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序夏至,骄阳如焰。正值举国上下豪情满怀地喜迎二十大的盛举之际,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和香港回归25周年的大喜日子,一直以“初心如磐跟党走、笃行当好文艺轻骑兵”为己任的黄梅县歌友会,立足主动全员参与,精心组织了一场“喜迎二十大、颂歌献给党”的户外放歌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位于大别山麓、钟灵毓秀的黄梅县吴祥考田山,因为这里曾经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的诞生地,旨在借助这块红色教育基地,寻访红色印迹,弘扬红色精神,汲取奋斗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7月3日的周末,天气晴好。虽然酷暑难耐,丝毫没有阻隔歌友们参加活动的热情,早晨8点都准时集中在县文化广场大门口,一行24人分乘6台私家车约半小时的行程,赶至今日户外的第一站:红十五军纪念碑。群山环抱、巍峨高昂的纪念碑矗立于苍穹,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成立纪念碑”烫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让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歌友们在殷自强会长的带领下,缓步在碑前驻足瞻仰、缅怀凝思、鞠躬致敬!并举右手握拳过肩,郑重宣誓:黄梅歌友会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努力当好红色文艺轻骑兵。尔后歌友们有序排成方阵,合唱了《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首红歌,红歌嘹亮曲调悠扬,久久地在考田山谷回荡,很好地表达了歌友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砥砺奋进的豪情。或许是歌友们的合唱太过专业,感染了刚刚赶来瞻仰的某县国家电网的员工团队,他们手擘国旗、统一着装,主动要求与歌友们合影合唱,以此方式深含着对先烈们的缅怀和铭记这份红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未作停歇,歌友们又前往另一处红色教育阵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部旧址”,徒步经过红军广场,在红十五军军旗和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的石像前伫立了良久,又认真地参观了军史馆。该馆全部用原生态青砖青瓦修砌,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60平方米,其按红十五军孕育和诞生、红十五军的主要历史功绩、红十军改编的发展沿革、大事记和主要人物介绍等分类,共展出图片150多幅、实物资料30余件,堪称一部活生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一代天骄的考田儿郎投笔从戎横刀立马、血染征衣终不悔、楼兰不破誓不还的英雄气慨。</p> <p class="ql-block"> 行走红色路线是继承和发扬先烈们革命精神的真实表现;传唱红色歌曲,则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朴素信仰,是对革命时代的怀念和对新时代的礼赞。天气很热可是歌友们的兴致更高,就近选择了紧挨红色线路、座落在永安水库畔的观澜驿站作为放歌的栖息地。因为自带了音响设施、主持人及其串词也是信手拈来、歌曲歌词亦耳熟能详,一场演出活动在饱览红色库区风光的惬意中拉开了序幕,一组高亢的《东方之珠》、《咱老百姓》、《献给阿妈的歌》、《秋恋》等应景的爱国歌曲,尽情地渲染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几首欢快的《闯码头》、《红唇》、《免失志》、《永结鸾俦》、《外来妹》等励志向上歌曲,完美表现了人们把乡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愿景;还有《夜夜夜漫长》、《烧酒话》、《红尘情歌》、《宁夏》等经典曲目的表演唱,较好地表达了人们情感的释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谓歌者用心用情,围观者给力欢呼,使得整场演出活动亮点不断、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中午稍憩至下午3点钟,火红的太阳象是被歌友们的热情征服了,害羞地躲进了云层,给我们户外放歌活动腾出了空间和创造了条件。经过殷自强会长和张小飞老师的“踩点”,放歌移至观澜平台上,倚栏而立,一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望蜿蜒的大庙母亲四渡河,近看如镜的湖面映着晴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恰如给放歌的舞台平添了一幅山水交融的背景墙。歌友们喜不自禁拿起了话筒,或轻歌一曲《梅花泪》、《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家乡》等等;或精彩对唱着《夫妻双双把家还》、《戏凤》等的黄梅戏,把户外放歌的空旷视野、空灵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勾勒出一幅音乐与自然统一、歌者与听众互动的和谐画面。</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该是返程的时间了。歌友们意犹未尽,他们“一”字倚着湖边栏杆,眺望着飞山过涧的红色旅游公路和碧波浩渺天水一色的考田山脉,高喊着“喜迎二十大、颂歌献给党”的主题口号,其心灵里受到的震撼和思想上得到的洗礼溢于言表。置身于此情此景,我有感而发吟唱一首:黄梅歌协有信仰,守本真心显担当。考田山畔留印迹,颂歌敬献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李锦兵 2022年7日6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