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天才的《老家》

家在大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部渭北风情的立体画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读孙天才的《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文/马 翕</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  孙天才,笔名秦大泉,大荔县双泉镇南龙池村人。哲学学士,高级政工师,西安铁路局机关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曾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老家》《福地》《乐游原》。多次获陕西省、西安市和全国铁路文学奖。作品《风追司马》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p> <p class="ql-block">  读了孙天才的《老家——邢庆仁花瓦里的故事》,很亲切,很过瘾,很不舍,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已经很久没有了这样酣畅的阅读享受了,总觉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很有必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质朴中见深刻,我看到了现实和精神层面上的两个“老家”。《老家》笔锋简约,语言朴实,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秦风秦韵,显现了秦人性格的特质,也蕴涵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深沉大爱。阅读这样的作品,不时地让我联想起于右任的书法、张艺谋的电影、赵季平的音乐。苍茫的黄土地养育了作者,也赋予了他大地般的情怀。文如看山不喜平,我觉得孙天才写老家,并没有简单地摹山范水,而是通过选择最具时代性和最具地域色彩的人物事件刻画出了一个真实老家的面目,也强烈地吸引和勾起了读者——尤其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对老家的热爱和思恋。作为学哲学出身的作者,在描绘老家物事和自身生活感受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闪现着思辩的灵光和睿智的火花。作者有能力通过一次次对真善美的表达、剖析、反思,对心灵安放何处的追问和探求,带领读者一步步回归精神上的“老家”,灵魂中的“老家”,这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异常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抽象与具体的浑然一体,展现了一幅渭北人情风物的历史文化画卷。在孙天才的作品中,一砖一瓦都成为了记忆老家的文化符号。瓦在房屋上,直接领受着风吹雨打,饱经了生活的沧桑,凝聚着时空的记忆。画家邢庆仁在《花瓦》上所画的,全是渭北乡下老家特有的原生态的人和物象。画家把对故土的留恋和对老家生活的记忆都抽象地表现在了瓦上。抽象的东西是玄而又玄的,好象悬在半空中一样,这种抽象很难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欣赏。孙天才与邢庆仁同乡、同龄,经历了相同的年代,而且两人过往甚密,气息相通。瓦上的画引发了他内心的共鸣和解读的冲动。作者以他厚积薄发的文思,游历于老家的世态万象,大胆脱俗,不拘一格,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叙述了一个个离奇骇世的故事。这些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人事风物,饱含感情,甘醇浓烈,笔调老辣,张弛有度,栩栩如生,让人耳目一新,惊心动魄,感慨不已。一个是画家生活的抽象,一个是作家生活的还原,一个善于水墨渲染,一个长于文字阐述,文因画而生发,画因文而灵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可喜地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平面叙述,在展现人物命运、性格的同时,注重了从人性和心灵的角度深入挖掘,使故土家山父老乡亲形象更立体更丰满。同时,作者把平凡的乡村碎事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把黄土地上的厚重脚印和宽广胸怀揭示了出来,凝练了一种生活的永恒,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部渭北风情的立体画卷。</p><p class="ql-block"> 从文品到人品,因了《老家》我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变的欲来欲深厚。《老家》之所以让我内心强烈震撼,因为书中刻画的老家就是我的老家,养育了作者的那片渭北黄土地也同样养育了我。我也和作者一样,从少年时便离开家乡,有着对故土深深的留恋和对家乡生活的深切感受。书中的人物和场景让我仿佛回到了熟悉的过去,不由自主地随着那些情节,或捧腹大笑,或潸然泪下,那是一种完全的沉醉。可是读完整本《老家》,仍然让我内心一颤。家乡原来还有这么多不为我关注和所知所思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故乡只是一张窄窄的车票,在我的思念中,闪现的也多是家乡特有的空场景以及有限的几个和自己生命相关的“老演员”,很少能影显出众多乡亲活灵活现的生活,更未曾触及他们悲苦的命运以及内心深处的世界。《老家》以它巨大的魄力和文学化的手法,让我看到了不曾想甚至不敢去想的东西。一个真实的多面的艺术化的老家,升华了我对生养我的那片土地的情感和认知。神圣的文艺作品上有的东西,原来我的家乡也有,也具体地存在着。那些普通得像土像草一样的乡亲们,同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追求,同样也有着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在《老家》以前,可能是阅读上的局限,我还真没有发现反映关中东府家乡情景的文学作品。《老家》让我的家乡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为家乡感到欣慰和骄傲。其实,我和作者很熟,也很有缘。我们不仅是大荔乡党,还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如今还在同一系统工作。一直以来,他是让我非常羡慕和崇敬的领导加兄长,在我生活、事业最低谷最困难的时候他给过我巨大的帮助,我一直心存感念。他在单位给人的印象是为人低调,谦和真诚,理论水平公认,文笔屈指可数。听说他要出书了,我觉得很正常。原以为肯定是理论方面或游记之类,没有想到是写老家的文学作品。他的“华丽转身”让我吃了一惊!他对人性的剖析和对文字的虔诚让我佩服!他的文笔大气高雅,没有禁区,入情入理,入木三分。透过《老家》,我也更加清楚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在沉默坚毅的外表下,他的内心感伤和情感起伏是不会轻易向外人表露的,尤其在我这样的小兄弟面前,他多的是鼓励。</p><p class="ql-block"> 《老家》是一种纠结的表达和排遣,更是灵魂安妥和人生重塑的突破口和里程碑,让我读到了经过风雨成熟之后的释然、安然和超然。他总是说:我手写我心,自由地表现自我,有什么可顾虑的呢?是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真诚地感谢《老家》,由衷地祝福老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