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在河南省西平县出山镇常楼村,一个比普通农户要强一点的家庭。因为她的父亲,当时是村里唯一的私塾学堂里,一位比较开明的教书先生。她的父亲一生知书达礼,宽厚待人。常楼村地处山区,当年被称为河南农民革命家的“王老汉”,(既:王国华,解放后任河南省副省长)在伏牛山区闹革命时,曾多次在她父亲的学堂里,召开过秘密会议。正是她父亲的开明与进步,对她以及她的姊妹以后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母亲姊妹三人,有一弟弟和妹妹,因为在家里她排行老大,所以家里人和村里人都喊她“大妮”。</p><p class="ql-block"> 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淮海战役”,最终以国民党失败而告终。“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由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组成的,势如破竹的南下革命洪流,荡涤着长江以北的各个省份。母亲的家乡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由于母亲很小的时候受她父亲的影响,思想比较进步,猛然面对这充满阳光的崭新生活,她犹如得到了新生,看到了希望,也憧憬到了她向往的前景。所以,她非常勇跃地、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建立新中国的革命行列之中。在当地剿匪反霸、土地改革中,母亲以饱满的激情,爱憎分明,忘我的工作,被誉为积极分子,并且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区委专门给她配置了一杆“汉阳造”步枪,和一把“撸子”手枪,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女干部。“飒爽英姿五尺枪”就是她当年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母亲特别优秀,被选调到河南省政治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业后就留在了省里工作,担任中牟农校书记。一九五五年被定为行政18级。在省直工作期间,她依然是出类拔萃。一九五九年三月五日,毛主席在郑州接见省直干部时,母亲被荣幸的选上参加会见。数十年后,她对我们谈起此事,仍然是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为了挽回由自然灾害给河南经济带来的损失,省委决定,从省直干部中选派党性强,原则性强,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基层,恢复当地的经济。这样母亲又回到了她革命的始地—西平。先后担任西平县重渠公社书记,县手工业管理局长。</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后,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母亲又被调到汝南县工作。先后担任县手工业管理局长,县人委劳动科长(既劳动局)。我们姊妹五人随着父母的调动,从省城、乡下、县城,也不断地变换着童年生活的地点。(当时刚从省城到乡下,第一次吃豌豆糕的滋味,现在还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母亲被造反派定为“走资派”(既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样受到冲击。受冲击是免不了的,因为她太有名了。当时像她这样行政18级的女干部,全地区几乎就没有。造反派在她脖子上挂着牌子,被批斗、游街。每次被批斗,母亲面对着人群,她表情凝聚,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我走的正,站的直,对党没有二心,我怕啥!”这就是母亲正能量的动力源。</p><p class="ql-block"> 后被下放到驻马店地区在确山县黄山坡,设立的“五七”干校。父亲被下放到确山薄山林场。一九六七年春,一辆拉货的汽车把我们姊妹五个和全部家当,从汝南拉到了驻马店,住在了驻马店地区林业局的平房里。从此,我们全家就在驻马店,开始了我们人生道路上,具有深刻意思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个时候,中央要求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我和我姐要上中学,弟弟妹妹要上小学和幼儿园,小弟当时才五岁。父母被下放都不在身边,我们姊妹五个的日常生活,的确很难。</p><p class="ql-block"> “如果组织上允许,能不能把我调到离孩子近的农村去工作。”。以母亲的性格,无论她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曲折,从来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常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但这次她为了孩子,向组织提出了要求。这就是母爱!</p><p class="ql-block"> 之后被调到驻马店市五一公社王楼大队,在大队的面粉厂里劳动。她每天起的很早,先把我们的早饭弄好后,再骑着自行车,到大队面粉厂上班,中午不回来,晚上很晚才回来。不管怎么样,我们姊妹五个能过上家的生活了。长大以后才深深的理解和体会到,“有妈就有家”这句话是那么的温馨和甜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11林彪事件”以后,母亲和父亲先后都被解放(当时被下放劳动,叫打倒,恢复工作叫解放)。母亲先后担任驻马店地区电影公司革委会主任,市人民街办事处主任,行政区办事处主任(既现在的西园街),市工业局长,一直到休息。</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名和利上,每一次都是向后退一大步。从一九五五年定为行政18级,一直到八十年代工资改革前,仍然是行政18级。因为每一次调级,她都是主动的、毫不保留的让给别人(当时调级是有名额限制的)。“我是个党员,又是领导干部,咋能给人家争哩!”。没有坚定的信念,超凡的境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母亲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姊妹几个都是长身体时候,母亲在她熟悉的厨艺上,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做个面炕鸡了,烙个烙馍和油馍了,冬天炖个心肺汤了,蒸个小米发糕了(小米现在稀罕了,当时是粗粮),想着法给我们补充营养。还经常领着我们到市新华街去找老中医,让老中医给我们把把脉,开几剂中药让我们服用,对身体进行调理调理。每逢过年,母亲都能让我们穿上新衣裳,每人发一毛到两毛的压岁钱。(孩提时代在过年的时候有两大高兴事;一是穿新衣服,二是压岁钱)。在那个年代,母亲一边为她的信仰忘我的工作,一边还要含辛茹苦的哺育着我们,她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啊!这就是母亲!</p> <p class="ql-block"> 当然了,母亲在对我们姊妹几个,有慈祥温柔的一面,也有威厉严肃的一面,母亲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教育和指引我们,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等我们长大以后,就告诫我们“为人做事要诚实,要善待别人,不要搞歪门邪道”。当我们做错了事的时候,母亲的威厉严肃,我们姊们几个都亲身体验过。当我们都为人父母,各自都有小家庭时,她依然是这样要求我们的。虽然她不再会,像在我们小时候那样,近距离的呵护着我们,但是母亲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始终在无私的关注着我们的家庭、事业和下一代。每次与母亲不管是在电话里,还是见面时,她的第一句话是:“最近没啥吧?”。看似一句简单的问语,其实它包含着母亲对儿女的多少牵挂和惦记啊!</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母爱如水,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会静静的、涓涓的、细细的跟着你,滋润着你!</p> <p class="ql-block"> 虽然母亲已离我们而去,但她永远都在我们的心中,那是因为;母亲就是厚厚的一本书,让我们永远品不够书中,那浓浓的家庭味道,叙不尽书中,那难以忘怀的记忆,读不完书中,那篇篇连载的母爱!</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100周年诞辰之际,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以抒发我们对母亲的情感。同时,也让我们的后人了解和铭记,有一位让他们值得骄傲的前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