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1, 日前,中央电视总台和国内多家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根据地和临沭县朱村等地和百姓生活的今昔蝶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 ″七.一″前夕,单位安排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和部分非党退休老干部,赴山东临沭县″中国红村″朱村观瞻,接受心灵洗礼和红色教育,推动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期化深入进行,开展好″主题党日″ 等党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图2,朱村广场巨大石碑上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好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 2013 年11月 25日下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山东时,来到临沭县朱村视察,并发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图 3, 原中央军委主席、中顾委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委,1988年为1949年6月成立、地方干部参军随军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成立四十周年题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 走 向 大 西 南 ″ </b></p> <p class="ql-block">图4,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元帅,时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滨海战略区题词。</p> <p class="ql-block">图 5, 1999年5月,宋任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题词。 </p><p class="ql-block"> 宋任穷,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副政委、二野四兵团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总团团长等。</p><p class="ql-block"> 云南解放后,宋任穷时仼第一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政委,中共西南局副书记 、 西南军区副政委等职。1954年调中共中央任副秘书长,中组部副部长 、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等职。 1955年授开国上将军衔。曾任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49年,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 战略部署和命令,为了″ 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第二野 战军第 三、四、五 兵团等20余万主力部队、协同一野十八兵团贺龙司令员等部和四野一部,在军事上对西南宋、胡兵团等敌人实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迂回、大包围、截敌逃路、回打围歼″战略,</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并在军事、政治上部署″西南战役″等一系列军事战役,进军解放大西南。</span></p><p class="ql-block"> 为配合协同我军主力部队挺进,解放建政和接管大西南,经党中央批准,在上海三野司令员、上海市长陈毅将军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 全国老区、新解放区人民支持下,1949年6月12日,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在上海成立,曹荻秋任团长,张庆林任副团长(后为魏思文),等8个支队配套建制部队;在南京, 6月25日,成立了由彭涛接任团长的西南服务团第二团和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等配套建制部队。 7月28日,第一、第二团在南京会师,西南服务团总团成立,宋任穷任总团部主任,张霖之、曹荻秋、彭涛任副主任,总团辖一团、二团、苏南团和直属单位等。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由刘林元任支队长、政委马继孔、参谋长李旭等6个大队和财经大队、二野军大等配套建制部队。</p><p class="ql-block"> 9月,西南服团总团团长宋任穷等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17000余人,在二野刘邓首长指挥下,随我军主力部队出征南下大西南。</p><p class="ql-block"> 在克服重重因难 、历尽艰险,跨越七个省、 行 军8000里路″小长征″后,1950年2月到达云南。在党中共、毛泽东主席和决策部署和指挥下,在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我军一野和四野一部、地方武装和人民支持下,二野四兵团司令员陈庚和政委宋任穷率二野四兵团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我军其他野战军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协同配合下,解放了云南。</p> <p class="ql-block">图 6,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直属山东滨海战略区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谷牧同志, 1990年9月为中共滨海战略区题词。 </p> <p class="ql-block">图7,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2010年,以″一个山东南下老兵″名义,为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电视总台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南下》题词并致信中共山东省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8,毛泽东:″派兵到山东"!</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山东较早成立活动着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的地区,1919年五四运动后,我党创始人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等就在山东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着山东早期成立的党组织活动。在沂水县″沂蒙第一党支部″、郯城″鲁南第一党支部″等沂蒙早期党组织都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建立的,山东党的群众基础好、民风质朴、人民正直豪爽、物产丰盈、民间枪多,山东东邻黄渤海,与东北隔海相望,沂蒙扼京沪南北地域要冲、傍东西陇海铁路动脉、守京浦、陇海和胶济三大铁路主干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等十分重要。1938年8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派兵到山东″,并致信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此后,我党从延安派出了以张经武为司令、黎玉为政委等军事、政治、党务等精干人员,于1938 年12月,在沂蒙山腹地沂水县王庄建立了″山东纵队″ (″山东第一纵队),并于1939年,派出最能打的八路军115师分批进入山东,创建了以沂蒙山为中是心、滨海、鲁南、鲁中、胶东、渤海等战略区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战略基地。</p><p class="ql-block">我党在山东沂蒙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省政府。</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我山东党政军领导机构领导机关,组织军民对敌作战26.8万余次,歼灭敌人50多万,有力的打击敌人,支援了全国抗战。</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在我党和我军历史上是决定战略决战胜败的关键时期,据军史记载:"抗战胜利后,山东解放区有八路军主力部队27万人,地方武装50万人,民兵150万人。″在数百万解放军中,山东籍官兵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指出:”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 以临沂为中心创建的沂蒙革命老区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井冈山、延安和大别山"四大战略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老区党为人民,人民爱党,“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精神特质,概括了这一基本内涵表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革命的真实写照,″ 她既映照历史又启迪未来,既逻辑严谨又情理交融,既易于理解又便于践行,深刻阐明了沂蒙精神形成的精神原点、逻辑起点、实践基点″。充分诠释了在中国,″中国人民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等历史和现实之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独特的时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图9,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山东省五大战略区示意图。 到1949年建国前,中共山东分局分片建立了鲁中南区(辖滨海、鲁南和鲁中)、胶东区、渤海区、昌潍特区、潍坊市和济南市等战略区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临沭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一片奉献的热土。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战工会、八路军一 一五师师部都曾长期驻扎临沭县,刘少奇、罗荣桓、黎玉、肖华、朱瑞、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 生活和战斗过,1941年,新华社山东分社在临沭蛟龙湾利城村成立,临沭曾是中共滨海战略区的中心县。</p><p class="ql-block"> 1942年春夏,受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委派,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赴山东帮助指导工作时,就住在中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所在地临沭县朱樊村等地,留下了刘少奇工作和居住旧址等大量鲜活的革命文物、旧址和红色记忆。 </p> <p class="ql-block">图 10, ″中国红村″一一临沭朱村。</p><p class="ql-block"> 临沭县朱村,1944年1月24日 ,著名的"枪声就是命令″、″朱村战斗″就发生在这里,24名八路军指战员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4团(滨海军区″老四团″)钢八连为解救人民、抗击日冦,打响的我军军史上著名战例″朱村战斗″,己被列入38军和我军军史。临沭县和朱村还是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沭河沿岸红色的革命根据地和军民团结抗战的坚强堡垒,人民拥军支前的模范村,村內现保留有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八路军老四团团部旧址、抗日小学等多处红色场所,有着″中国红村″之称。</p> <p class="ql-block">图11,朱村牌楼。</p><p class="ql-block"> 朱村位于鲁东南苏鲁交界处临沭县曹庄镇,该村依山傍水,五百年丰厚文化底蕴世代相传,历史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村旁入沭河流横贯东西、穿境而过, 向南奔流, 在村南汇入沭河,在 ″好运角″南形成著名的沂沭河水利风景区。全村现有300余户保留完整、较大规模的民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鲁东南一带唯一 一处规模大、影响广、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朱村人民为了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歌颂党的英明领导和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我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魚水深情,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在当年″救人民、救朱村″的 著名″朱村战斗″中、英勇牺牲的24位八路军烈士忠骨安葬地和追悼朱村先人处,上世纪40年代,朱村村民早期就自发筹款建立″朱村战斗″烈士墓和纪念碑,上世纪90年代村民又自发捐款,建立的朱村纪念馆,2012年村民再次捐助、募集60余万元,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场馆设施。</p><p class="ql-block"> 2020年,依托朱村红色文化底蕴和然资源,由中共临沭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开拓进取、据史实录和提升改造,投资5亿多元,由中央美院设计规划的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对朱村进行了整体规划,糸统完善、改扩建了原有馆场,新建了沂蒙支前纪念馆等展馆和红色文化及休闲旅游设施场所。</p><p class="ql-block"> 如今,临沭县朱村红色教育园和景观规模扩大、内容详实,建成了朱村抗日烈士陵园、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沂蒙支前纪念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朱村支前文化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展览馆、朱村博物馆和烈士纪念园等主要场馆;建成朱村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客栈、主题购物街、柳编活态等商贸街区;沂蒙民俗文化展览馆和进士府、导沭整沂纪念馆等五大馆,朱雀大街步行街、主题购物街和滨水休闲街等四街,支前巷、进士及第巷、民谣青石巷等″一心五馆四街五巷″ 引人入胜;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康养中心等等场馆项目和″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等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具特色。目前,朱村红色旅游区,己建成一个集红色研学、旅居度假、文娱休闲、餐饮住宿和拓展教育等为一体的临沭县朱村红色文化教育园,日访人员数千人。</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临沭县以科学的思路谋划党史工作,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全面履行党史学习、教育和研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加大县域红色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和提升改造。朱村人民弘扬沂蒙精神,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全面提升,全面发展、呈现蝶变。朱村红色教育园,正以史为鉴、索源固本、资政育人、凝心聚气,向社会世人展示着她的磨难与荣光,诉说着她的前世和今生…… </p><p class="ql-block"> 如今,″中国红村″临沭县朱村,以鲜明的展览内涵主题、丰富的展示內容和馆藏革命文物、深邃的文化底蕴和中国古代传统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每天吸引着省内外数千游客和古建筑爱好者前来观瞻,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网红打卡地″,实现了传承红色文化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文化与产业、农业与旅游等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目前, 朱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等荣誉,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宜居村庄″,山东旅游特色村等殊荣。</p> <p class="ql-block">图 12, 临沭县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 。 </p><p class="ql-block">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是临沭县朱村红色教育园的主体教育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图13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院内的"红色日历"。</p><p class="ql-block"> 走进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苍翠松柏和鲜花簇拥中红色基石上,高耸着一本打开的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红色日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公元2013年11月25日,农石癸巳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于是日亲临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沂蒙革命老区临沭县朱村视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继2013年11月 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省临沂视察中,参观了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视察了临沂商城物流基地等场馆后,又一次来到红色场馆一一临沭县朱村视察寻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14 , 亲切关怀 再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沭县和朱村视察。</p> <p class="ql-block">图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沭老支前王克昌家。</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朱村视察,并看望老支前王克昌。</p> <p class="ql-block">图16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临沭县朱村并作的重要指示(部分)。</p> <p class="ql-block">图17,总书记与人民心连心、手牵手!</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沭县朱村视察时,与老支前王克昌手拉手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上海党的″一大"召开会址、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上海望志路108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从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根据地到江西红色井冈山,从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大江南北,祖国东西,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遍了每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时期的重要红色地,有的地方还去过多次,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初心、索源固本、庚续传承、䂽力奋进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 2013年在河北调研视察时习总书记指出 : "每到井岗山、延安、西北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p><p class="ql-block"> 2021年 5 月16日,在第10期《求是》杂志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甚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总书记告诫我们: "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亊业不断推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他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俢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 18,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和红色沂蒙给予了高度定位和评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北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时代条件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 一一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临沭县朱村时重要讲话 (部分)</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的重要讲话,在全国首次把沂蒙精神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对在党的领导下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和沂蒙人民的古往今昔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思想、认知定位。</p><p class="ql-block"> "沂蒙精神″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奋斗历程中,党的一系列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被中央公布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诗篇,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壮烈的党政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在对日伪敌顽的斗争中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和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沂蒙人民不断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与执着,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结合新的时代发展条件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把沂蒙精神转化为推动老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责任和担当,苦干实干、聚力前行,从整体脱贫到建设全面小康,从改革开放到建设″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大美新强富的新临沂战略性转变社会中,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的胜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沂蒙人民接续 沂蒙精神,庚续发展、代代相传!沂蒙精神似如椽火炬、和社会一路同行、与时代一起脉动,迸发出强大的时代光芒!千万沂蒙老区人民发扬光大沂蒙精神,听党活、跟党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大道上正阔步前行、奋勇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19 , 临沭县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展厅著名的"临沭朱村战斗″、八路军钢八连连长鄢思甲。</p><p class="ql-block"> 鄢思甲,河南光山人,1931年8月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滨海军区参谋长、临沂军分区副司令、聊城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副司令等,时任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4团 ( 著名的老四团 ) 八连连长,著名″朱村战斗″指挥员。</p><p class="ql-block"> 1944 年1 月24 日(农历除夕),日伪军袭击临沭县抗日堡垒村朱村,八路军八连听到枪声后,连长鄢思甲急率八连分三面攻击日伪军,解救朱村人民,因敌我参战人员和武器差别大,朱村战斗十分激烈和残酷,战斗中鄢思甲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我八路军浴血奋战,24位烈士英勇牺牲,战斗打响后,原浙江省委书记、时任我临沭县独立 营政委铁锳和游击队闻讯先后率队参战,增援朱村,打击日伪军,并歼敌多人重创了敌军,解救了朱村人民。</p><p class="ql-block"> ″朱村战斗″中,鄢思甲身负重伤,仍率领八连英勇战斗,战后,朱村人民送"英雄钢八连″旌旗一面,后由山东省军区正式命名八连为″钢八连″。连长鄢思甲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图20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内展板:</p><p class="ql-block"> ″是八连救的朱村″,</p><p class="ql-block"> ″枪声就是命令″</p><p class="ql-block"> 1944年,朱村人民赠送的旌旗 : ″英雄钢连 ″ (原件存我军军史馆)。</p> <p class="ql-block">图 21, 1944年1月24日(农历除夕),我八路军115师教2旅″老四团″八连 打日冦、救人民,著名的 ″朱村战斗″结束后,朱村人民没有了往日解放区临沭县朱村村民过年的气氛,朱村人民安葬了在″朱村战斗″中、为解救朱村人民英勇牺牲的24位我八路军烈士和地方参战烈士。朱村人民按照当地习俗,用过年包的第一碗饺子来祭奠24位在″朱村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并将这一″人民的约定″ 代代相传,保留了78年,每逄过年节,全村人民都要到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前来祭奠英雄烈士,送上饺子,初心未改、至今不变!</p><p class="ql-block"> 形成一种老区人民拥军拥政、爱党爱军,凝聚民心、激励后人,慎终追远和在新时代下老区人民奋力前行的自觉行为和红色精神。</p><p class="ql-block"> 本照片是2013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钢八连″连长黄兆振在临沭县朱村和乡亲们一起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图22 , 临沭县朱村所在地"岌山英雄人物谱″。</p><p class="ql-block">上排左一往右数:</p><p class="ql-block">王卓人:郯东北第一办事处(临沭县)首任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金六 : 苏北鲁南著名抗战老人、1941年临沭县第一任参议长、中共滨海战略区副参议长、山东省第一届参议会侯补参议员、山东省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作洪烈士 : 抗日自卫团团长 、滨海专署授予 ″ 抗日民族英雄 ″ 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邦才:"国际青年代表大会代表、"爆炸大王″,山东省军区命名″马邦才爆炸大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思孟 : 1944年,全省首次战斗英雄、民兵英雄大会上,被山东省军区授予 " 民兵英雄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振玉: ″全国女民兵战斗英雄″。1946年入党,出生如死、参战96次,足迹遍步蒙山沂水。1949年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勉励她要继续为中国的建设而𡘊斗!</p><p class="ql-block"> 共16人(其他待查补充)……</p> <p class="ql-block">图23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长迟浩田为临沭县″朱村抗日纪念碑″ 题词。</p> <p class="ql-block">图 24,临沭根据地有″山东小延安″之称。</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和临沂市县市党史部门领导在临沭县朱村战斗纪念馆观瞻调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25 ,临沭县新建的″沂蒙支前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临沭县″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东,是中共临沭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朱村提升改造中,新建的″沂蒙支前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沂蒙是革命的热土、是奉献的热土……</span></p><p class="ql-block"> 沂蒙山区主要指以沂山、蒙山为地域标志的广大区域,面积 2.7万平方公里。 八百里沂蒙,山峦层叠、崮险岭峻、飞瀑流泉、人杰地灵、物产丰盈,沂沭河纵贯南北、蒙山沂水风光旖旎。</p><p class="ql-block"> 沂蒙革命老区是有别于行政区域的一个特定的人文地理概念。主要指扼京沪要冲、东濒黃海、西守京浦铁路、南傍陇海铁路、北靠胶济铁路的沂蒙广大区域。广义沂蒙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淄博市的沂源县 等;潍坊市的临朐县等;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等部分区域;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沂蒙,是红色的热土、是革命的沃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两战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沂蒙与″井岗山、延安、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一起,被称为中国革命著名的 ”四大战略革命根据地”。 我党在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党领导下的省级人民政府。 并先后在沂蒙建立了滨海、鲁中、鲁南我山东战略区革命根据地。也是是抗战后期,山东省建立的胶东、渤海等战略区中,地域最广、战略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数量和党员人数最多的、最集中的区域,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两战 时期″,沂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华东解放区的首府。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省政府前身)、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115师、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省军区、中共华东中央局、新四军军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等党政军领导机关等都在此工作和战斗,领导着沂蒙革命老区和山东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和艰苦卓绝的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沂蒙根据地、在山东老区,党为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亲民、爱民、为民,把人民放在心里、扛在肩上,"一切为了人民利益″;沂蒙和山东人民拥护党、坚决听党话、舍命跟党走!在长期的战火销烟中,″党牢记初心使命,以党心换民心、以民心聚党心″,沂蒙党政军民″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span>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党领导人民实行民主选举、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使山东老解放区人民经济上翻身解放、政治上当家作主、思想上摆脱桎梏。这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做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形成了“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 , 人民参军参战和勇跃支前的良好局面。由此而铸就的党群同心,奠定了沂蒙精神的政治根基,创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p><p class="ql-block"> 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人民大众和民族利益为已任,″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在理论和实践中,回答了在中国″马列主义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之问,带领人民夺取得了一个个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内高耸的纪念碑上和沂蒙革命纪念馆珍藏的烈士名册中,有62576 名烈士血洒沂蒙,其中沂蒙籍烈士3万多人,在烈士名册中,有县团以上干部372 人。</p><p class="ql-block">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的 1052 位开国将帅中,有320多位将帅在沂蒙工作和战斗过。</p><p class="ql-block"> 八百里沂蒙,每一寸土地都燃烧 过战火的销烟,每一座山头都抛洒过我革命将士的热血! </p><p class="ql-block">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26,临沭支前队伍,人民用独轮小车把粮食、弹药等支前物资运往前线,支援我军打胜仗。</p><p class="ql-block"> 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领导下,1938年 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为推动全国抗战,在华北和扼京沪要冲的山东沂蒙建立抗日根据地,毛泽东指出"派兵到山东"!并致信八路军朱德总司令,1939年党中央从延安派张经武等到山东,在原中共山东省委革命基础上,在沂蒙腹地沂水县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1940年4月,中共山东一区党委第四地委决定建立中共苍马工委,奉党中央指示,东进和南进山东开辟和扩大我革命根据地的我八路军115师团政治部主任刘白涛、由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大队调任苍马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1941年1月,苍马工委改称苍马县委,仍由刘白涛任书记。1941年8月,苍马县改称临沭县,成立了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刘白涛任中共临沭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1941至1943年,在这抗战最艰难和激烈残酷的敌我斗争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中共临沭县委县政府,县参议会等团结组织和领导全县人民,成立武工队、爆破队等地方和民间抗日武装,完善参战和人民支前拥军组织体制,配合我军主力,果敢、坚决地反击敌人,有效打击日伪顽敌人,有力地巩固和保卫了红色政权。同时,在本县缺乏领导骨干、组织和人员困难情况下,仍以抗战大局全局为重,积极向我军和外域地方培养输送数百名干部,动员临沭全县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阶层仁人志士参军参战打击敌人。</p><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时期,1941年至1949年,临沭全县人口296287人,支前民工115000佘人次,支前常备民工55068人,支前担架16550副,支前独轮小车28700辆,转运加工和供给粮食蔬菜18000余万斤,临沭人民积极拥军支前、勇跃参军参战,流血牺牲和无私的奉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 在革命老区临沭县、整个沂蒙革命老区和山东革命根据地,在影响和决定中国革命战争走向和中国革命两种前途命运的几乎所有著名战役中,都能看到沂蒙老区和山东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伟岸、英雄身影。</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熟悉的1941年的沂蒙"大靑山胜利突围战″,到中外著名的蒙良崮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宿北战役、辽沈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大决战、渡江战役、宁沪杭等战役、解放福建、解放厦门、广州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大西南等等战役,沂蒙和山东等老区人民、参军。参战、勇跃支前,他们推动和保障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随着支前人民的滚滚车轮向前、向前,奔向一个又一个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两战时期",沂蒙革命老区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破家支前、破家保国、舍小家为国家,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支前的单架上……” ;支前人民冒枪淋弹雨火线救护伤员;孟良崮战役和淮海等战役中,涌献出沂蒙人民冒严寒跃入冰冷河水中,用身体和臂膀架门板"人桥"保障部队通行;支前路上担架队遇敌机轰炸、沂蒙人民用身体爬在伤员身上掩护我军伤员…… 无数支前人民英勇牺牲…… 沂蒙人民用血汗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英雄史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沂蒙人民等老区人民奉献牺牲,以″人心向背、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人民力量″支援我军、支援前线,支持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 沂蒙等广大革命老区人民用小车把中国革命推向了前进,推进了胜利!推进了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图27,展柜里的 ″一张家藏珍贵照片中的临沭人民参军参战和勇跃支前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新建″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里,临沐南下干部徐相谦《老父亲送我南下》和《沂蒙南下干部建石林》纪念文章里, 有一张珍藏了73年,即:1949年,鲁南、苏北著名″抗战老人″徐金六破家保国、送独子徐相谦参军南下的故事,他承载着沂蒙老区人民听党号令,舍小家、为国家,破家保国、流血牺牲、支援中国革命的赤胆忠心 。</p> <p class="ql-block">图28 ,一张家藏珍贵照片中沂蒙人民参军支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临沭县新建的″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中的珍贵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一张祖孙三代人珍藏了73年的沂蒙人民″破家保国、参军参战、勇跃支前″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是1962年拍摄的,讲述着1949年7月,解放战争后期,沂蒙南下干部徐相谦家祖孙三代人,为了响应党中央″解放大西南!建立新中国"!听党号召,参军支前、破家保国、亲人间生离死别16年后 “ 团圆相聚 ” 但又残缺的“全家合影照 ”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21 年8 月13日,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山东临报融媒记者郇恒雪 一篇《沂蒙南下干部徐相谦:一张老照片,见证建设南方的铮铮誓言》在全国南下干部和后代中引起强烈反响, 文中写着:“在徐瑞云、徐国庆家中,珍藏着一件传家宝—— 一张老照片。照片中是祖孙三代的合影,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端坐着,他的身后站着两鬓斑白的一位中年男人和一个正值风华的女青年″。照片上方有四行题字:“为革命与父离别十六年,孩子出生二十年未见面,由滇归来父亲高寿九十岁,在陵园三代欢聚一堂。1962.10.11合影”……</p><p class="ql-block"> 拂去历史的尘埃,斗转星移,回到金弋铁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火红年代……</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的中年男子,是徐金六家中的独子徐相谦, 1939年参加革命 ,次年1月入党,1940年任临沭县青抗营供给主任、苍马办事处工作团队长等,1942年任八路军115师文工团分队长、中共临沭县蛟龙汪区委书记等职 ;1947年徐相谦离开家乡,从中共临沂县委组织部调中共山东新海连特委工作,1948年11月连云港解放(当时划归山东滨海战略区管辖,由滨海区党委书记谷牧任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徐相谦调任特委云台工委任农会会长,1949年,他响应党中央、毛主席 “打过长江去!解放大西南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号召,徐相谦和爱人+战友刘玉英一起,积极报名参加南下。</p><p class="ql-block"> 当时,徐金六老人和老伴都已高龄,徐金六78岁,老伴72岁,徐相谦在家中几姊妹中是独子。报名随军南下前,徐相谦从中共山东新海连(现江苏省连云港市)特委来信征求家中父亲意见,徐金六老人坚决支持儿子报名参军、随军南下,他在回信中叮嘱独子徐相谦:</p><p class="ql-block"> ″不要担心挂念家里,要坚决跟党走″!</p><p class="ql-block"> “只有消灭蒋介石、反动派,才能救中国,才能解放全国人民 ” !</p><p class="ql-block"> 因考虑当时家中父母年迈等实际困难情况,一旦党组织知道家中父母高龄、幼女太小等困难,会把徐相谦留下来照顾老人。徐金六老人在回信中叮嘱家人,不要将送独子参军南下的事告诉谷牧书记(时任中共滨海地委书记、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副书记、兼中共新海连特委书记)和崔介专员(时任滨海行政公署专员)。在回信中,徐金六对儿子说:“我有党和政府照顾,你不要挂念家中父母。” 谷牧书记在审批中 知道此事后,与徐金六老人谈: “徐老年纪大了(徐金六老人当年78岁,老伴72岁),对革命贡献也大,贞印(徐相谦原名徐贞印,后改叫徐相谦)是个独子,就不要走了,留下来好照顾老人″(当时徐金六老人全家几十口成年男女,几乎都参加了革命,徐相谦的几个姐姐家中的成年男子也都参加了八路军长年在外地征战)。</p><p class="ql-block"> 徐金六老人辞谢后,毅然决定送独子参军,随军南下解放大西南。徐相谦报名参军南下后,经组织审查批准,1949年7月调济南参加山东省委南下干部培训班学习,9月17日培训结束后,中共山东分局和市民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在新中国诞生的晨曦中,徐相谦和他的山东南下干部战友们,告别了家中年迈的父母亲人和幼女、离开了挚爱的家乡和熟悉、稳定、和平的工作环境,以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大战役″,“将革命进行到底!“ 和解放西南7000万人民为己任, 和爱人刘玉英等350名山东分局选调的南下干部一起,参加了刘伯承、邓小平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任收容队长,随军南下踏上了解放大西南的8000里路的"小长征″。</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服务团队伍行军途中,南下干部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餐风露宿,天上敌机扫射轰炸、地上国民党反动派兵袭匪扰 ,翻崇山峻岭、越深谷沟壑、蚊叮重咬、瘴气肆虐、困难重重…… 行军途中徐相谦爱人、战友,1939年参加革命的沂蒙南下干部刘玉英在湖南湘潭不幸牺牲……</p><p class="ql-block"> 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书中的这张老照片,是1962年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院内拍的,当时,徐金六老人年迈离职休养后,因当年送独子参军南下,身边无人照顾,由中共临沂市党委和政府供养,并安排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管理处宿舍区的休养所公房居住。</p><p class="ql-block"> 1962年,92岁的徐金六老人病重,经组织批准,并征得老人同意,徐相谦从云南去北京开完会后,终于得以回家探亲,并拍下了亲人离别16年后的首次、首张、也是唯一一张家人 “团聚” 的″全家照″……</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徐金六老人逝世前和亲人的合影的最后一张照片,而此时,徐相谦的爱人刘玉英在南下行军途中牺牲,家中老母因思儿眷盼早己去世。徐金六老人为使在云南边疆工作的独子安心工作,在给独子的来信中″一向说:平安、很好、放心″! 至到老伴去世一年后,才写信告诉儿子,″并叮嘱儿子不要回来…… ″。</p><p class="ql-block"> 对于徐金六父亲的义举,儿子徐相谦虽能理解,但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他却难以释怀。在徐相谦晚年的回忆文章中他写道″……自母亲去世我都没能见上一面,深感内疚并深深地自责了我一生…… "。</p><p class="ql-block"> 1950年,南下干部刚到云南时,边疆兄弟民族浯言不通、习俗各异,贫穷落后,开展工作困难,徐金六老人在来信中叮嘱儿子″ 当县长要紧紧依靠本地干部、政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要时刻刻想着为人民办好事......",从未向儿子讲过任何困难,处处关心和支持儿子安心在云南边疆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中没有留下徐金六老人祖孙三代亲人分离16年间再团聚时她们的身影,只留下阴阳两隔天地间亲人永远的离别、…思念、悲伤和相伴他们一生的伤疼…… </p><p class="ql-block"> 这张珍藏家传五代的老照片,用她岁月镌刻在上面那一轮轮的深深印记,无声地向后人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史中,不忘初心使命,为人民谋独立、争解放,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搏命奋斗光辉历程的艰辛, 记录着 “ 家是最小国、国 是 千万家 “,共产党人和沂蒙老区人民“听党号令、忠党搏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 、向死而生、参军参战和勇跃支前” 厚重的家国情怀和执念的信仰,述说着一段十六年间,亲人生死离别,那一个个荣光和伤感的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老区人民参军参战、 积极支前和73年前,听党号令南下的12000多位沂蒙南下干部中,这样的动人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应该说每一个南下干部家中,都有一个令人感天动地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时光的流逝在静静地流淌……</p> <p class="ql-block">图 29,革命战争时期,临沭县历次规模参军情况统计表。</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沭县和整个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人民,积极参军参战,输送了大批兵源,保证了我军部队作战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两战″时期,仅有30万人口的临沭县,先后掀起了多次大参军运动,从1940年到1951年全县参军人数都超额完成,全县共有10000余人参军,2000余名烈士为中国革献出了宝贵生命。</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老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p> <p class="ql-block">图 30,临沭县拥军支前组织机构。</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自1940年,我党建立临沭县人民政权以来,到1949年,临沭县在各个时期都建立健全了各级支前组织机构,由县长带队挂帅,加强组织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各方力量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拥军优属、参军参战和勇跃支前,″一切为了前线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在著名的三大战役淮海战役战略决战中,敌我双方兵力为 80万对 60 万 ,我军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占优势,且战场式样复杂多变,但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决策指挥下,在沂蒙人民、鲁苏豫皖冀五省地方党组织、地方武装和543万支前人民支援下,我军将士英勇战斗、浴血奋战,终获全胜,共消灭和改编敌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p><p class="ql-block"> 据《 中共临沭党史大事记 》记载,″淮海战役″期间,临沭人民以″砸锅卖铁、支援淮海战役″的坚强决心,全力支前,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县委、县府及各部门干部全部参加支前指挥部工作。每区只留区委书记、文书和妇女主任3人主持工作,村内青壮年全部到前方支前,冒枪淋弹雨,忍风雪饥寒,随军出征,送给养弹药等物资和抢救我军伤员。全县老年、妇女、儿童在后方碾米磨面、做军鞋,昼夜不停。全县在大战设民站13处、粮站8处和担架团两个,前线沿途设有茶水站供我参战军民通往前线使用。全县常备民工5068人,动 用 运 粮 修 路等民工55000余人,支前小车1.67余万″,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战役″前线打胜战。</p><p class="ql-block"> 在65天,我军60余万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淮海战役″中,沂蒙革命老区地处前线,党政军民全力参战支前。据《临沂百年党史大事记》记载,″按照中共鲁中南区党委专门部署,辖区各地委设支前司令部,县设支前指挥部,区设支前站,村设支前生产委员会,每隔15公里设1民工站,7.5公里设1茶水站,还建立了支前工作队等机构,调配干部、充实人员。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鼓舞下,整个沂蒙军民掀起了支前热潮。大战期间,沂蒙老区滨海战略区出动支前民工57万余人,制办加工粮食1850万公斤,做军鞋60余万双 ″。沂蒙老区和鲁苏皖豫等革命根据地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 ″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推进了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老区,户户忙支前,村村有烈士,家家有" 红嫂",是当年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真实写照 !</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广为传颂的沂蒙″红嫂″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明德英;为开办″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80多个革命后代,全部长大成人,自家4个幼孩却因挨饿先后夭折的″沂蒙母亲″王焕于;支前英模″沂蒙六姐妹″ 张玉梅、伊廷珍 、公芳莲等一大批优秀妇女群体和优秀代表人物遍及沂蒙。 </p><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总人口420.23万,有121.56万人拥军支前, 平均3个多人就有一人支前,有 20.15万人参军,为国捐躯10.04万人,做军鞋515.76万双,做军衣222.33万件,碾米磨面近1.2亿斤,救护我伤员5.9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p><p class="ql-block"> 沂蒙老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百年党史中可歌可泣的史诗!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图31 ,1945年,临沭″北上″干部队挺进东北。</p><p class="ql-block"> ″北上南下 、投身报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挥师北上、抢占要地" !</p><p class="ql-block"> " 临沭干部北上"。1945年春后,中共滨海区党委从临沭等县先后几批抽调由临沭县长张云榭等1600余名干部北上滨北和临沂县等新解放区支援。</p><p class="ql-block"> 沂蒙老区和山东等革命根据地干部″北上" 。 1945 年抗战胜利后, 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的战略方针,遵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建立和巩固后方,发展壮大我军东北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战略要地,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积蓄力量,建立战略基地。为此,党中共决定调派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和侯补委员并组建所属干部团速进东北。 10月,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率山东6万主力部队、沂蒙老区和山东等老解放区地方干部6000多人从陆海几路北上东北,在建立东北根据地、野战军二线兵团和稳固后方,建立中国革命战略基地,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二), ″挺进中原、随军南下!南下!″</p><p class="ql-block"> 1947年,我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略反攻以来,1948年, 在沂蒙和山东各革命老区,按照党中央、中共华东局和中共山东分局部署,为协同己"挺进中原″ 我刘邓大军,完成开创中原解放区的战略任务,山东省鲁中南区党委所辖的滨海、鲁中、鲁南战略区和胶东战略区等山东老解放区党委,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从地方大量选调南下干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有5400人随军南下,″挺进中原″,配合我军部队开展战勤、建立政权、开辟新解放区工作。 </p><p class="ql-block"> 此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新中国!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捭阖纵横、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在筹调″干部南下"方面,从1949年初起,协同我军″百万雄师″渡江战役,党中央从沂蒙、山东和冀晋皖豫等老解放区革命根据地老干部中,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宁沪皖湘等新解放区城市大专院校青年学生、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中,多批次、大规模、成建制配套选调和组建南下干部参军入伍,随军南下,进军华中、华南、大西南和西藏等中国内陆,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为贯彻执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伟大决策和部署,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约有11000余人、胶东、渤海等整个山东老解放区先后有9个批次,″山东地区至少有40000余名干部随军南下。″ (《中共山东编年史》第六卷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5年版 第282 页 )。加上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山东籍转新解放区地方工作的干部和原山东所辖的冀鲁边区、苏北、豫北、津南等革命老区地方干部参军、随军南下的南下干部,山东老区共十万余人南下。山东老区南下干部,跟随我野战军南征前进的战斗步伐,到新区解放建政,建立、巩固人民共和国政权和新中国大厦基石,亲身参与、经历和见证了新中国的创立、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全国十几万南下干部们听从党的召唤,执念理想信念, 他们远离家乡,与父母亲人、妻子儿女,生离死别;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忠党搏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用汗水、鲜血、生命和毕生精力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南下地完成解放建政、恢复建立社会秩序、接收接管、征粮支前、保障民生、剿匪安民、肃清敌特、减租反霸、履行国家职能、社会运行管理和土地改革等任务,为中国革命、为党和人民、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大厦清基打夯、强根固基,为新中国的建立发展、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绩!</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自建党以来和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我党就十分重视根据地和政权建设,选调干部随军″南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胆略和历史经验,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一项政治战略选择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p><p class="ql-block"> (一),在政治上。 </p><p class="ql-block"> 南下干部随军前进,接管建政,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政治路线和政治战略目标,建立人民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和战略决择;是解放全中国 ,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和组成部分,为我党在政治上实现工作转变提供了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障。</p><p class="ql-block"> 一是,为″实现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奠定了开展工作的组织基础。在新解放区接管建政,建设、发展新中国,我党选调和培养大批量、多层次各类干部和各类人才随军南下,是在新解放区接管建政、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组织基础。</p><p class="ql-block"> 二是,为实现我党的工作重心的″两个转移″,提供了人员支撑和工作保障 。即:由我党过去工作重心主要是领导武装斗争,转移到领导政治、经济社会、国家职能的全面运行和管理; 由 我 党过去长期以广大农村为重点,″从农村包围城市",以领导农村革命为主,转移到领导城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并以城市为中心,占领城乡,管理城市和广大农村,为实现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工作重心的″两个转移"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提供了人员支撑和重要保障。 </p><p class="ql-block"> 三是,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建立统一的主权国家,粉碎了美英等国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十几下南下干部随军前进,在全国新解放区建立和巩固了千万个基层人民政权,为新中国大厦固本奠基,践行和实现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建立新中国 ″的伟大战略思想,粉碎了美英帝国主义和苏联等国、妄图为了他们自身的矛盾和国家利益,阻挠中国统一、要求中共"划江而治″,分裂中国、瓜分中国,从而掌控中国命运的政治目地。</p><p class="ql-block"> (二),在组织上。</p><p class="ql-block">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p><p class="ql-block"> 选调和组建干部南下,提高和改变了我党干部队伍思想、组织、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知识结构,为解放和建设发展新中国,迎接我国"一.五"建设计划等大规模发展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筹调和组建干部队伍″南下″,除上述在政治和组织方面为我党政治路线奠定了组织基础、人员支撑和工作保障外,在党的干部队伍思想和组织建设、干部人员结构和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和发展、治国理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我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迅速改变和提高干部队伍政治、思想、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干部队伍的人员组织结构,以适形势发展等重大问题,任务十分紧迫。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 , 早在1948年春,党中央在批转《东北局关于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就重申了全党必须认识知识分子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并视为 "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同年7月,党中央又发出《关了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及对新区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争取和使用知识分子是当前党的重大任务"。 9月,在著名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和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我党历史重要会议上,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迎接全国革命胜利,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结构变革,要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作出过明确指示。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中,就解放战争时期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干部参加革命的重大意义时 指出:" 他们不但在支援战争,开辟和接管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从他们当中培养了大众批治党治国的人材,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骨干"。(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第238页)。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党除分批组织在职干部进党校干校等地学习提高干部素质 外,还在筹调、组建南下干部队伍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各类专家和工程技术等人员进入革命队伍,改变我党干部文化和科技知识、人员组织结构。</p><p class="ql-block"> 如: 《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1921--1949)记载: "1949年4月山东大批干部南下。根据中央指示,4月29日山东分局抽调抽调干部22986人随军南下。济南华东大学学员近千人也南下参加新区工作″。</p><p class="ql-block"> 如: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叶飞司令员率我第三野战军十八兵团为解放福建筹备迅速南下,6月21日,上海市学联召开有 300 多所上海大中专院校师生参加的动员大会,7500余名师生报名南下,2300多人入伍, 平均年龄20.7岁,青年学生占53% ,改变和提高了入闽南下干部队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组织结构。</p><p class="ql-block"> 再如:1949年6月,组建的我军刘邓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等南下干部队伍,在人员结构上,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在西南服务团17000多人员队伍中,中共山东分局从老区等地选调、甄别、组建了由周贤任大队长、孙振华任政委的″山东南下干部大队(后编为"刘邓二野西南服务团干部六大队),还有华东支前委和许多青年学生。西南服务团南下队伍中,不仅有″大革命时期″入党的红军长征干部、鲁豫冀晋皖等革命根据地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南下老区干部,还有一万多名即大批南京、北平和宁沪杭、苏南皖南和华北等新解放区的青年学生,专家教授、研究生、工程师、大中专学生等知识分子;在各专业南下干部人员构成中还有公安、财税、金融、新闻出版邮电、贸易等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 。西南服务团队伍中 知识分子," 有的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老区干部带领下,他们走上各自岗位并迅速成长 " ,顺利完成了各项接管任务,较快地实现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为夺取解放大西南和全国革命的全面胜利,选调和组建南下干部随军南下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并在建国初期,快速恢复知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城市和1950年修建″成渝铁路″等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我国西南的中国电子工业基地和建设发展大西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西南服务团等南下干部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同志,在解放建政等工作中,得到锻炼成长,其中大多成为领导和工作骨干,肩负起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祖国南方诸省的历史责任和光荣 使命。</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选调南下干部队伍随军前进,实现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伟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加速和推动了中国解放战争和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巩固和稳定了新生人民共和国基层政权,奠定了人民共和国大厦基础,加速和推动了经济社会和新生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建设,巩固和维护了祖国边疆、海疆,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安宁和中国主权。</p> <p class="ql-block">图 32,挺进中原。 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批地方干部南下。</p><p class="ql-block"> 1947年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作出重要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我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我战略反攻的序幕,6月,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庚、谢富冶和陈毅、粟裕分别率部打到外线作战,三军呈″ 品 ″字形阵势,直逼敌后,拉开了中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大幕。</p><p class="ql-block"> 1948年2月,临沭县长汲书田、宣传部长沈青之、公安局长糕(卓) 绍南 带领100多名临沭干部、莒南县200多人干部与沂蒙及山东南下干部汇合进军中原,支援我军中原作战和建立大后方政权。</p><p class="ql-block"> 这在《中共百年临沂党史》 记载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属于我党笫一次选调地方干部随军南下,支援我军作战建政、巩固后方。</p> <p class="ql-block">图33,干部南下浙江。</p><p class="ql-block"> 《中共临沭党史大事记》上记载: 1949年3月,临沭县委书记王健英、高怀举等带队200人南下浙江。 </p><p class="ql-block"> 中共华东局从鲁中南沂蒙革命根据地等山东解放区抽调15000余名地方干部,组成三野华东南下干部纵队,随军南下解放浙江等解放区。</p><p class="ql-block"> 1949 年4月21日,我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天险后,迅速向江南的苏南、江浙、苏杭和上海等地进军,而江南长期以来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我党组织基础薄弱,大片国土被解放后,急需大批干部跟随我军挺进步伐在新解放区建立和巩固政权,开辟工作。</p><p class="ql-block"> 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调干南下、建立新解放区党和人民的政权组织和急需南下干部到新区接管建政、开展工作,问题十分迫切地摆在我党面前。 </p><p class="ql-block"> 其实,党中央未雨绸缪早就进行了战略部署和决策。</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8日,在我党第一次系统描绘建立新中国蓝图时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史称著名的″九月会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制定了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提出和部署了筹调干部随军南下问题。会后,中央下发了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通知》指出:"革命战争发展很快,而我们的干部供应甚感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夺取全国政权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 “ 随军前进,有秩序的管理新开辟的解放区 。 随后, 中央在1948年10月28日即发《关于准备五万三千干部的决议》对随军南下干部工作事先准备和部署。</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3日,我军"渡江战役"前,中央即发《中共中央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要求各地了解掌握南下干部准备情况。"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9年,全国革命胜利前,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务必”和“党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同时,毛泽东指出:“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为解决南下干部很不够用的问题,必须把210万野战军看成一个巨大的干部学校。” 并对干部南下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span></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随军干部南下的一系列指示,为我党在政治上迅速夺取、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完成新区各项政治、经济等接管建政工作,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人员保障。</p><p class="ql-block"> 在《临沂百年大事记》中记载:1949年 2月,沂蒙山区滨海、鲁南、鲁中战略区所在地中共鲁中南区党发出《关于执行华东局准备一万五千名干部外调任务的指示》,其中,确认″滨海区抽调1套地委级、7套县委级、70套分区委级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 </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从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和中原老解放区等地,抽调了53000余人南下干部,以区党委(或省委)为建制单位,分层级配套架子、随军南下,开辟建设新解放区。</p> <p class="ql-block">图34,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干部的决议》。</p><p class="ql-block"> 《决议》决定″从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和中原老解放区抽调53000名干部, 配套组成17个区党委架子,随军前进,到新解放的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开辟工作" 。这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为了建立新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高瞻远瞩地谋划筹调南下干部和随军南下的重要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p><p class="ql-block"> 194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后, 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干部的决议》对随军南下干部工作事先准备和部署。</p> <p class="ql-block"> 图 35, 听党号令,扎根西南。 </p><p class="ql-block"> 解放大西南,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中国内陆对国民党残存的宋希廉、胡宗南兵团等国民党残军和军统培训潜伏敌特、反动封建势力,发起的中国内陆″最后一次大战役″。 选调组建南下干部随军挺进大西南,是我党全局性的一次地方干部大规模、 成建制、大配备筹调随军前进行动的战略选择,也是建国前后,筹调组织干部随军南下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和最后的一个批次。</p><p class="ql-block"> 解放大西南随军前进的南下干部队伍主要有 : 随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第二野战军三兵团陈锡联司令员、谢富冶政委、政治部主任阎红彦,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庚等部入滇、川 和 西康等省市的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17000多人;随二野五兵团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进军贵州的二野″西进支队″和 “贵州干部队 ”9300多人;随 一野一部、贺龙司令员十八兵团和四野一部,由西北进军入川北、川西和西康省等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南下工作团15000人;随军挺进大西南南下干部总计约40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宁沪杭战役后,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部队丧失殆尽,残存兵力150万余人溃退西南、华南和台湾等地,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妄图利用西南的地理、政治、军事和毗临外国边境等条件,以宋希廉、和胡宗南兵团等90多万国民党残存主力部队为支撑,作最后的挣扎,蒋介石还亲自飞临重庆,并建立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临时首都",妄图建立与台湾相呼应的“西南反共基地”负隅顽抗。</p><p class="ql-block"> 大西南崇山峻岭,土匪众多,军阀割据,历来是中国封建军阀割据的典型,历史从来没有统一过,解放大西南工作复杂艰巨。解放西南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和工作的艰巨性,二野政委邓小平早在1949年9月20日,南京“西南服务团县团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西南在大陆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蒋介石妄图把西南作为复辟的基地。西南历来是中国封建军阀割据的典型,历史上西南从来没有统一过,封建势力比其他省分都大,大小封建头子都有武装。据说有一百万支枪,地方军阀有五十多万,土匪很多。地主、土匪、哥老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我们强大的敌人。在加上蒋介石在西南花了十一年精力建立的法西师统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担负的使命十分艰巨复杂。</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忆西南作战胜利后的决策》中曾论述:“开辟和接管西南新区,比普通军事斗争要复杂尖锐得多。军事胜利后,封建势力还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他们手中依然掌握大量武装,90多万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队尚待改造,30万土匪武装尚待清剿,七千万西南群众尚待发动,广大城乡的人民政权要我们去建立,破残的城乡经济要我们去恢复 ,几十万旧人员要我们包下来。总之,形势是严峻的,开辟和接管这场极其复杂的斗争,包括流血牺牲。"这些,在我各路大军和随军南下干部进军西南和解放初期的艰苦斗争中,得到了印证。</p><p class="ql-block"> 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征粮、剿匪、平暴、肃特反霸和金融等激烈斗争,成为新解放的西南地区新生人民政权与妄图垂死挣扎的敌人一次大较量。</p><p class="ql-block"> 但 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我党我军“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信心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决策部署下,在中共西南局、西南军区和各地方党委的领导指挥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分配到各地工作南下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同原地下党和地方武装、人民群众在我部队配合下坚决反击,经过近三年的流血牺牲和奋斗,政治、军事、民生、社秩序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取得了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 图34是:194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抽调3.8万干部问题给各中央局、分局的指示》,筹调地方南下干部,支援粤、滇、川、黔、宁、青等7省即将解放的新区后,中共山东鲁中南战略区党委,为响应中央号令,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央山东分局下发文件,选调组织随军解放大西南南下干部的文件(此原件存山东省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图36,1949年6月30日,中共山东分局鲁中南区党委下发《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沂蒙革命老区大规模、配套选调最后一批南下干部,随军解放大西南云贵川康藏等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在那硝烟未尽、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里,中国内陆除大西南、东南、西藏等几个区域尚未解放外,大部分省份己经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即将迎新中国的诞生。 </p><p class="ql-block">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 二野挺进大西南,三野进军东南,四野进军中南 ″ 。</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我军渡江战役解放了宁沪杭等地后,5月23日,中央军委立即电令二野: "目前主要任务是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干涉,应准备二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南进军"。 </p><p class="ql-block"> 1949年6 月 11日,党中央再次及时发出《关于准备三万八千干部的布置》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并提出了准备入滇黔川等地南下干部及筹调干部的来源等具体指示。中共华东局和各地中央分局、二野刘邓首长,为支援大西南战役和组建随军南下干部,即进一步开展准备工作,以解决解放大西南随军南下干部短缺问题,全军主力进军大西南。</p><p class="ql-block"> 山东沂蒙等革命老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1949年6月30日,中共山东分局鲁中南区党委下发《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在滨海、鲁中、鲁南、滨海等革命老区选调干部南下大西南。</p><p class="ql-block"> 据《山东省编年史》记载: 因多年筹调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在客观上,山东老解放区各革命根据地现存干部十分紧缺,有的县各级主要领导几乎全是新提干部,现存干部思想波动,也同时影响了各地开展工作。但沂蒙老区和山东党组织,仍坚定执行党中央决定,顾全大局,从″听党号令、解放全中国″全国大局出发,克服一切困难,在采取措施做好山东现存干部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筹调干部南下。</p><p class="ql-block"> 在《临沂百年大事记 1840.6--1949.9.》中记载: ″中共鲁中南党委规定 : 南下干部必须是政治立场坚定,身体状况良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按照自愿报名,组织考察批准的办法进行组织,分批次完成″。"好中选优″,组成地、县、区三级成套领导班子干部随军南下。</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30日,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在建国前,大规模、最后一批选调的这批沂蒙南下干部和山东各地、各有关单位选调的南下干部汇合,于7月29日集中到济南,参加山东省委培训班南下干部学校学习,培训结束后,9月17日, 中共山东分局举行了隆重的 欢送 大会,1949年9月24日,新中国诞生前,420名山东南下干部由济南 出 发, 到达徐州后,350人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六大队(干部大队),与从南京出发到达徐州的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会合南下,一部分干部调西南服务团川南支队和贵州干部队南下。</p><p class="ql-block"> 随二野进军的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 听党号令,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他们告别父母儿女和亲人,与家乡亲人生离死别;离开了老解放区早已硝烟散尽、和平安宁的故土;离开了上海、南京和北京等繁华安宁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开了熟悉的都市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和学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野战部队进军云南和川黔等地,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等各部跨越八个省、历时5个月,行军途中栉风沐雨、兵袭匪扰、疾病肆虐、越层峦叠嶂、翻高山越江河,行军8000里路的南下“小长征”,于1950年2月到达云南昆明。</p><p class="ql-block"> 随军前进的南下干部队伍,按接管序列紧跟野战部队进,"部队打到那里,南下干部就接管建政到那里;我军解放一座县城,他们就接管一座县城 “ 。 并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配合下,迅速全面、深入地在各解放新区展开各项工作,稳定和巩固社会秩序,广泛发动、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进人士,有序展开接管建政、征粮剿匪、肃特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改善和保障民生、发展和建设经济社会。并按照”城市接管 ”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步骤,在 政务、军事、后勤、房地产、财经、银行邮政、新闻通讯、广播电台、交通文教等国家机器和经济社会运行等领城,全面接管展开工作。在新解放区迅速地建立和巩固新中国新生人民政权的牢固根基,推进新解放区各地社会秩序、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的恢复、稳定、建设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至此,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和山东胶东、渤海等战略区党委政府,自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拉开我军战略反攻序幕后,首次选调南下干部随军参战,解放全中国以来,中共山东分局己连续多批次选调干部,约有11000多名沂蒙老区干部和9批次、4万多名山东南下干部随军南下,到浙豫湘闽粤和大西南等地新解放区开辟工作。 </p><p class="ql-block"> 67年后,在中共临沂市委的重视和领导下,中共临沂市党史研究室领导和同志们,在全国首次编撰出版《沂蒙南下干部》全套史书文献过程中,从山东省档案馆浩瀚史海中,找到了1949年6月30日印发的这份尘封了67年的《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等党的珍贵历史文献,揭开了这段尘封了67年的、山东革命老区坚决执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重大战略决策,选调干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鲜为人知的悬秘历史。 从沂蒙老区地方党组织和沂蒙人民听党号令、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参军参战,为解放全中国,破家保国,父送子、妻送郎、儿女送亲人,支援选调和组建南下干部队伍,随军解放全中国,深层、厚重的历史层面,展示了中共沂蒙地方党组织和沂蒙人民,为波澜壮阔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建立的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p><p class="ql-block"> 在沂蒙南下干部和闽浙湘等省干部南下的各解放新区,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征粮、剿匪、平暴、肃特反霸和金融等激烈斗争,成为新解放的西南地区等地新生人民政权与妄图垂死挣扎的敌人一次大较量。 </p><p class="ql-block"> 在斗争中,当面对牺牲,当死亡来临,西南服务团许多同志仍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无一人胆怯,无一人退缩,面对敌人的屠刀和子弹与敌人进行英勇战斗,其中许多同志终因寡不敌众,子弹打尽,仍冲向敌人与敌人搏斗,壮烈牺牲。 </p><p class="ql-block"> 西南服务团牺牲英烈们,没有倒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征途上; 没有倒在中国革命重要战略基地革命老根据地和家乡老解放区 " 两战时期" 14年的抗日战争和5年解放战争 的枪淋弹雨、烽火硝烟和南征北战中;没有倒在日冦和蒋匪敌占区我青年革命运动和人民反蒋斗争中被捕入狱后,敌人折磨迫害的酷刑刀枪中;华东支前司令部等3000多位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南下干部,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大决战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沪杭等战役时,英烈们没有倒在大战前线参军参战,在炮火硝烟的前线抢救和保护我军伤员中 ; 没有倒在率队参战万里支前,组织老区人民运弹运粮、转运伤员、铺路架桥的敌机轰炸扫射、兵袭匪扰等数年支前的多次著名战役中;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的英烈们却在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中,倒在了解放西南的征途上,倒在了土匪和叛军暴乱的屠刀和子弹下……</p><p class="ql-block"> 为民为国,为了新中国,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幸福及中国统一,南下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党搏命,流血牺牲,鞠躬尽瘁,为今天的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祖国的繁荣富强与和平安宁,奉献了他们的韶华青春、宝贵生命和整整的一生…… </p> <p class="ql-block">图37,展柜中的: 沂蒙南下干部(西南)部分人员 (15人)照片。</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为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号召″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华东支前司令部 3000人,中共山东分局选调的干部422人中、有350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17000余人南下干部随军挺进大西南;与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南下干部;一野十八兵团西北南下干部工作团等部和四野一部等南下干部,共约40000多名南下干部一起,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大西南,在中国内陆对国民党宋希廉、胡宗南兵团等残存军队实行″最后一个大战役″。</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党选调南下干部人数最多、也是大规模、配套成建制的最后一次选调干部南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中沂蒙南下干部(西南)部分人员分别是:</p><p class="ql-block">下排左起:</p><p class="ql-block">房永典: 山东苍山县人1939年入党1947年任 苍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山东省政府授一等功臣,1949 年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云南;1950年任中共华宁县委首任县委书记,后任中共云南省纪委委员,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纪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郭长儒:山东沂南县张庄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1月入党。历任村抗日自卫队队长,张庄区委书记,土山区区委书记。抗战胜利后,历任沂南县宣传部长,县委委员,沂南县县委书记。1949年南下,1950年2月到达昆明。历任中共云南省呈贡县委首任书记,思茅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处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高树梅:山东临沭人,1944年入党,南下四川</p><p class="ql-block">徐相谦:山东临沭人,1939年参加革命, 1940 年1月入党,1940年任临郯青抗营供给处主任,苍马办事处工作团队长等职。1942年5月至1944年3月任滨海区华东局文工团分队长,巡会区区委书记,临沭县蛟龙区区委书记等职。1944年4月任东海县办事处新民区区委书记。1946年5月任临沂县汤河区区委书记兼汤河大队教导员。1947年12月至1948年任中共新海连特委云台工委农会会长。1949年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云南,任收容队队长,1950年任中共云南省昆阳县委组织部部长,1951年任中共云南省路南县县长,宜良公安处处长等职,时任楚雄州监委委员、州检察院检察长等职;</p><p class="ql-block">盛文选:山东郯城人,1938年入党,南下云南</p><p class="ql-block">董丹修:山东沂水人,1938年入党,南下云南</p><p class="ql-block">薛汉鼎:山东莒南县人,1932年入党,1949年 参加西南服务团南下云南,曾任云南省曲 靖行署专员等职,″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文革后云南省委给予平反纠错;</p><p class="ql-block">上排左起:</p><p class="ql-block">王云:山东平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1949年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云南,1950年3月任云南晋宁县首任县长,同年6月任玉溪通海县委书记等职,时任云南省畜牧厅副厅长(正厅级主持工作)等职;</p><p class="ql-block">田兆祜:山东省莒南县朱芦镇人,1945年入党。1944年到日照县工商局工作,并参加滨海工商干训队学习,任班长。 1949年调山东省税务局任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政府曾二次授予一等功臣。1949年参加西南服务团南下云南。</p><p class="ql-block">刘荣轩:山东</p><p class="ql-block">米兆伦:山东费县人1943年入党南下后调云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邢继业烈士:山东沂南人1949年南下云南牺牲</b></p><p class="ql-block">孙振华:山东枣庄薛城区人,1938年入党,</p><p class="ql-block">1938年底,调任临郯费峄边联县委书记。 1939年秋,任峄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1941年初,任峄县县委书记兼运河支队政委。 1945年任麓水县县委书记。 1948年3月至8月在鲁南区党委工作团。尔后任济宁五区区委书记、工委书记。 1949年随军南下,任西南服务团云南六支队六大队(干部大队)政委。 </p><p class="ql-block">1950年起历任云南省玉溪地委委员,玉溪地区专员等职。</p><p class="ql-block">张明远:山东沂南人,1938年入党,1948年参 加支前,曾任华东支前司令部教导员等 职,南下四川后调云南;</p><p class="ql-block">李殿俊:山东苍山人,1939年入党,1949年南 下云南,1960年,政务册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任命书任铁道部昆明铁路局副局长 ;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威震敌胆的西南服务团沂蒙英雄邢继业烈士:</b></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沂蒙老区沂水县人,一个几代人的革命世家,父亲早逝,家中有一老母亲和一姐姐</p><p class="ql-block"> 1941年,邢继业16岁时参加了革命,并多次获奖,1945年20岁入党。1949年,响应党中央号召″解放大西南″积极报名南下,后组织考虑他家有老母亲,又是独子,南下云南山高路远,土匪横行、特务众多、南下工作地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十分薄弱,远不如早己解放和平安定的沂蒙革命老区工作和社会环境,危险性大,不让他南下。邢继业仍坚决报名南下,他说″……我决不当缩头乌龟″!坚决报名后,选调入西南服务团,1950年2月,经8000里行军到云南,3月,邢继业被任命为中共云南省峨山县委文玉区委书记,到任38天,为掩护战友,保护国家财产,在土匪暴动战斗中,手枪打坏,身负重伤,流血不止,仍操起身边铁棍,怒吼着冲向敌人进行搏斗,威震敌胆,但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年仅25岁。</p><p class="ql-block"> 邢继业牺牲、家中老母知道后,肝胆寸断,整日以泪洗面,夜嚎山村,哭声令人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 不久,老母亲因思儿心切、带着思念和衷伤,悲伤离世,留下姐姐一人在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38,毛泽东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干部、在指挥平暴土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中共云南通海县委书记张盾烈士签发烈士证。</p><p class="ql-block"> ″剿匪是中国解放战争的继续″。 </p><p class="ql-block"> 在政治和战争的国家层面上,马克思曾著名论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是手段,政治是目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中,必然要集中表现为夺取国家政权而斗争‘"。 随着我军各阶段军事战役胜利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在西南、在全国统治失败和政权丧失,敌人并不甘心失败。 从1950年1月至5月,西南各地国民党残存军队、特务、军统培训班的游击干部反动分子、和平解放时混入我党政队伍中暗藏敌人、起义后又叛变的国民党军警、散兵游勇、惯匪和反动封建势力内外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以抗粮抗税为号召,胁迫、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参加,四处发动反革命暴乱,猖狂反扑。 敌人组织"反共自救委员会″、"抗粮大队"等反动组织,攻占县城,捣毁区乡人民政府",残杀我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悬赏大洋要取我南下干部项上人头。 并与台湾蒋介石相呼应,叫嚣要"打倒共产党"、"反共复国“,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p><p class="ql-block"> " 整个西南地区参加暴乱土匪约百万之众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团史》团史编委会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 75页)。 有数千名我地方干部、战士和无辜群众被杀害,严重威胁着解放新区人民生产生活、新生人民政权和社会安宁稳定。 </p><p class="ql-block"> 我沂蒙老区、山东、各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南京、上海等解放新区参军的南下干部中,仅滇、川西南服务团中就有300多人在接管建政、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还有100多位南下干部牺牲烈士至今没有。找到;据贵州省《西进支队入干部名录》记载,″有700多名干部壮烈牺牲″。数千人民群众和地方干部战士被杀害,他们为西南人民的解放和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献出了宝贵生命! </p><p class="ql-block"> 李廉士烈士,老红军南下干部,1927入党,参加过长征,1949年响应党中央″解放大西南″的号召,不顾自身体弱多病爱人待产家中幼儿尚小等情况,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1949年行军途中 牺牲,是云南支队最早牺牲的烈士…… </p><p class="ql-block"> 刘玉英烈士,沂蒙莒南人,女,1939年12岁参加革命,因表现突出,1942年15岁入党, 1949年听党号令报名南下,选调到山东省委南下干部培训班培训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1949年, 在8000里路行军途中,在湖南湘潭不幸牺牲, 是西南服务团中最早牺牲的烈士 , 牺牲69年后,家中亲人才到她。 </p><p class="ql-block"> 张盾烈士,毛泽东主席签发烈士证,河北省束鹿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9年9月,选调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1950年随军解放云南后,3月,任中共云南通海县首任县委书记,后在指挥剿灭土匪和叛军暴动战斗中英勇牺牲。 </p><p class="ql-block"> 唐世俭烈士,毛泽东主席签发烈士证,江苏肖县人,优秀共青团员,1949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参加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表现出色,1950年到云南任我云南通海县政府征粮工作组长在土匪暴动战斗中牺牲,年仅19岁。 </p><p class="ql-block"> 李相庭烈士,沂蒙沂水县人,1946年入党,1948年,刚随支前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来不及回沂蒙家乡向待产的妻子、幼小的儿子和家中年迈的父母亲人告别,1949年又奉调西南服务团川东支队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大西南 。1950年到四川后,仼重庆市江津县政府财粮科长,土匪暴动时,为保卫粮食和国家财产,主动请缨到斗争一线,后在与敌人 战斗中而牺牲,葬于当地烈士陵园…… 李相廷的妻子并不知情,后在久盼丈夫南下始终未归和孝敬双亲、抚养幼孩等劳作的煎熬中早早逝去…… 留下了一双年少儿女,和一个死不瞑目的终身遗憾…… 40多年后,一双儿女碾转千里,才打听清楚父亲早 己牺牲。当儿女怀揣着母亲的诀别和思念,手捧着沂蒙的乡土和烈酒,第一次到四川江津看望和祭奠父亲时,出生后就未见过父亲女儿嚎泪如雨、震撼山野,手指己深深嵌入父亲的坟莹…… 今年清明,当李相廷烈士的孙子代表上了年纪的父亲和姑姑,年复—年的远赴千里祭奠爷爷时,英烈南下的时光已过去了72年…… 单臂斗匪英雄卞洪运烈士,沂蒙费县人, 1945年入党,参加八路军作战英勇,多次负伤,淮海战役前参加鲁南军区支前司令部,1949年随华东支前司令部3000名南下干部,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与妻子和父毌亲人生离死别后,南下四川万县,任凤仪乡征粮队长兼武装部长,1950年4月在千名土匪暴动与敌战斗中被敌砍掉左臂,仍单手勇斗土匪,后被杀害英勇牺牲,年仅28岁。烈士家中三代人走遍半个中国寻找亲人,后在媒体和热心人帮助下,60多年后才找到英雄…… </p><p class="ql-block"> 孤胆英雄宋传宝烈士,山东临沂郯城人,1940年入党,1949年参加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任中共云南省新平县委委员、县组织部部长,在平暴土匪战斗中后‘牺牲,年仅36岁,留在山东沂蒙老家的妻子和一双儿子中,现只留有一孤儿在山东老家度日…… 王启勋烈士,山东烟台人,1941年入党,曾任地委组织部党支部书记, 1949年参加云南支队南下,1950年到云南后,任我易门县县长,在指挥平暴动土匪战斗中牺牲 ,39岁; 韩发孔烈士,山东寿光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9年南下四川,1950年任中共酉阳地委工作队长,在土匪暴动战斗中牺牲,年仅36岁;1939年参加革命的我四川省川东万县副县长韩广民,在土匪暴动战斗中牺牲 ;李鸿昌烈士,山东沂蒙老区莱芜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20岁入党,1949年选调省委南下干部干校学习,后参加云南支队六大队南下,后任中共云南江川县台桥区委书记,1950年5月,在平暴土匪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中共云南峨山县委组织部长南下干部张逸民,山东莱州人,1942年入党,在平暴战斗中牺牲,年仅30岁; 康阜,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1949年随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解放大西南南下贵州,后任黔东南锦屏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等,1950年3月,在土匪暴动战斗中牺牲,年仅30岁。 宁沪参加云南支队南下的大、中学生总指挥董俊松、大中学生参军的优秀青 年等90名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干部,在南下行军途中和土匪暴动战斗中, 寡不敌众、子弹打尽,枪械打坏,仍英勇战斗,光荣牺牲…… </p><p class="ql-block"> 由于阶级斗争的本质属性和敌人失去政权不甘失败的凶残反扑等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加之我干部南下地方没有如山东沂蒙革命根据地等老解放区那样,在长期对敌斗争中党政军与广大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政治氛围、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征粮剿匪、肃特反霸等工作中,我南下干部和数千名人民群众被杀害,损失粮食等国家财产和大批物资。 </p><p class="ql-block"> 在土匪暴动中,敌人抓住我党政军干部战士后," 采用毒刑拷打后,再削鼻、挖眼、割舌、剥皮、掏心、沉潭、扔进天坑、活埋、火烧,肢解,刀挖肛门拉出肠子拴在弯下树上反弹后将我南下干部肠子活活拉出等极其凶残手段,残杀我党政军人员 "。在解放建政、征粮剿匪平暴和肃特反霸中壮烈牺牲的西南服务团烈士,"还有相当一部分烈士长期不为人知,至今尸骨无觅”没有找到。我军民牺牲和遭杀害上千人,人民和国家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p><p class="ql-block"> 征粮、剿匪、平暴、肃特反霸、土地改革等条战线上尖锐、激烈斗争,成为新解放的西南地区新生人民政权与妄图垂死挣扎的敌人一次大较量 。 在斗争中,当面对牺牲,当死亡来临,各地南下干部们仍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无一人胆怯,无一人退缩,面对敌人的屠刀和子弹与敌人进行英勇战斗,其中许多同志终因寡不敌众,子弹打尽,仍冲向敌人与敌人搏斗,壮烈牺牲! </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大西南中,1949年11月1日,我军发起"西南战役",整个战役历时57天。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0个兵团部、49个军部、133个师共计93 万余人。这是中国战争史上我军歼敌最多的作战,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解放了西南的全面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据守西南卷士重来的妄想。1950年后,我军又发起的滇南战役等战役,并对云南和大西南进行重点剿匪。 </p><p class="ql-block"> 在党中央、中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和地方党委一元化的领导下,我党政军民运用正确方针,经围剿、会剿全部肃清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和西南地区长期存在的匪患。‘据西南军区记载,在滇川黔康(当时设西康省)和重庆市 : ″至1950年底,共消灭土匪961322人"。</p><p class="ql-block"> 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负隅顽抗,在大陆建立西南反共基地的企图。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保障民生,稳定祖国边疆,发展建设西南奠定了和平、稳定和安宁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基础。</p> <p class="ql-block">图 39,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中的沂蒙南下后代薛强华纪念文章《南下婴儿″小火车″》。</p><p class="ql-block"> 在2017年,中共临沂市委党史办在全国首次编撰出版的《沂蒙南下干部》全套史书典籍中,一篇回忆纪念文章《南下婴儿 ″小火车″ 》深深地感动了人们。 </p><p class="ql-block"> 这是1949年7月,党中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鲁中南战略区党委从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山东等老解放区,选调南下干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干部配套建制最全的一批随军南下 ,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调干南下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中的一个动人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文章是当年选调的沂蒙老区南下干部、中共沂南县委书记郭长儒和薛新民夫妇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留守处行军途中,南下干部薛新民在途中产下的女儿,70多年后,女儿薛强华为你讲述自己《南下婴儿″小火车″》的故事,文章从南下妈妈在火车上生下她,到带着婴儿千行军、送医抢救、喂养呵护和痛爱幼女的动人故事。颂扬了南下干部执念信仰、听党指挥、舍身为民的赤胆忠心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歌颂了世界上伟大之爱一一慈母大爱的人间深情。</p><p class="ql-block">(全文可见: 2017年中共临沂市委党史办历时两年寻访收集、整理出版的《沂蒙南下干部》;全国大型红色网站"烽火hemo"等)</p> <p class="ql-block">图40, 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中的沂蒙南下干部李殿俊和王兴碧夫妇合影、和1960年周恩来总理签发南下干部李殿俊的一张珍贵任命书。 </p> <p class="ql-block">图41,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中的南下干部(西南)部分人员中,周恩来总理签发的铁道部昆明铁路局副局长李殿俊任命书。</p><p class="ql-block"> 李殿俊:山东苍山人,1939年2月入党,曾任临郯青救会青抗中队副队长、鲁南三地委组织部巡视员、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公安局副局长,益都公安局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云南。任公安局长、1960年9月,周恩来总理签发李殿俊任命书任铁道部昆明铁路局副局长</p> <p class="ql-block">图42,沂蒙支前纪念馆展柜中南下干部后代徐瑞云为你讲述的《沂蒙南下宝宝》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拂去历史的尘埃,时光回到 73年前,中国解放战争末期,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部署, 1949年9月至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随军南下8000里的行军途中,南下女干部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南下女干部和南下妈妈群体″,她们大多是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山东老区、冀豫晋皖等革命老区选调的南下干部;她们大多是1937年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两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区选调干部,此时,身为各级领导干部,她们战友+丈夫己带行军大部队前行,而她们是留守处中一支特殊的南下行军队伍群体。 </p><p class="ql-block"> 在南下妈妈群体中,她们有的是出发前就已怀孕数月,有的是即将临产、有的是因为南下时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留在老家,而把幼童带在身边,全家人一起南下……</p><p class="ql-block"> 这些革命根据地老区等地选调的南下女干部、参军后随军南下行军的妈妈们,和那些被妈妈带在身边“全家南下“、行军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南下战士”们,这些南下干部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8000里艰难的行军途中,历经千难万险等重重困难,行军一年多,到达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地,为人民和祖国边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了终身。</p><p class="ql-block"> 70多年后,这群当年跟随妈妈行军、南下干部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在追寻父母南下印记,纪念西南服务团成立70周年和云南解放纪念日里,几十位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p><p class="ql-block">″南下宝宝"重新集合,聆听沂蒙南下干部、扬月华、牟秀春等南下妈妈讲述 ″哪过去的故事″…… 再次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伟大、坚强和为国为民的初心、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感恩慈母的大爱和抚育深情……</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孕妇和产妇们是幸福的,从孕期的定期产检、保胎到产前休息,她们享受着无微不致的关和呵护。而在73年前的解放战争末期,从山东、河北等老解放区选调和组建的南下干部行军队伍中,在历经一年的8000里路上行军的″南下妈妈"们,是怎样挺过来、走过来的…… </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支队沂蒙"南下妈妈″牟秀春阿姨的讲述中,我们得知: 这支南下特殊群体的妈妈在行军途中 “……腰间挎着手枪、水壶,身前挂着口粮和背包等,晾晒着孩子行军途中需及时更换、不能少的尿布,身后背着他们幼童,艰难行军……″,</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大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当时设西康省)等地南下行军的8000里征途中,她们栉风沐雨、歺风露宿、翻越无数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深谷沟壑,渡过湖泊河流、急流险滩,途中敌特破坏、兵袭匪扰、蚊叮虫咬、疫瘴流行,困难万千……</p><p class="ql-block"> 《沂蒙南下宝宝》为我们讲述了,共产党人对人民和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充分展现了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一慈母大爱……</p><p class="ql-block"> (全文可见 : 2017年中共临沂市委党史办历时两年寻访收集、整理出版的《沂蒙南下干部》;2022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办公厅主管、《联合日报》社主办的《春秋》山东南下干部专刋;全国大型红色网站"烽火hemo"等)</p> <p class="ql-block">图43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妈妈马昭霞(前排右二)和南下妈妈们带着南下征途中的幼童、及行军路上出生的部分“南下宝宝”们,历尽艰难,行军到达云南解放建政,为解放大西南,为新中国奠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9年至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随军南下8000里行军途中,南下女干部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南下女干部和南下妈妈群体″,她们大多是沂蒙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山东老区、冀豫晋皖等革命老区选调的南下干部;她们大多是1937年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两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区选调干部;大多是或将自己幼小孩子托付老家亲人照看后,跟随身为领导干部的战友+丈夫″全家南下″,或是孕妇产妇也随夫南下、或是随身带着自已幼童随夫同行南下,此时,身为各级领导干部,她们战友+丈夫己带行军大部队前行,而她们是留守处中一支特殊的南下行军队伍群体。</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服务团湖南留守处随队朱永和 军医的革命回忆录书中,我们看到这样记载: ″……这些参加南下的女干部,许多是孕妇或产妇,她们大多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区女干部,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争,她们身体极度虚弱,但她们是国家宝贵的革命财富,要认真保护好她们,我感到责任重大……″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不敢想像,73年前,这些革命根据地老区等地选调的南下女干部、参军后随军南下的妈妈们,那些被妈妈爸爸带在身边“全家南下“、行军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南下战士”们,这些南下干部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8000里艰难的行军途中,是怎样挺过来、走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支队沂蒙"南下妈妈″牟秀春阿姨的讲述中,我们得知: 这支南下特殊群体的妈妈在行军途中是这样行军的 , “……在腰间挎着手枪、水壶,身前挂着口粮和挎包里的随身用品等,晾晒着孩子行军途中需及时更换、不能少的尿布,身后背着他们幼童,艰难行军……″</p><p class="ql-block"> 在随西南服务团湖南留守处南下行军的露宿处,″……唯一的一顶小蚊帐中,几个″南下宝宝″挤睡在当中,妈妈们围睡在周围,蚊虫肆虐、刮风下雨,常常是夜里惊醒后妈妈们己泡在水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难以想像,特别是部队行军进入湘西崇山峻岭和云贵高原后,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湖南和云贵高原行军途中;在风高浪急中船渡江河湖泊中;在翻越贵州著名的″抗战生命线″ 滇缅公路”二十四拐 ”高山 和中国地理标志性大山″上山90里、下山133里 ″ 的湖南雪峰山等崇山峻岭, 高山峡谷中;在8000里行军路上,餐风露宿、栉雨沐风、走过河流山川、翻越崇山峻岭、历尽南方丛林瘴气和疫情、遭受兵袭匪扰、敌特破坏,完成南下“小长征”(邓小平概括)行军征途的…… </p><p class="ql-block"> 在 “ 南下行军途中, 土匪、特务等敌人见解放军就杀,敌人猖狂叫嚣, 一颗南下干部的人头值300块大洋…… “,</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被土匪或国民党残兵和敌特抓住,我们想好了最后的子弹要先开枪打死孩子,然后打死自己, 绝不能被敌人抓住!“</p><p class="ql-block"> 在″听妈妈讲哪过去的故事″里,沂蒙南下干部牟秀春妈妈讲述73年前,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干部南下往事中,我们常常忍不住泪湿粘襟、久久难以平静…… </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们在烽火home全国大型红色网,读到了1949年,时任沂蒙老区沂南县委书记郭长儒、薛新民,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南下夫妇的女儿薛强民的追忆纪念文章《南下婴儿" 小火车 ″ 》(此文现展于临沭县朱村″沂蒙纪念馆里),文中这样记载了慈母的伟大和南下干部听党召喚,为民为国的赤胆忠心、坚定信念和南下行军路上的艰辛 ……</p><p class="ql-block"> …… 1950年4月17日,在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干部六大队行军途中,在火车的闷罐车里,妈妈薛新民感到阵阵疼痛," …… 还来不及下车,我就生下来了,所以就获得了众位南下阿姨给起的“小火车”这个小名。我也身为人母,试想母亲当时的情况:一没有消毒的产床,二无正式医生,那是多危险啊 ″ ; ″…… 到达贵阳后,部队休整几天,组织上按规定给生了孩子的母亲发了伍角钱的津贴,在整个月子中母亲顿顿都是白菜、萝卜泡饭、没能吃上一个鸡蛋、一块肉、一口红糖水,但这时母亲还是舍不得给自己加营养,用仅有的伍角钱给我买了一双小红皮鞋,一直穿到了一岁多。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我将铭记终生……″</p><p class="ql-block"> 2017年,中共临沂市委党史办在全国首次出版《沂蒙南下干部》全套史书典籍中,批露了这些70多年前,鲜为人知的党史、中国革史和新中国史……</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行军途中,1949年9月一1950年南下行军中出生和出发带着的部分沂蒙“南下宝宝“,有的是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失而复得″,从战场上被南下妈妈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孩子";有的因南下妈妈在8000里行军途中身体虚弱、疲惫不能很好休息,加上极度缺乏营养,″南下宝宝″身体留下终身残疾;有的途中不幸夭折…… </p><p class="ql-block"> …… 在船渡湖南洞庭湖时,因行军路上条件困难、险恶,一位南下妈妈产下的一对双胞胎男婴不幸夭折,当战友们要从妈妈怀中抱走孩子幼小遗体就地掩埋时,这位南下妈妈紧紧地抱住孩子不放,久久不愿松手……嚎哭声声,令我揪心落泪……</p><p class="ql-block"> 这些沂蒙革命根据地和山东等老区南下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远行千里,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不忘自己的″根"和″血脉″,为他(她)们起的名字里,大都深含着父母对山东等省革命老区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深深地眷恋……</p><p class="ql-block"> 这些行军途中诞生的″南下宝宝″们名字大多叫"鲁桂"(房兴,妈妈仼玉荣、山东苍山人,孩子在南下云南行军中的广西桂林途中出生);鲁玲(妈妈牟秀春、山东沂蒙日照人);马鲁生(妈妈陈明英、山东人);贾湘江(妈妈白惠琴、 山东人);″小火车"薛强华(妈妈薛新民、山东沂南人,孩子在南下云南南下行军途中的火车上出生);″小八路"吴新元(妈妈吴鲁民、山东人) ; ″鲁黔 ″ ( 父亲翟宪文 父母山东齐河人、随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南下贵州)……</p><p class="ql-block"> 目前,仅云南南下干部后代,就初步收集到20多位南下父母在行军途中出生的"南下宝宝″,他们经历和见证了身为中国共产党人″南下妈妈"的伟大、慈爱、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建立新中国的不易;见证了南下干部和所有革命前辈为民为国,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图 44,历史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12000多名沂蒙革命根据地干部和十万山东老区干部、十多万冀豫皖苏北晋老区等地干部 ″北上南下",革命前辈和老区人民, 听党号令、在″北上南下″ 的各目地地为了人民、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1949 年末一1950年,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和指挥下,解放大西南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我军二野全部主力部队、一野和四野一部,几十万野战部队将士和地方武装, 还在″西南战役″、滇南战役、西昌等战役和剿匪肃特等战斗中,围歼蒋军宋希廉、胡宗南兵团、内地逃窜西南残敌和剿匪肃特中与敌人进行中国内陆的″最后一个大战役",我们的战士还在流血牺牲……</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在新中国诞生的晨曦中,1949年9月27日,为了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和第二野战军前委,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国家机关、各各革命老区、各解放新区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奉调选调的华东支前司令部和中共山东分局南下干部、沪宁等城市新组建的第二野战军17000多名"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二野五兵团″入黔西进支队"和一野十八兵团和四野一部的″ 西北南下干部团″ 等、随军挺进大西南黔滇川等省的40000多名进军大西南南下干部们;西南、湖北、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新解放区数万名南下干部们;听党号令、流血牺牲,奋战各地新解放区, 用他们的韶华青春和生命在新区接管建政、征粮剿匪、肃特反霸、退租减押、土地改革和在城市经济、金融等尖锐、激烈、复杂和残酷斗争第一线与敌人搏杀,正在与暴动土匪、潜伏蒋特、起义后又″反水″当叛军 、反动封建势力等作殊死的战斗,他们用热血、青春和宝贵生命镌刻着人生最壮丽的画卷!为人民共和国奠基!</p><p class="ql-block"> 历史𣎴会忘记,在党领导下,″两战时期",沂蒙根据地420人口中的120万支前人民,平均三个多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支前。鲁苏北皖豫冀五省 543万淮海战役支前人民,会同华北华东的鲁苏北皖豫冀晋等革命根据地地方党组织、数百万人民、地方武装用小车、用木船、用肩挑人杠、用鲜血和生命,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战推进了胜利!把中国革命推过了长江、推进了新中国!数万参战将士、数万支前人民和十多万沂蒙将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百年非凡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化中国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拋头颅、洒热血, 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我党十三 位″一.大"代 表和″一.大″时期的58位共产党员中,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邓恩铭和陈谭秋等英勇牺牲;彭湃、陈延年、张太雷、肖楚女等革命先驱英勇牺牲。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院院长常青山撰文介绍,自1921 年我党建党以来一一1949年,仅有名可查的中国共产党员就 有350多万人英勇牺牲。在八年抗战中,我国有3700多万人伤亡 ,他们为人民、为新中国 、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 流净了最后一滴血! </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1949年10月,党领导人民开天辟地的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中华民族外遭欺凌曲辱、内受压迫剥削和奴役,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殖民地、半殖民社会、官僚资本和地主等阶级的残酷剥削压榨, 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从此,中华民族站立在世界东方,从此,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 !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p><p class="ql-block"> 1949年末一 1950年,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中,在解放大西南的历史进程中,我沂蒙根据地、山东革命老区、各老区革命根据地和南京、上海等解放新区参军的南下干部中,仅滇、川西南服务团中就有300多人在接管建政、征粮剿匪、肃特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斗争中英勇牺牲,还有100多位南下干部牺牲烈士至今没有找到;据贵州省《西进支队入干部名录》记载,″有700多名干部壮烈牺牲″。有数千我军野战部队将士在″西南战役″等作战中英勇牺牲;数万人民群众和地方干部战士在大西南解放建政和征粮剿匪中被暴动土匪杀害,他们为西南7000万人民的解放,为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征粮、剿匪、平暴、肃特反霸、减租退押和经济、金融等激烈斗争,成为西南地区新解放区和浙江、福建、湖南等我南下干部到达地新生人民政权与妄图垂死挣扎的敌人一次大较量、大搏杀。 </p><p class="ql-block"> 在斗争中,当面对牺牲,当死亡来临,西南服务团等地南下干部许 多同志仍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无一人胆怯,无一人退缩,面对凶残敌人的屠刀和子弹与敌人进行英勇战斗,其中许多同志终因寡不敌众,子弹打尽,枪械打坏,仍冲向敌人与敌人搏斗,壮烈牺牲…… </p><p class="ql-block"> 革命老区奉调的鲁冀豫皖等地南下干部,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两战″硝烟战火后,他们的家乡早己解放,故乡富庶、本己早享和平、远离了战争,在家乡与亲人团聚,幸福地工作和生活。但只要人民需要,只要党中央召唤,他们就会听令集结,告别了父母、离别了妻子儿女,与亲人生离死别,舍小家顾国家、舍生命为人民!"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义无反顾,南下南下!为了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奔向南下新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南下干部中牺牲英雄烈士们,没有倒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上 ; 没有倒在中国革命重要战略基地、革命老根据地和家乡老解放区 " 两战时期" 12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的枪淋弹雨和南征北战中;</p><p class="ql-block">没有倒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战前,人民参军参战,冒死支前,在炮火硝烟的战场前线抢救和保护我军伤员中 ; 没有倒在率队参战、万里支前,组织老区人民运弹运粮、战场抢运转运伤员、铺路架桥的敌机轰炸扫射、兵袭匪扰等数次支前的大战中;没有倒在日冦和蒋匪敌占区革命运动和人民反蒋斗争中被捕入狱后、敌人折磨迫害的酷刑和刀枪中 ……</p><p class="ql-block"> 西南服务团和鲁冀豫晋苏北皖等地南下干部的英烈们却在新中国建立的曙光中,倒在了南下目的地的行军的征途上,倒在了土匪和叛军暴乱的屠刀和子弹下……</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主席为南下干部签发的烈证中,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江苏肖县籍南下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唐世俭烈士,被土匪暴动杀害牺牲时,才19岁;毛泽东为他签发烈士证的云南支队河北籍南下干部,中共云南 新平县委书记张盾烈士,1938年入党,在指挥平暴土匪战斗中牺牲,年仅 28岁,这距烈士南下到任才30 多天;在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最早牺牲在南下行军途中的沂蒙莒南籍女南下干部刘玉英烈士,1939年 12 岁参加革命,1942入党 ,1949年9月27日,在省委南下干部培训班结业后从山东济南出发南下,在行军40多天后,还没有走到她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南下地,就在行军途中湖湘潭牺牲;云南支队山东烟台籍南下干部、中共云南易门县县长王启勋烈士,1941年入党,在指挥平叛平暴土匪战斗中牺牲, 39岁, 南下云南才30多天;沂蒙沂水籍南下干部、中共云南 峨山县文玉区委书记邢继业,1941年16岁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在与暴动土匪博杀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南下云南后到任才 38天;沂蒙沂水籍南下干部、中共四川省江津县委财粮科科长李相庭烈士,1946年入党,在主动请缨、临危受命平暴土匪战斗中牺牲,年仅26 岁,南下到任才30多天……</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大西南和闽浙湘鄂等地接管建政、征粮剿匪、肃特反霸等政治、军事和经济金融战线上,我人民解放军野战军、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闽浙湘鄂等地南下干部、我地方党政军人员中,数千英烈为民为国英勇奋斗,献出了他们年青宝贵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远离家乡和父母亲人的南下地和祖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的红土地上,他们虽死犹生,忠魂不泯,烈士的英雄事迹永远教育和激励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记住,英烈就永远活着!″</p><p class="ql-block"> 中华已无恙 , 英雄耀中华!</p><p class="ql-block"> 一个英雄辈出和崇敬英雄的民族,一定充满了自信、自強!一个不尊重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遗忘和贬低英雄的民族是可耻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天地英雄气 、浩然是″国魂"!</p><p class="ql-block"> 我们缅怀先烈、纪念先烈!我们致敬英雄, 追忆英雄! 就是在敬仰、颂扬烈士和英雄, 警醒世人记住烈士和英雄,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传承弘扬他们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就是让英雄永驻我心,代代传颂!代代学习!就是慎终追远、培固国家和民族的根,传承弘扬中华的魂!</p><p class="ql-block"> " 剿匪是解放战争的继续 " ! </p><p class="ql-block"> 在大西南解放新区和闽浙鄂湘等南下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顽固的封建势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国民党潜伏特务、土匪、起义后又″反水″的叛军、蒋军残兵和反动封建势力等敌人相勾结,乘我野战军主力远行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之际,利用我们在解放新区合理征收″军需民用″粮食的机会,四处蛊惑扇动不明真相的农村群众,在解放新区广大县城乡村,四处发动政治土匪暴动,残忍杀害我南下干部、军人和人民群众,攻城抢粮、杀人放火;在城市利用银元货币、粮食煤炭等金融、经济、民生和工业复工等急需用品,向我解放新区党组织和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疯狂反扑。</p><p class="ql-block"> 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全国闽浙鄂湘等我军南下地解放新区党委和部队,及时作出部署,将刚结束战役的我野战部队派往各地协同剿匪。在各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下,制定贯彻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迅速平息了暴乱。在大西南,后来又组织多次对几省交界残匪会剿,"经过军民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剿匪斗争的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大西南," 至1950年底止,共消灭土匪961322人。其中云南62204人,贵州213003人,川南293208,川东193095人川西83775人,川北80442人,西康35595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团史》 1995年版 第76页)。稳定祖国边疆,发展建设西南奠定了和平、稳定和安宁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基础。 </p><p class="ql-block"> 征粮剿匪的彻底胜利,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保障民生、稳固新中国大厦根基的必要保证。它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为后来解放新区广大农村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和闽浙鄂1湘等地南下干部们,听党号令、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革命前辈坚定信仰信念,用血汗和生命践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推动和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祖国边疆的和平安宁和中国主权。</p><p class="ql-block">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p><p class="ql-block">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千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前辈和仁人志士的无私奉献、流血牺牲,创业奠基和建设发展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 就没有今天国家无恙、人民幸福、安居乐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忘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创建的伟大辉煌的事业;我们不忘历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学史明礼、学史增信;我们不忘初心,弘扬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前辈精神,首先要了解初心、了解革命前辈历史轨迹和英雄事迹,才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初心,让革命前辈和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红旗,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永远飘扬,在新时代中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梦圆中华! </p> <p class="ql-block">图45, 2021年2月20 日,党史学习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p><p class="ql-block"> 为认真开展好、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p><p class="ql-block">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解放战争年代,选调南下干部随野战军挺进,到新区解放建政,为建立新中国筑基固本,发展、建设经济社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职能,是我党百年奋斗中的一𠆤重要历史阶段的战略选择,南下干部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目标和任务提供了组织基础和支撑保障,推动和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程进程,加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倒蒋介石"!"将革命进行到"!建立新中国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南下干部是中共党史璀璨星空群星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党史。在2016年,经中共临沂市委批准立项,历时二年,山东临沂市党史办在全国首次编撰出版了《沂蒙南下干部》全套史书典籍,书中这样记载: ……由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各中共中央分局、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等相关机构和部门奉调选调南下干部时间紧、任务重,南下干部选调地和南下干部达到地,均无全面、系统的南下干部人员名册和史料可查,使南下干部的这段珍贵党史,长期被淹没在中国革命的浩瀚史海中,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力亲为和重视,随着党史学习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发展、挖掘、抢救和收集整理,南下干部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奉献牺牲和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逐渐披露社会,被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社会中的庚续发展革命前辈精神。</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我们了解和学习干部南下精神和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等历史,为在新时代中传承弘扬和发展好革命前辈的红色精神,创造了积极的社会环境条件、政治和社会氛围。 党中央还在全党、全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和工作。</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p><p class="ql-block"> 在党的" 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梦想启航的地方,从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望志路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沂蒙山,大江上下、东西南北,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了中国革命和我党重要的红色根据地,有的红色纪念地还去过多次,并发出一系列重要指示。</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流血牺牲、顽强拼搏、、鞠躬尽瘁、不懈奋斗,形成和构筑起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一代人又一代人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的鼓舞、激励和指引下,不忘初心使命、担当历史责任,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为国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流血牺牲,为新中国奠基立业,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新时代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奉献、赤胆忠心、鞠躬尽瘁,创造辉煌、开辟未来走过了一百年。 </p><p class="ql-block"> 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从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拉开我军战略反攻序幕后,党中央第一次从革命老区选调干部南下中原,支援创建根据地以来,到1949年7月,几十万地方干部参军随军南下,会同我野战部队南下转地方、当地地方等干部到新区解放建政、接收接管,开辟工作,十几万南下干部听党召唤,流血牺牲,为推动和加速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p><p class="ql-block"> 同时, 南下干部创立了中国革命特定历史阶段我党干部南下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下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听党号令、牢记使命、执念信仰、舍家为国、忠党搏命、不怕牺牲、鞠躬尽瘁、向死而生"。 </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从内涵和外涵上归纳概括干部南下精神,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听党号令一一是南下精神的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牢记使命一一是南下精神的根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忠党搏命一一是南下精神的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不怕牺牲一一是南下精神的品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无私奉献一一是南下精神的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几十万南下干部听党召唤、奉献牺牲,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所创立的″ 南下精神 ″ 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特定阶段、南下干部队伍中以共产党人为主体、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他是鼓舞、激励南下干部为民为国、忠党搏命、不怕流血牺牲、鞠躬尽瘁和奉献终身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图46,短视频: 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局、济南 ″ 山东老战士广场管委"策划、主办,云南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后代参加的″云南南下干部纪念碑",在济南山东老战士广场落成揭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听令下江南 、 情系桑梓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忠魂回家乡 、 英灵归故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2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追忆、崇敬73年前,为中国革命,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解放全中国"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山东人民和山东老战士,</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局、济南 ″ 山东老战士广场管委 " 策划、主办,云南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后代参加的″云南南下干部纪念碑",在济南山东老战士广场隆重、庄严的揭幕仪式中落成。</span></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落成,充分体现着中共山东省委、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局和山东省老战士广场管委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党、对人民、对73年前,听党召唤、忠党搏命、为解放全中国而破家建国十多万山东籍南下干部和几十万南下后代和亲人的牵挂、关心和厚爱。</p><p class="ql-block"> 三个月…… 20天…… 在这几组神奇、神速和令人想不到数字后面,厚植着山东省委省政府对 南下革命山东籍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和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在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局、山东省老战士广场管委和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日夜兼程、加班加点工作下,用了不到3 个月时间,收集、核对整理了73年前,6 3 1名云南省山东南下干部个人资料信息,完成了一般情况下需用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局等用了不到20 天 时间核对、印证、整理和电脑录入山东南下云南干部个人资料,完成了备料、刻碑、施工、筹备纪念碑揭幕典礼和祭奠南下干 部 等一糸列工作和巨大工程量, 在2022年 </p><p class="ql-block">" 七 .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之际,恭迎千里之外的631位山东南下云南干部 "忠魂回家乡 、英灵归故里″ !在全国引起不小轰动,令数万南下干部、亲人和后代深受感动,也还了南下前辈和后代亲人的多年宿愿。 <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参加解放全中国的山东各主力部队和听党号令南下解放建政的福建省、浙江省等地南下干部和山东籍的数万名老战士刻名纪念碑及红色革命事迹展览馆,也都在济南相继落成建立。 使社会世人了解初心、学习初心,弘扬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等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有了鲜活、生动的载体和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图47 ,2016年以来,中共临沂市党史研究院和省内外党史部门和新闻传媒机构出版的南下干部文献书籍。</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重视下,各地党委政府审批立项,省内外组织部门、党史办和研究院、专家学者、馆所展场、大专院校、新闻媒体等机构和人员、南下后代和社会热心人士等,历尽艰辛,抢救、挖掘和整理出版了许多有关我党南下干部的文献典籍、史料文章、专题展览和电视专题片等,为世人和社会揭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中和我党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历史,填补了历史空白,为我们深入学习了解中共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初心,慎终追远、索源固本、庚续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前辈精神,凝心聚气、砥砺前行、梦圆中华,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自2012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电视台,在全国首播我党历史上有关南下干部重大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南下》,引起全国轰动以来,全国掀起了抢救、挖掘和整理出版有关我党南下干部史实书籍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2016年,在中共临沂市委的重视、立项和领导下,中共临沂市党史研究室领导和同志们历时两年,奉献拼搏、历尽艰辛,在全国北上南下,行程万里,走访健在南下干部、挖掘调查,从浩瀚史海和历史档案等史料中查阅收集、据史实录和整理编撰,在全国首次编辑出版《沂蒙南下干部》全套史书文献典籍,全面深入和系统地记载了我党百年奋斗史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圆了自建国以来,临沂几届党政领导、党史人,12000多名沂蒙南下干部和山东"十万南下干部″、全国几十万南下干部和南下后代及亲人的宿愿和期盼。以中国革命″四大著名革命老区根据地″和中国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根据地选调南下干部人数最多、规模和批次最大的地方性区域权威党史部门,编撰出版了有关我党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干部的珍贵典籍史册。</p><p class="ql-block"> 此后,山东省泰安、滨州、日照和临沭县、莒南县等市县;河北、云南、四川、南京等省党史部门、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和电视台等,不断推出有关我党南下干部史料书籍、文章和电视专题片,填和丰富了中共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青年运动史、中国妇女运动等历史,为深入党史学习研究的常态化、长期化,和进一步学习了解、庚续传承我党初心、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动人事迹和历史伟业,提供了珍贵史料典籍。</p> <p class="ql-block">图48,2022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办公厅主管、《联合日报》社主办的《春秋》专刋,以当年,山东老解放区党组织、山东军队和山东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参军参战、勇跃支前,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主题,推出了彪炳史册 : 山东″十万干部下江南″为专题专刋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专刊 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在 ″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追寻前赴后继的革命先辈足迹和南下干部英雄群体,把共产党人和山东子弟的无私奉献、用汗水、鲜血洒在了南方解放新区,用自己的韶华青春直至宝贵生命,在人民共和国光辉史册上书写了壮丽的诗篇"</p><p class="ql-block">,把山东南下干部 "听党指挥、坚定信仰、忠党搏命、无私奉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的重大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展示给了世人和社会。</p><p class="ql-block"> ″史笔颂伟业,精神永传承″。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南下干部奉献精神,传承共产主义党人红色血脉″!激砺我们不忘初心使命,庚续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p> <p class="ql-block">图 49, 2019年,首次,由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后代策划组织的西南服务团大型纪念活动在昆明市成功举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6日,由云南南下干部后代首次策划和组织举办的 " 南下精神、薪火相传 “ 主题活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成立暨南下云南70周年活动在昆明首次隆重举办。</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人大领导、云南支队南下老干部和后代近400人参加。活动对外没有发通知,原计划仅省内云南支队内部南下干部和后代90余人参加,结果吸引了来自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二野军政大学、二野入滇四‘兵团、二野入川三兵团、入黔五兵团、一野和四野等部队子女和干部南下后代前来参加, 几乎包括了1949年,按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集结解放大西南的我军所有野战部队后代和地方干部参军随军解放大西南的南下干部后代,充分反映了70多年前,为解放大西南,听党号令,几十万部队和随军南下干部集结西南,70多年后,我党南下干部、军队和人民中所蕴含的党心、军心和民心所向和久久地期盼、向往和宿愿,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社会和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在庚续传承革命前辈红色基因,宣传弘扬革命精神和前辈建功创业中,当年十万山东南下干部的后代,数十万西南和闽浙鄂湘豫等地南下干部后代,在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各种组织,来缅怀纪念革命前辈。如全国大型红色网站山东烽火home网、中华红色网等网络;在云南省: 以西南服务团沂蒙南下干部后代为主建立的“情系沂蒙”微信群、″鲁南群″等;以西南服务团沪宁等城市参军知识青年和二野军大等南下干部后代为主建立的”南下情怀”微信群;以西南服务团上海一团团长曹荻秋等领导南下后代组建的“西南风云”群等;以福建山东南下干部入闽后代葛春光牵头为主建立的微信群和组织等;以军队总字为号的部队后代微信群等;在全国各地以革命前辈和后代,专职研究人员和机构组建的 建制″ 山东红色革命历史研究会″、"北京八路军新四军研究会″、″上海、昆明、山东济南等地″八路军新四军研究会″等,在贵州、浙江、湖北、四川、等地的组织和微信群里,上百万名军队革命前辈和地方革命前辈及后代、南下干部后代兄弟姐妹们、社会建制部门和机构,自发组织起来,庚续前辈革命血脉、传承红色精神,笃行坚守十多年,义务宣传、弘扬父辈和共产党人在党的领导的下,开创革命事业和红色精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些以父母亲情、乡音乡愁、同志战友和崇敬、信仰等元素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红色机构、社会红色组织和微信群等,遗传着革命前辈的红色基因,宣传弘扬着前辈革命精神,在全国各地十分活跃。</p><p class="ql-block"> 只因为: 在有声有形的家训中留传着父辈的叮咛;在无声有行的家风中庚续着祖辈的身影;在家乡的故土中沉睡着祖宗的莹冢;在行军的队伍里和战场硝烟中有战友的深情;在结伴的融剂中有父辈浓浓的乡音、乡愁和乡情;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p><p class="ql-block"> 在鲁南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等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70周年、福州市″山东南下干部福建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等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时间节点、重大战役、重大红色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等到来时,革命前辈、后代、社会机构和世人、新闻媒体等,都会从全国各地自发聚集在红色革命纪念地,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缅怀、追思和纪念革命前辈,传承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奋进的道路上,永葆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前辈打下的江山、竖立的红旗永远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图50,2020年8月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 展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1日,为纪念云南解放70周年,坚持″党史姓党″和正确的唯物主义党史观,唱响72年前,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伟大决策部署和指挥领导下,云南和大西南解放的主旋律,在有关领导和部门,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办、中共五华区委、五华区博物总馆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云南南下干部后代策展参展的纪念云南解放70周年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昆明首展隆重举办,在社会引起轰动。</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73年前,党中央、毛泽东主席 ″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和战部署,唱响″党史必须姓党″、和73年前,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和领导指挥下,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云南和大西南解放的主旋律、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等历史重大是非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正确的党史观,深入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和云南解放史、新中国发展史等重大历史问题,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历史中云南和大西南解放的主线和主脉搏,代代颂扬和庚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迎接"世界博物馆日″,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支持下,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博物馆总馆、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昆明展览,升级、改建扩建为云南省永久性展馆,这也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 ″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伟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73年后,在云南省的首次全面、系统地展览,在革命前辈和后代、在社会上引起轰动!</p> <p class="ql-block">图51,2021年 5月,″寻访百年红色精神,重走红色革命地标一一全国大型融媒采访活动"来到沂蒙老区山东临沂采访。</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1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为了庆祝建党百年,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全国大型融媒主办,并在浙江嘉兴一一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地启动后,寻访全国著名红色地标、一次全国大型、高规格的重要活动。活动对推动党史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𤾗和伟大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亲力亲为革命前辈红色精神、信仰信念和英烈事迹的学习、宣传和弘扬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出考察调研中,几乎走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著名的红色教育纪念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许多重要指示,为全党掌舵定向和领航,起到了引领和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指出 : ″ 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临沭县朱村,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 25月在山东省临沂考察调研时寻访视察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总书记在全国遍访观瞻众多红色教育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党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足迹,身为沂蒙人和干部南下后代,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地学习了解了沂蒙党史、中国革命史、沂蒙人民和全国各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了翻身解放和民族独立、为了建立新中国的奉献牺牲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光辉历史;了解了沂蒙根据地为什么能成为全国四大著名根据地的历史成因和过程。通过观瞻红色朱村和党史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党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业奠基的艰难困苦和伟大辉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党的宗旨和性质,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水乳交乳、生死与共",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根脉。</p><p class="ql-block"> ″ 中国红村"朱村,作为 山东省公布的第一批″宜居村庄"、山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山东旅游特色村和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鲜明的展览内涵主题、丰富的展示內容和大量生动、鲜活的馆藏革命文物、深邃的文化底蕴,从红色村史及历史文化、八路军钢八连战史等,到沂蒙支前纪念馆里沂蒙人民听党号令”北上南下"等重要史实,以时空大跨度、实史大载量,策展开展内容高质量,丰富、深邃和厚重的历史大事件、革命文物和历史相关资料等,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沂蒙老区人民与我党政军民″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进程。再现了沂蒙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勇跃支前,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气壮山河、顽强拼搏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革命前辈的红色 精神,令人震撼和感动。为我们学习、了解和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高尚品德和奉献拼搏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拼搏奉献、逐梦中华,提供了一个全面、鲜活和生动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红色朱村,每天吸引着省内外数千游客前来观瞻学习,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网红打卡地″,荡滌、净化和激励着每一位来访者者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 52,上好党课,过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党日。</p><p class="ql-block"> 在山东临沭县朱村的观瞻学习中,全体党员和退休干部,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刻教育,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党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