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山境内隐匿着一处很小的古村庄,它有一个神秘名字叫“呈坎”。然而,就是这个小村庄,却除了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水墨画就的乡村”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中国八卦风水村”。</p><p class="ql-block">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兼文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在呈坎有着千百年来传承不变的“游呈坎一生无坎”的传奇过坎文化,在诸多人的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洁之地。</p> <p class="ql-block"> 人们对于易经八卦之学的深刻领悟,对地理学、环境学的完美实践,对徽派古典艺术的高度弘扬,使呈坎成为一种标尺,使呈坎成为一种向往。</p><p class="ql-block"> 天下熙熙,皆为呈坎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呈坎而往,呈坎有了众多虔诚的目光和脚步。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老师来呈坎不禁叹到“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p><p class="ql-block"> 吟读着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诗作“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跟随着国画大师刘海粟的足迹,感受着大作家毕淑敏老师的心语。去年四月我与朋友们相约一道走进呈坎八封村,来到这个神秘奇幻的梦境圣地,寻古探幽,一并沾沾一生无坎之好运吧!</p> <p class="ql-block"> 由当地导游引路,将自驾车停在后门的停车场后步行进村。一条小河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穿村而过,成“~”形,形成呈坎八卦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白分界线。一幅宁和、静雅的山水画,就铺展在眼前。呈坎“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三街九十九巷两水圳,成为一个完整的九宫内八卦。</p><p class="ql-block"> 远山如黛,近水潋滟,小桥流水,田陌纵横,蓝天白云倒影在水中,清澈得难分水天。两条水圳将河水引入村中,街街巷巷有水沟,门前的流水潺潺不息地流过,既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有消防上的考虑,更形象地传达了“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示财源茂盛、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村口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湖,这个湖名为永兴湖,也称水口,寓意呈坎村永远兴旺发达,对村子来说也起着聚水纳财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立于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垂杨、小径、曲堤、石桥、流水人家.....都在视线里迷离幻化,被江南那湿漉漉烟雨,晕染出的一幅幅浓墨重彩画卷,徐徐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行走其间,那种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念头,油然而生。胜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典型的江南灵秀。</p><p class="ql-block"> 走过湖中的一道石板路,中间要过一道石拱桥,方才来到永兴湖的核心地带。 湖上有5座娟秀小巧的石拱桥,使得平铺的湖面有了起伏的线条,平添了几分生动。五座桥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回首岸边楼台亭阁,造型精美绝伦,玲珑剔透。影影绰绰映在水中,恍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在永兴湖畔有道门坎,两边有一对神兽, 神兽是呈坎独有的守护神,它有一种习性,就是只进不出,为进鬼吞妖之物。 神兽的脚下有一道门坎,门坎上有三条鱼共拥一个鱼头,鱼的两边有云纹,云纹在古代是与龙并提的,唯有皇家独自享用,因此,这道门坎在这里象征着一道帝王之“坎”。</p><p class="ql-block"> 来到呈坎有需要求财、求官、求平安的一定要很虔诚地去触摸神兽的舌头,然后再去触摸他的头,在呈坎历代流传着一种说话,当你触摸他的舌头的同时,神兽已经把你一生的晦气和邪气统统吞掉了,给你留下的全是祥瑞之气。当你在摸摸他头部的同时,为官者便拥有了一生官运,因为在古代“头”即为:首领,头领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 走进呈坎你得到的是:财气、人气、福气、祥瑞之气。呈坎过坎神兽护佑,让你一生无坎!</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内只见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绿水环抱中,她不张扬,不喧嚣,静静地享受那份独属自己的怡然自得。一个个门坊、一排排廊檐下挂满成批成串糖葫芦似的红灯笼。徽派建筑讲究的是青瓦白墙,配上火红的灯笼,特别有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幸福味儿!</p><p class="ql-block"> 在村内兜兜转转,发现里面无数条小街小巷,街长巷短,纵横交错,且每条巷子都很小,只够两个人并肩行走,高高的墙,处处相通,左环右绕 。</p><p class="ql-block"> 虽然对呈坎村此景早有耳闻,但当真的走进呈坎村时,还是大为震惊,最要命的是街与街,巷与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以至于接连两次绕了一个大圈也没能走出这个复杂的八卦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乍一看,呈坎非常破旧,空气中还略带一丝牛粪与什么混合的味道,穿过窄而深的巷子,绕过几道弯,却看到了各种写着国家保护文物字牌的老建筑。</p><p class="ql-block"> 呈坎不仅以八卦闻名,且村内巷子极多,有三街,九十九巷之称,置身其中,宛如迷宫。墙高路窄,七弯八拐,无论从何方向步入古村,都给人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巷弄,用青石板铺就,一边是水沟,河水流进来,成为呈坎的血脉,川流不息。 走在这年代久远的石板路上,仿佛听到了穿越千年的回声,空灵远寂......</p> <p class="ql-block"> 倘佯在呈坎曲曲弯弯的巷道里,边走边看,巷道里隐藏着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在徽州现存的众多古祠堂中,呈坎村的“罗东舒祠”是最为著名的之一。 它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的,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p><p class="ql-block"> 罗东舒祠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档次较高的一座民间祠堂,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历时100多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建设,前后耗费黄金近5万两。 东舒祠是仿造山东孔庙的格局建造的,四进四院,可以称的上是祠宇轩昂,气势是相当的恢弘。见到祠堂的第一眼,无法形容当时的震撼,任何语言在此都是苍白无力。</p> <p class="ql-block"> 步入祠堂大门,只见梁上四根凸出的柱子称为门当,左右两个石鼓称为户对。这就是门当户对的来历。当时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3品以上官员才可以造4个门当,罗氏家人官居2品,由此可见门当户对的由来,对于现代的一些婚嫁匹配看似也有点道理哦。 </p><p class="ql-block"> 从仪门侧门进入就见一个石板铺就的大院,院中两列八个方形树坛,最引人瞩目的当是那棵巨大无边的古木樨,这是一株已经有400多年树龄的金桂,姿态优美,现在仍枝繁叶茂,树荫几乎覆盖半个大院,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院内共有8棵古树,因“桂”、“贵”谐音,罗氏祖先希冀栽树保佑子孙代代富贵。</p> <p class="ql-block"> 六根方石柱巍然耸立,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圆木大柱,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上面檩梁重叠,横直交错,正中的冬瓜梁粗大庄重,现堂上还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无时不在提醒后人维持常理尊循次序。</p><p class="ql-block"> 最令世界轰动的就是宝纶阁里面的四个金丝楠木,它是千年不腐,蚊虫不叮咬、镇煞安宅的国宝级珍惜材料,在这里拥有四根大柱子。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评估每根金丝楠木柱子价值4亿美金,四根就是16亿美金,简直就是令人震惊呀,就是这样,更加给呈坎的珍贵与神秘增添了很多的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 最出乎意料的是第三进,真没想到,在如此的小山村里却见到了气势那么恢宏的“宝纶阁”,完全是“惊艳”的感觉,真不愧是朱熹眼中的“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著称呀!</p><p class="ql-block"> 圆穹形的屋面和 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除此之外,宝纶阁还有惊人的大胆的设计、大胆地用料。过去这里属于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只要主人有银子什么料子都可以用上,什么花式都能雕上。</p><p class="ql-block"> 虽用镜头记录下了它的美,但这也远远无法表达出那种恢宏大气,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步出宝纶阁,透过栏杆看祠堂,依然回味着这座明代古建那巧妙的结构,精致的雕刻,绚丽的彩绘,久久难忘,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了艺术大师刘海粟发出由衷的感慨“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p><p class="ql-block"> 恋恋不舍地走上了出村的道路,墙外,春水一池;墙内,“竹外桃花三两枝”,点点红意报春来,春风春雨,已在召唤着这个古老的徽村。在此意境中,脑海里掠过,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老师来呈坎的内心感叹“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非常认同,略有同感,真乃不虚此行呀!</p><p class="ql-block"> 这美丽的桃源,梦中的城池,一卷墨迹流淌的古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意境就在此地吧!</p> 图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