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都自觉了 我们只远远地观望

秋老师的班

<p class="ql-block">  如果学生都自觉了 我们只远远地观望 ——2022年7月工作总结</p><p class="ql-block"> 洛阳 楸秋</p><p class="ql-block"> 考前最后两个晚自习,所有的学生都在自觉学习。成绩好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商讨课堂之外的题目,互帮互助。平时调皮捣蛋、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的几个孩子,曾无数次挑战过教育的权威,让我深感教育的无力苍白,这两天了不起的很,拿着卷子满教室跑着请教其他同学题目。</p><p class="ql-block"> 我不讲课,只远远地看着他们,这是最好的教育生态。如果学生都自觉了,我们只远远地观望。</p><p class="ql-block"> 6月30号下午第四节,给每位学生发了两元的冰糕,学生一边美餐一边听我讲考务,同时没有忘记发一张数学试卷。晚自习刚上课,竟然好几个学生做完了试卷,向我要新卷子做。学生瞬间好像长大了,有了高度的学习自觉性,不需要我再婆婆妈妈说教,这正是我希望的教育形态。一年的教育渗透,教育理念终于有点效果。这种状态,让人很欣慰。</p><p class="ql-block"> 学生若早一天入了你的教育道道,是不是更好呢?我想了想,答案是:不必!尝试、体验、自悟、自省,而后发力不是更好吗?我喜欢慢教育,我更喜欢坐在一边纳凉,放手未尝不是好教育。抱在怀里、含在嘴里、放在掌心、有错必纠、有过必罚,未必是真教育。 </p><p class="ql-block"> 说说手机的事。</p><p class="ql-block"> 虽然三令五申手机不能入校,但这一学期还是有不听话的学生冒死带手机入校,没收了沉甸甸好几部手机。我想着,期末还手机要有个还机仪式,是不是让相关家长来领手机呢?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但我觉得要有个仪式,否则,手机可能还会害了孩子。</p><p class="ql-block"> 7月2号考试结束,学生走了,老师走了,去哪里了呢?回家了。因为忙了这么多天,已经好久不知道周末是啥味道了,回家和老公老婆孩子相聚,做好吃的,玩好玩的,开开心心。只有我,秋老师,拎着沉甸甸六部手机在楼下和学生推心置腹讲道理。学生列队听我讲解手机的危害,如何合理利用手机。用得好手机是个宝,用不好手机就是毒品,中了毒的青春就不叫青春了,叫青蠢。</p><p class="ql-block"> 说说教学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的教学和我这个人一样随意、随和,教无定法,但绝不苟且。欢迎学会,接纳学不会,懂与不懂都是收获,会学才是王道,坚决不为助长而拔苗,否则,空中阁楼,早晚是要坍塌的。名师王开东说:西天取经,根本不在于经,而在于取;也不在于取,而在于取的路上。因此,我的教学可以用课标中一个名词来概括: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说说我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还是我,没有变,唯一变的是大家不再喊我秋老师,好多人叫我楸秋,我很乐意,仿佛坐在2006的教室里,和58名学生一起上着课,唱着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楸秋今年一如既往写点文字,偶尔投稿,也有发表,很会自我陶醉。</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订阅看书不可能停下来,只是今年太忙,辞了数学导刊审稿的事。省培还在继续,不断受到省骨干们的鼓励,我只能再接再厉。省厅委派的1+10+100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二期正在建设,我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 如果还有点什么,就是前不久参加了民进第七届省委会,认识了“大海”,“大海”告诉我:学习是终身的事。 </p><p class="ql-block"> 2022.7.4</p> <p class="ql-block">(供图:邢云流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