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font color="#ed2308">壬寅年仲夏之际,正值粤东雨季,应荷园主人国学杏林高手刘生之邀,驱车前往中国西北部的山西省太原市访亲问友,同行还有林.刘二位师傅负责开车。<br> 上午九点离开荷园,开车一路披星戴月,经江西过长江入湖北进河南跨太行到山西,行程近1800Km,于翌日清晨七点多安抵离太原市二百多公里的长治市。<br></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东倚太行山与河北邯郸、河南安阳为邻。有“与天为党”之说,史称“上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人口300多万,是山西著名的米粮产地。</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在长治我们受到刘生的朋友付老板夫妇的热情周到的接待,(刘生与付老板夫妇在长治市湿地公园留念)悉心定好宾馆和餐饮,几天中陪伴我们游览了长治市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远到百多公里外的泽州市大阳古镇.....真的太谢谢你们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长治市区东北部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3公里,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氏(公元前26世纪初)曾在这里躬耕劳作。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业的重转折。</font><div><font color="#ed2308"> 历史遗留有享誉上党的潞郡八景之一的“百谷寒泉”,有炎帝神农氏在此地尝百谷、制耒耜、教农耕的美丽传说。现老顶山仍保留有反映炎帝活动的创建于东晋等不同年代的神农庙等十几处遗址。</font></div><font color="#ed2308"> 长治市北的主干道太行街向东可直接看到巍峨的炎帝像。它是长治市的标志,也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雕塑之一。是亚洲最高的炎帝铜像。</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基座上的炎帝铜像为全身站立像,披发、赤臂,上身着兽皮,下身以树叶相遮,微微抬起的双手捧着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态庄严肃穆,气度非凡,是以一个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设计,塑像雕饰隽美、线条均匀、光洁如玉、熠熠闪烁。炎帝像雄踞百谷山巅,背靠群山,目视远方,雍容端庄,栩栩如生,堪称铜型艺术中的瑰宝。铜像面向着长治市区的方向,仿佛中国的祖先炎帝仍在关切地注视着他的子孙后代。</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投资500多万元,塑造了炎帝铜像,总重量100吨,高达39米,由中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设计,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正式开放。这也 是长治市的地标!</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一行人驱车来到位于老顶山小金顶的滴谷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原建于北齐后主武平四年,距今1600余年,现有建筑为玉佛殿、观音殿、卧佛殿、朝阳洞、南崖宫等......</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滴谷寺名的来源:相传北齐时期(南北朝)有一云游高僧,来到了上党郡(长治市)老顶山看到霞云围绕山间,气象迷人,于是就想在出霞云的地方建造寺院。后因当时战火连连,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没地方化缘,一天高僧找到一个天然洞穴,发现地上有一大堆谷子,高僧抬头一看洞壁上有一龙头在往下面滴谷子,就叫人拉走谷子给众僧吃。第二天高僧又来到洞里发现又有一大堆的谷子,这是佛祖显灵了,于是就决定盖庙宇,并叫僧人看守好洞穴,经过几年的修建庙宇终于落成。</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积谷寺大殿。</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因疫情关系,滴谷寺闭门谢客,托付老板之福,才得以入内从外观匆匆游览一番。</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寺内有一棵成熟的杏树,对南方人来说这果子是少见的,有点新奇之感!</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在滴谷寺楼顶阳台远眺长治市 区,高楼错落.美丽景致尽收眼底。</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原建有玄天大帝庙。现为长治市电视转播台.长焦镜头抓拍。</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长治市区西北漳泽湖南部,功能定位为城市的会客厅。<br> 湿地公园景区内的长治地标性建筑——长治气象塔,塔下层是长治市气象科技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湿地公园内有大小不一的二十四座桥,据了解原来公园是请来南方的设计团队,借助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意,依托漳泽湖丰富的水源和地势,设计了二十四座别具风格的桥。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看到了湿地公园的这座三孔拱桥,恰有穿着汉服的女子泛舟湖中,真是令人感叹:太行山下似江南,疑是素贞断桥来。仿佛就在杭州西湖上欣赏那一派江南的风光。为长治市的民生建设点赞!</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湿地公园面积740公顷,只能行走很小的一部分地方,算是来过,现在这里已成为集林业生态示范、湿地综合保护、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市民悠闲的打卡地。</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二天付老板夫妇又陪同我们到百里之处的晋城市泽州县大阳古镇游览。<br> 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大阳古镇位于泽州县太行山麓。古称阳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史上曾是"秦皇置县,汉主封侯,西晋设郡"之治所,先后为县、为侯国、为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春秋战国的冶铁业达到空前发展,手工制针业蜚声中外,时称"九州针都"。<br> 大阳有“三晋第一镇”的美誉,现保存完好的有五里长的清代建筑古街,遍布大阳东西两侧。这是进入古镇的牌坊。牌匾上书“三晋一镇”</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牌坊后面的天柱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万历三十年(1602年)竣工,工期长达27年。 八面九层楼阁式砖塔,层层设有拱形塔窗。昔日尚悬挂有角铃72枚。塔刹为葫芦,上冠以铁盔。 日军侵华期,曾炮击天柱塔,今尚留下弹痕。天柱塔于2013年列入晋城市文物保护单位。</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牌坊后面牌匾上书“九州针都”</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古镇的一个入口</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导览图</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 漫步古镇古巷。</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造型古朴的窗户</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古镇还有一个人造仿古景观,要收费的,不看也罢。</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因下午还要赶往太原,只能走马观花看古镇。再见了这维系着大阳镇风水灵气的地标天柱塔。</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当天下午四点多,告别长治的朋友,继续驱车前往二百公里外的山西省会太原市。 途经G55二广武乡县高速公路边的八路军巨型雕像。</font></h1> <br><h1> <font color="#ed2308">武乡县地处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抗战时期曾是华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图为高速公路边的八路军雕像。</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太原街景</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暮色中进入太原市区,入住了刘生朋友张绍冬先生为我们预定的酒店,又是一番热情周到的接待....</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第二天上午由张生带路,前往省会小店区拜访刘生朋友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font><div><font color="#ed2308"> 刘毓庆教授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兼国学研究院院长,社会兼职有奠中书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等,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史研究。著有《古朴的文学》、《朦胧的文学》、《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雅颂新考》、《诗经图注》、《从经学到文学》、《从文学到经学》、《历代诗经著述考》(两卷)、《诗义稽考》、《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等著作三十多种。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文章约二百余篇。</font></div><font color="#ed2308">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当代学者,文化巨匠,张绍冬先生就是师从刘教授研读古汉语的。</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刘教授在充满文化气息的书房接待了我们,与刘生交谈甚欢。</font></h1> <br><h1> <font color="#ed2308">“文学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心灵永恒的栖所。文学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门,每一个门里都有一份民族乃至人类心灵的秘密。我们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用新的手段打开新的文学之门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民族心灵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过程。”这是刘毓庆教授对“文学”意义的新认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最后刘教授还赠送刘生墨宝一幅,这是非常珍贵的。刘教授视书法作为修身的一门功课,并创造性地将“文图”作为书法的一种延伸,呈现出独特的美学艺术形象,曾经办过文图书艺展览。能够近距离接触当代国学大师,对我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经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透过刘教授住所窗户拍摄太原小区景观</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告别了刘教授,前往小店区平阳西路看望郭老先生,途经许坦西街38号核酸检测点时,我们这些外省人趁便做了今天的核酸检测,当地规定我们外来人要每天一检,连续三天。为了大家的安全,这也是防疫需要。今天恰好碰到了太原市难得的下雨时光,谢谢张生为我们撑伞护航!</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到了郭老先生家里</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刘生为二位老人作健康检查,祝老人家平安长寿!</font></h1> <br><h1> <font color="#ed2308"> 当晚知名宗教人士公却扎西活佛在学府街一家食府设宴招待大家</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举杯!共祈扎西德勒!(吉祥如意)</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出得店门来已是灯火阑珊,夜景下对面的太原百花谷商业中心非常漂亮。这里是太原的新地标,类似其他大城市的万达广场。百花谷广场汇聚潮牌服饰、精致珠宝名表、精品超市、环球特色美食、大型冰场、主题院线,海洋馆、艺术展廊、创意集市、儿童多媒体互动乐园等全新体验型的24小时生活空间。每天这里游客如鲫,可惜时间关系未能逛逛。</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第三天上午,因刘生要前往市内看望一位老人,故我与二位师傅得以有空,决定前往著名的晋祠游览。<br> 十点多从市区出发,顺滨河路,十一点多至晋祠。</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晋祠大门口全景<br>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可通过大作家粱衡的散文来了解晋祠</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园内松柏葱绿,桃李芬芳,曲径通幽。</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重点保护文物砖雕</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2003年,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在晋祠公园中心,立起了一座“龙兴晋阳”的青铜雕塑。</font></h1> <h1><br> <font color="#ed2308">这组雕像共六人,唐太宗李世民骑马立于中央,长孙无忌和李绩骑马一左一右。尉迟恭手捧铜锏立于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前方中间。魏征立于李绩马左侧,魏征后面是马周。<br> 这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群雕塑像,塑像造价270多万元,宽9.5米,高6.99米,连基座则高达9米,共用青铜23吨。</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二位司机朋友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一路的辛勤付出!吉祥如意!</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晋祠博物馆,一座三开门的门楼,红墙青瓦,属典型的祠堂式门楼建筑。</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中门上方有陈毅元帅亲笔题名的“晋祠”二字牌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游了半天最后到达晋祠博物馆大门时已近正午,无奈只能打道回府,与被誉为"晋祠三绝"的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擦身而过,均无缘见到。留下了遗憾,只有下次有机会再来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长焦镜头抓拍晋祠博物馆后面的天龙山风景区漫山阁。</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回城途中经过了南中环桥,这是连接太原南部汾河两岸的一条重要通道,因形似弯月又被称为月亮桥。</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主桥桥型设计构思源于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从桥的两端看,如一只大雁,是非常漂亮的景观桥。</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下午与刘生几人相约,来到了位于太原市五一路附近的崇善寺参观,<br> 崇善寺始建于唐,太原市著名古刹。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失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因为疫情关系,崇善寺暂停对外开放,只能拍二幅外观。现在该寺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2013年3月,崇善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紧接着又到了太原市五一广场西面的纯阳宫游览,<br> 纯阳宫又称吕祖庙,原为供奉道教中的“神仙”—唐代道士吕洞宾修建的,元代始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91年)扩建,清乾隆帝间(公元1736年--1795年)郡守郭晋以及太谷人范朝升又先后出资扩建,增筑巍阁三层。纯阳宫,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font></h1> <br><h1> <font color="#ed2308"> 纯阳宫现在也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文物艺术品为宗旨的综合性古建筑类博物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纯阳宫内分为五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巍阁、配房、砖券窑洞、关公亭等。虽为一座道观,但设计新颖,布局奇巧,又具有了园林建筑的特点。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廊腰漫回,典径假山起伏回旋、清静典雅,是明清古典建筑艺术的重要范例。<br> 入门院中央矗立一座造型优雅、结构巧妙的四柱三楼木牌坊,牌坊前后两匾“吕天仙祠”和“蓬莱仙境”,道出了这里的内涵和景致。</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入口处由青砖砌成的宫门,为明代建筑,门楣上有正阳祖师汉钟离题写的 “道德之门”四个大字。</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吕祖殿中神坛上立有明代的吕祖和左右侍者铁像。吕洞宾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神仙。神像后的背景图,是选自山西苪城永乐宫元代壁画《钟吕传道图》又称《钟离权度吕洞宾图》的人像部分。</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吕祖殿是纯阳宫的主殿,位于院落的中央,是宫内最壮观的建筑。吕祖殿上面是八角攒尖的,下面是个张开翅膀的屋檐,里面供奉吕洞宾、王重阳和丘处机的神像。</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吕祖殿后的那座院落建筑格局颇为独特,据说是按八卦的方位而建,具有鲜明的道教建筑特色,也是整个纯阳宫的精华所在。 底层均为砖券窑洞,俗称“九窑十八洞”。洞里供奉道教的真人和佛教的菩萨,洞上还建有楼阁。其中,最大的一个洞是潜真洞。</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走进洞里,是一个很大的展览厅,中间供奉了常阳天尊,这是纯阳宫的禁止出境文物之一。</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有缘人来此悟道</font></div></h1> <h1> <font color="#ed2308">灵宝洞里还陈列有东汉的画像石,也都是珍贵的一级文物。</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纯阳宫中的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展示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一生事迹。</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也是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值得后人学习致敬!</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纯阳宫的建筑是古代留下来的文化瑰宝,现在周边已是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包围,这是传统与现代的抗争....显得有点无奈,</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传统与现代的碰撞</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在纯阳宫的侧面五一广场上耸立着一座叫首义门的雄伟城楼。</font><div><font color="#ed2308"> 首义门牌匾的题词——锦绣太原</font></div></h1> <h1>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座复建的府城大门原名为承恩门,是明朝初年为扩太原城时修筑的两座南门之一。辛亥革命胜利后,承恩门改名为首义门。解放战争期间,首义门在炮火中受到损伤,建国初年被拆除,原址改造成为五一广场。2021年11月3日,太原市五一广场首义门复建工程竣工。这个也是太原市的新地标。</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color="#ed2308">大家与刘生来个到此一游</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下午最后一个点是太原市府东街的山西督军府。<br> 曾为阎锡山府署及山西省府所在地的山西督军府始建于北宋初期,千余年来屡经修缮、改建和扩建,一直为山西的政治中心,决策者的府第。</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2017年9月2日,在山西督军府驻地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举行摘牌迁址仪式,将这里改建为“晋商博物院”这才首次对人民群众开放!<br> 我们赶到督军府时已是下午五点钟,景点已停止开放参观,只能拍了二张相片了事......</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太原万柏林区晋祠路的摩天大厦</font></h1> <h1>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天上午张生陪我们前往万柏林区拜访德高望重的公却扎西活佛.</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color="#ed2308">活佛之家</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在活佛家里受到了热情接待,非常感谢!扎西德勒!</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刘生与活佛探讨人生</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当天下午二点半,告别太原朋友,启程回粤,晚上七点半时车已行驶在河南新郑市G4京港澳高速上......未完待续<br></font><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