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些事儿

成闽

<p class="ql-block">  高中班主任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要是没有读大学,那么他的人生是不完满的,注定是要留下遗憾的…!当时的我们不以为然,他可能只是想激励我们努力读书而已,编造“大学”这个空中楼阁来唬弄。所以,班上目标坚定的人依然为之奋斗,意志薄弱的人依然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而今,大学毕业工作已有15年,回首往昔,最怀念的却是大学生活,这时,才理解了高中老师的苦口婆心。不是说大学有多好,不是说大学学到了很多东西,更不是说大学改变了一切,只是经过大学这四年的沉淀,让我在工作、生活中慢慢体悟了某些东西。记录我的大学生活,回忆那些有趣的往事,致敬那逝去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最疯狂的事儿莫过于在化学楼后面的池塘游泳。其实游泳也没什么,特别对于从小泡在水里长大的我而言。那是九月下旬的一个晚上,突然狂风大作,树被吹得东倒西歪,闪电似乎要劈碎了什么一般,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好像要把天与地都淹没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狂风暴雨的洗礼,本就崭新的校园显得更加青翠,新铺的柏油路散发出异样于泥土的味道,积聚的雨水肆意横流,原本闷热的天气瞬间清凉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小清,我们下去走走不?趟趟水,看看外面的风景,外面那么凉快,反正还是八点来钟,也没那么早睡。”侯哥在隔壁寝室喊到。对于年长于我们几岁且有工作经历的侯哥,我们向来都是言听计从,他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成熟魅力,是我们这些大一愣头青可望而不可及的。听到侯哥的招呼声,连忙穿好衣裤,拖着人字拖便下了楼。外面果然凉快不少,时不时还有微风略过,雨水顺着坡一直往下流,我们脚踩雨水,仿佛也要随着那雨水流走。走到尽头时,雨水全部汇聚到了化学楼后面的池塘里,经过暴雨的冲刷与融汇,池塘的水高出不少,至于清澈与否,因为夜色难以分辨。</p><p class="ql-block"> “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雨水,这么好的兴致,要是不下去游一下,岂不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哦,一起游一下,Let's go…!”</p><p class="ql-block"> 说罢,一个猛扎就跳进了水里,本以为水很深,刚一探底,脚就踩到了淤泥,要不是下雨涨了水,怕是难以施展游泳技术。绕着池塘游了两圈,竟然还有鱼打到了脚,时间一久,总觉得池塘水的味道有点怪怪的。此时,天好像又要被乌云笼罩了起来,心里有些发虚,于是我们商议还是上岸比较稳妥。当我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爬上岸时,路过的学长学姐不明就里,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不知道我们是失足落水还是哗众取宠。</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傻呵呵的回到寝室时,“连长”先是一愣,转而哈哈大笑。他们调侃道:“你们真勇猛啊!还能在那里游泳,那里可是什么都有嘞,化学系的人做完实验后,把那什么化学有害药品、解剖后的动物的残余部分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排到池塘里,建那个池塘的目的就是为了排泄废弃物,你们倒好,竟然在里面畅游,不得皮肤病才怪,高手…!”还没有等他们说完,我们赶紧跑到卫生间,对着全身上下就是一顿狂喷,洗发水和沫浴露涂了一次又一次,身上擦了一遍又一遍,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以至于一个多月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总担心会发生点什么,稍稍有些瘙痒就变得惶恐不安。不过幸运的是,最终的确什么也没有发生。大学里如果没有一些小插曲,生活就了无趣味,记忆的阀门也就无从开启。</p><p class="ql-block"> 最激情的事儿莫过于运动。高中时偏向于足球,喜欢奔跑时带风的感觉,我有幸被昆昆带进系队。但大学里最受欢迎的运动却是篮球,球迷最多,气氛最热烈,受关注度最高,于是我又迷上了篮球,即便是以前从没摸过。还记得那是个周末,系足球队通知下午三点要和政法系队踢一场友谊赛,叫我们准时参加。这时,班里篮球队又通知我们五点打比赛,我又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小强开玩笑的说,你就是个跑不死的,跑了一万米,还能去打篮球,真是服了你。虽说有些夸张,但大学那会儿却从未感觉到疲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一样,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也曾为了提高篮球技术,找万人迷徐昊取经,也曾一个人抱着篮球在篮球场苦练投篮。有时不得不感慨,年轻真是好,精力真是旺盛,尤其是大学那会儿。</p><p class="ql-block"> 最颓废的事儿莫过于玩网游。2003年电脑已有兴起之猛势,对于刚从高考解脱出来的我们而言,发泄、放纵的方式那就是上网、玩游戏。大一时最流行的游戏是CS,学校机房里人满为患,一块钱一个小时,充50卡送5元,充100卡送10元。只要是男生坐着的电脑前面,无一不是在聚精会神的敲击“A、S、D、W、Q”键和鼠标,有时还不忘激情呐喊两声。我们只要上完了课,就三五成群,呼朋引伴的去了机房组队PK,输入熟悉的英文名字,设置只有自己队伍知道的密码,就开启了挥之不去的是A、B门和雪地地图模式。甚至偶尔在周末的时间,约上小建、根根、利群、小强、阿达、昆昆、老翁、华仔、耗子、阿忠、乐乐,在网吧通宵大战。仿佛大一所有的热情全部倾注在电脑上,却竟也乐此不疲。到大二的冒险岛,大三的街头篮球,大四的实况足球,无一不闪耀着我们的“光芒”。不夸张的说,一个月仅有的三百元伙食费,有近三分之一是贡献给了网吧老板。</p><p class="ql-block"> 最害怕的事儿莫过于上高等数学课。正因为数理化不怎么好,迫于无奈才选择了文科,高中四年,被数学折磨的痛不欲生。总想着多花时间去学好数学,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每次七八十分的数学成绩,却怎么也突破不了及格线。而今,大学里终于不用学数学,庆幸摆脱了数学梦魇。可不知为何,学校通知说文科专业本科生必须增加一门公共课程——高等数学,瞬间语噎,跳了一次火坑,难道还要逼着跳一次?终有千般万般不情愿,高等数学依然被安排在每周五上午的第一节课。</p><p class="ql-block"> 如今,早已忘却了老师讲了什么数学内容,但他的第一堂课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很难学,但是,我要说的是,数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是一位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的教授说的话,语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同时眼睛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数学,却折服于眼前这位学者,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数学系教授。</p><p class="ql-block"> 最幸运的事儿莫过于没有挂科。我没有读过重点院校,只是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无从了解重点院校是如何培养的,但就我自身经历而言,普通院校学习压力真的不是很大,除非是有更高追求的人。每天的课程也不多,老师布置作业大概一周一次,没有额外的任务,就连最重要的期末考试,老师也会提前两个星期划好重点,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复习。所以除了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是紧张与乏味的,其余的时间几乎是自由的,如果家庭条件足够好,那就是赛似神仙般的生活。我始终认为,大学里是人生中最精彩的阶段,有够自由的时间,有够用的生活费,有够知心的朋友,有够照顾自己的能力,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 更为幸运的的是,我并没有迷失自我。游戏再刺激,也会有个度;时间再自由,也会去上课;生活费足够花,也会省着用;要求再不严,也会好好学。大学四年下来,成绩一直是中上游,基本都是二等奖学金以上;也曾获得过“优秀学生”、“优秀团干”等称号;大四那年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转为预备党员;班上只有两人过了英语六级,而我是其中一个。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自助者天助”吧!</p><p class="ql-block"> 最失败的事儿莫过于没有好好谈一场恋爱。在我们那时,大学风气相对开放,没有禁锢的柏拉图式爱情,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互相尝试。同学间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大多是埋头苦读终踏入大学之门的那种,对异性充满了渴望,却又相对含蓄。同学间相互戏谑,却又难有实际行动,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内心却艳羡不已。有的人选择宁缺毋滥,有的人选择饥不择食,更有甚者视情感如同儿戏。那时的我像大多数人一样蠢蠢欲动,渴望遇到中意的人,能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但事与愿违,没有经验的我,过于草率的表白,过于仓促的言语,过于肤浅的学识,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比被拒绝更糟糕的是,那种挫败感使我一蹶不振,至此之后对于别的情感的处理显得尤为欠妥,要么玩世不恭,要么不以为意,要么自暴自弃,颇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感。如果,真的成功了,人生又是何种境遇呢?</p><p class="ql-block"> 最豪壮的事儿莫过于骑车到灵山。依然是侯哥发出倡议,他说上饶县的灵山特别漂亮,同时为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初心。那时的灵山名不经传,还没有完全开发,只有当地人开辟出了一条小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循阶而上。</p><p class="ql-block"> 说走就走,一行七八人各自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出发。没有导航,遇到不确定的岔路口,就停下来问路人。一路都是乡间的泥路,因为长时间不下雨,满是红泥扬起的灰尘。骑到半道上,突然一个女同学的自行车爆胎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着实让人着急,没办法,男生轮流推着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半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一家修理铺,才得以顺利重新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灵山脚下的村庄。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开阔无比,坦荡如砥,满眼都是孕育生命的绿色,处处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氛,高高的灵山像守护神一般矗立在村庄背后,连绵起伏的群山给人以磅礴之感。简单吃罢午饭,寄存好自行车,向当地人打听好上山路线后,便匆匆踏上了爬灵山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小路并不好走,时而平坦,时而崎斜,时而陡峭。但在我们眼里这都不是事儿。我们一行人欢呼雀跃,谈笑风生,看见周遭美丽的山景,竟也意气风发,附庸风雅起来。走到半山腰时,看见嶙峋的石块,苍翠的的大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也是暗暗称奇,不亏为灵气之山。高山之深处必定是少不了寺庙,灵山也是如此,一座宏大的庙宇坐落于深山之中,更平添了一份神秘。爬到山顶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大石块,石块之间又相互嵌入,显得尤为峻峭。为了一睹灵山日出的风采,我们决定寄宿在半山腰的一户人家,主人也是热情好客,不但腾出了房间,还把家里唯一的腊肉拿了出来,再炒上几个自家种的蔬菜,可能是因为太过饥饿,饭菜瞬间被消灭。没有过多的话语,匆匆洗漱完毕,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p><p class="ql-block"> 就在迷迷糊糊之间,侯哥把我们叫醒,去山顶看日出。我们坐在石块上时,太阳还没有出来,周围弥漫着蒙蒙雾气,树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微风吹在身上有些寒气袭人,不由得裹紧了衣服。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露了出来,先是一点点红圆弧,慢慢的是半个圆弧,最后是整个圆弧,宛如巨大的圆盘喷薄而出,真是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缺少跋山涉水的力气,缺少的是说走就走的勇气。约上三五好友,轻装上阵,追寻内心的脚步,未尝不是一种获得。</p><p class="ql-block"> 最骄傲的事儿莫过于考研的经历。其实从大一进入校园开始,就有不少郁郁不得志的人发誓,一定要选择考研,离开这失意之地。可真正等到大三暑假做抉择之时,又显得犹豫不决。如果决定考研,暑假就需要开始准备,一天到晚待在图书馆,自学考研内容。甚至还要放弃实习的机会,一门心思准备12月份的研究生考试。庆幸的是,从我一开始决定考研,就选择了义无反顾,即便是铩羽而归。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考研的经历,是我大学里最正确的决定,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无限潜能,让我相信了自己的真正实力,让我懂得了自己奋斗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学习,破天荒的从寝室搬到了校外出租屋,说是出租屋,其实就是别人的柴火间,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张桌子,什么都没有,里面阴暗且有些回潮。但我并没有挑剔,也没有资格嫌弃。为此,规定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先是在学校树林里晨读一个半小时的英语,然后吃早餐。大概七点半左右赶到图书馆四楼自习室,这里人相对单一,大多数是为考研准备的,学习氛围浓厚。一上午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边在书上划重点,一边做笔记。吃完中饭后回去午休一下,下午两点又准时赶到图书馆,每天坚持写一篇不少于一千字的日记,再复习政治的相关资料。到了晚上几乎就是刷题,历年考研真题必须过一遍,虽然做完之后也没发现出什么规律来。图书馆晚十点关门,我们始终是最后一批走出去的。回到出租屋做简单休整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习,始终如一。深宵灯火是我的伴侣,因它大开奋斗之路,不动不响,无声无闻。</p><p class="ql-block"> 最难过的事儿,最伤心的事儿,最沮丧的事儿,最狂妄的事儿,最欢喜的事儿,最热闹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怀念美好,回味纯真,历历在目,铭记于心,受益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