而当经济处于“阴”的状态时,企业负债表出现失衡状况,开始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这样的话,银行贷款利率就会降至冰点,整个社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这个时候,单单依靠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行不通了,政府必须采取类似罗斯福新政那样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刺激,才能抑制经济的过度低迷。<br><br>二战以后,日本经历过“阴”阶段的低谷,然后慢慢迎来70年代“阳”阶段的绽放。到了90年代中后期,泡沫破灭,日本经济再度进入“阴”的节奏。<br><br>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也一度陷入“阴”的低谷,后来通过“广场协议”(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等举措,才让经济开始复苏。近年来,美国的地产和金融泡沫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经济也面临“阴”的阶段性信号。<br><br>由此可见,阴阳周期变化是一定存在的,作为国家政府,在不同阶段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来进行应对。<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日本和美国大萧条的历史,对当下的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font></b></h3>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日本和美国的大萧条历史,对当下的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br><br>书中认为,借鉴意义至少有三点:第一是不以好坏论经济;第二是全球周期不统一;第三是加强创新与核心技术。<br><br>先来说说第一点:不以好坏论经济。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关于经济形势的讨论,比如说“通货膨胀好还是不好?”、“经济形势一直好下去不行吗?”。但经济学是理性的学科,它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而且,经济学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结果都包含了各种利弊。<br><br>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二,工人生产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在欧美市场打得西方列强节节败退,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这样的繁荣景象,应该属于大家眼中的好形势了吧?<br><br>但是,如果让你穿越到9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你会发现,自己手握上万日元的钞票,站在夜晚的名古屋街头,竟然连一辆出租车都打不到。而且没过多久,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全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日本一夜之间从黎明回到了黑暗。<br><br>国民经济就像一架客机,飞得久了,就必须返回地面加油和休息。因为经济一味增长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供不应求,引发通货膨胀,继而产生地产金融等领域的泡沫。这样的经济状态,必然需要一定的冷却和软着陆。等到经济不再过热时,政府打出财政政策,进行新一轮的刺激,让经济再度缓慢升温。再来看看第二点:全球周期不统一。<br><br>尽管我们前面提到了经济变化的阴阳周期理论,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阴阳周期的变化并不是同一频率的。<br><br>比如日本和美国,现在明显都处于“阴”的阶段,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突破方式;但在中国,经济形势整体处于“阳”的阶段,不仅GDP增幅令世界刮目相看,而且国民消费能力也持续变强,有能力购买大量的奢侈品以及海外资产。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日本和美国想要重振辉煌,就不得不考虑中国这个异军突起的强大对手。以往的日本依靠超越欧美的劳动效率及工作质量实现崛起,但现在中国超级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和制造能力已经足以抵消日本这个优势,所以日本再想重振旗鼓,只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延伸到了第三点:加强创新与核心技术。<br><br>尽管日本已经失去了二十年的辉煌,GDP总量也只有中国一半不到,但现在大家依旧对它不敢小视,为什么?<br><br>其一,因为日本的很多工业都转移到了国外,GDP的统计范围涵盖不了,但并不代表日本工业已经萎靡。从海外资产来看,在日本本土之外,还潜藏着一个隐形的巨无霸。<br><br>其二,因为日本企业目前转型追求技术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无论是新申请的专业数量,还是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排名,日本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现在大家可以联想一下2018年美国悍然发动的贸易战,真的仅仅只是一时兴起吗?<br><br>拨开重重迷雾,美国最大的经济目的其实是阻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因为在这份战略构思里,中国要努力突破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被动局面,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而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优势恰恰就是扼住了很多核心技术的命脉。因此,美国不遗余力发动贸易战,为的就是持续垄断在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br><br>总结<br><br>当今的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眼望着日本和美国的前车之鉴,我们既需要自信,也需要理性。<br><br>客观来说,我们当下的经济形势并不算好,大家感觉各行各业挣钱都不容易,整个市场流通速度也明显不如以前。但是,根据这本书里蕴藏的经济阴阳周期变化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持续升温,此消彼长、潮起潮落是常有的事情。<br><br>而且,由于我国社会体制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的强大执行力,一些能够打倒多数国家的经济危机对我们虽有影响,但绝非灾难。<br><br>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金融巨鳄索罗斯相继斗倒了泰铢、韩元和日元,最后却在“强硬”的中国政府面前栽了跟头;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继而影响全球,堪称新一轮的金融风暴,但这场风暴也没有对我们造成致命的影响。<br><br>两次危机中,中国政府都审时度势,成功运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前进,所以我们无需太过焦虑和紧张。<br><br>现在来看,宏观经济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它那双看不见的手总是悄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既然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绕过经济学,倒不如花点时间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更加清醒地看待形势,更加理性地规划金钱。我们未必要做执掌国家经济命脉的操盘手,但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以大化小,做一个看清形势,然后全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智者。<br> 作者:暖慧<br>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901d6cc1d29<br>来源:简书<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