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红公事

卢守文

<p class="ql-block">记忆•红公事 </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乡村婚礼大观</p><p class="ql-block">卢守文</p><p class="ql-block"> 在乡村,红公事专指婚事。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需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共同参与,因此称为“公事”。农村老人见面,互相问候:“公事完成了吗?”指的就是儿女的婚事完成了吗?有几个儿女就是几条子“公事”。例如李老汉有三个儿女,都结婚了,人们就会恭喜他:“三条子公事都完成了,老两口可以享清福了。”</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红公事习俗多有变革,大体过程循序如下:</p><p class="ql-block"> 说媒。也称“提亲”。由男女一方托媒人介绍,经双方父母相互了解,再经算命先生查对双方属相,不违大忌又不犯克,合九宫,即可交换婚书。过去,富裕之户直接到女方家投启,一般贫穷之家由媒人把启、聘礼单传到女方为传启,即定终身。在定婚之前,男女均不得相见,全由父母包办,故有“先见后娶不是良女,不娶相见必定要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等迷信、宿命论之说。过去在婚娶方面流传着“年过十五不提亲,二十光棍无人跟”和“十八的大姐九岁的郎,抱了上床抱下床”的说法,早婚、娃娃亲、童养媳等婚姻现象不少见。在农村中,因子女多家庭困难或子女生理、身材有缺陷者,两家换亲或三家转亲的现象常有,此类婚约亦多由父母包办而定。</p><p class="ql-block"> 过红。也称“定亲”。从20世纪60年代始兴。男女双方通过媒人介绍或自由恋爱确定了婚姻关系后,接吉日,女方由2名男亲属和数名女亲属陪同,到男家去,男家设宴款待,同时男家请亲邻喝喜酒。宴罢女方回家带走定亲物品和喜烟、喜糖,以示亲事已定,叫过红。</p><p class="ql-block"> 送日子。男方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年龄等找先生查定结婚日期叫“查日子”,择吉日置办礼品或钱,连同“日子”送至女方。</p><p class="ql-block"> 下催妆。在结婚日前几天(一般4~6天),男方将置办礼品和新娘过门所需衣服、头饰、化妆品和被褥,以及查好的婚元(也叫“婚单子”,上写着结婚日期、时辰,娶送男女客所忌属相,新房用什么房间,安床方位,新人上下车马及“上头”、“坐床”的面向等)送至女方,并确定迎亲路线。新人所需头饰尤为重要,有“娘家能陪送一身,不陪送一头”之说。女方将礼品全部留下,只给下催妆的人回烟荷包和赏钱。</p><p class="ql-block"> 援饭。(也叫送大饭)结婚前几日男方的亲戚朋友到男方家送礼,礼品一般是猪肉、馍馍、鱼、粉皮或烟、酒、钱等。</p><p class="ql-block"> 填箱。结婚前几日,女方家的亲戚到女方家送礼,礼品一般是烧饼、糖棋子、饼干稣果等点心及日常生活用具、钱等。多与男方的援饭同时进行。</p><p class="ql-block"> 装箱子。出嫁前一日,女方派人到男方家将烧饼、糖棋子、饼干稣果等点心提前安置好,叫装箱子。</p> <p class="ql-block">  出门子。指女方出嫁。出嫁前,女子要将脸上的寒毛用线绞去,叫做“绞脸”。结婚之日新娘由两位女宾用婆家所送衣服头饰打扮,叫“上头”。娶亲的车来,按发嫁时辰,新娘由二女抬上轿(车)。叫“上轿”。莒县风俗有“新人不踏娘家土”之说。婚车开动时,新娘之胞兄弟将所备之水泼在车底,意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陪同出嫁的还有一对童男童女,叫“趁车子”。嫁妆行在前,婚车行在中,送客(大客)随在后。</p> <p class="ql-block">  娶媳妇。指婚礼仪式。男家事先装饰宅院,布置好洞房,所有门窗油漆一新,用红色漆染门牙,张贴双喜和喜联(有的兄弟、及伯、叔家都贴),大门口挂上红彩,下放马鞍子,两侧置火盆。嫁妆行至村头停下,大客开柜锁,婆婆拿出烧饼咬一口。这时鼓乐齐奏,鞭炮齐鸣,迎亲到大门前。新娘下车后,新郎由一男司宾领扶在前,新娘由二女宾(嫁顾门的)搀扶在后,新郎腋挟一部书(一般为四书五经等),新娘手端甌子(织布用),两者用系有红球的绸带相连结,距2米左右,在铺有红毡或红席的路上缓缓行至院中香案前,叫过门。在香案前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叫拜堂。拜堂后仍由宾客扶送至洞房,入洞房后新郎登(升)上床踩床。新郎下床后新娘上床按方向坐下叫坐床。期间,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新娘要吃煮的半熟的小饺子,嫁顾门的要问“生不生?”,新娘一定要回答:“生”。看热闹的人摸栗子枣,讨要烟、糖等,一直持续到深夜,叫“闹洞房”。</p> <p class="ql-block">  新娘过了门,大门楼顶上压喜砖。大客由迎客、陪客迎到客厅叫入大席。席间,新郎新娘在司宾的陪同下给大客敬酒并行礼叫“斟盅子”。同时娶、送宾客、亲朋、邻里开桌喝喜酒。酒宴罢,大客由两陪客到喜房看望新人,交给新娘钥匙,并与亲家议定看亲日子。</p><p class="ql-block"> 上喜坟。结婚之日下午新郎由族人陪同到祖茔上压红坟头顶,放鞭炮、烧香纸祭拜。次日到老姥娘家,三日到姥娘家上坟,叫上喜坟。以前新娘也由同族少妇、少女陪同到祖茔上坟。</p><p class="ql-block"> 磕喜头。结婚次日早晨新娘象征性的扫地和到灶底扒灰,都能见到红包。开柜取点心给公婆见礼,分给亲朋长者并磕头,长辈都给磕头钱。新郎去老姥娘和姥娘家给祖宗上喜坟和给长辈磕头,都能得到红包,叫磕喜头。</p><p class="ql-block"> 看亲。按约定日子,娘家派两名男客到男家看望,去时带(算子、袄、棉裤和包袱点心),回来带大馒头并商定叫亲日子。</p><p class="ql-block"> 叫亲。按商定的日子,娘家派两名男客推车把新娘搬回娘家,称叫亲。</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为了节省时间,看、叫合为一天,称“连看带叫”。娘家先派两男客按看亲的程序去男家,间隔点时间(约半小时)再有2名男客按叫亲的程序去,共入一席,宴罢商定送亲事宜。看亲者先回,叫亲者稍后搬闺女回娘家。</p><p class="ql-block"> 送亲。闺女在娘家住几日(不能超过在婆家待的日期),娘家置办礼品(不能少于下摧妆礼品)和一些糕点,分盛数个箢子,由2名男客(一般有父亲)送回婆家,叫送亲。</p><p class="ql-block"> 认亲。结婚后到来年的正月初二日去娘家,带数个箢子的礼物分给娘家族人,女婿给长辈磕头祝福,长辈送给红包。新女婿也分发给晚辈红包。新女婿和亲近朋友们互致问候,相认相识叫认亲。近支都请酒,住数日后夫妻方才回家。20 世纪80年代后多不住宿,当天夫妻同回。90年代始,结婚后数日,夫妻就去认亲。</p><p class="ql-block"> 至此,一套完整的“红公事”程序宣告完成。</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之前,结婚用品多是女家陪送闺女,一般户嫁妆主要3抬(橱、柜子、小杌);贫寒之家用两抬(柜子、小杌);富裕户4~5抬(橱、柜子、抽屉桌、小杌、大杌);财主家还有衣架,穿衣镜等。70年代后嫁妆多由婆家置办,嫁具在下摧妆时一同运往女家叫送嫁妆。80 年代主要嫁妆有:大衣橱、大立柜、写字台、大小椅子、大小方桌、缝纫机、自行车等。90年代始更换为高低组合家具、沙发、茶几等,逐步增加彩电、VCD、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等。</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以前,娶亲用四人轿抬,前有一人打行伞,后跟一人背行套箱。富人家还有吹手、喇叭伴奏及旗牌等仪仗队。50年代后用棚子车推拉,60年代中后期破旧习俗,新娘由两名女送客陪同,步行到婆家。70年代后又改用独轮婚车,80年代始用拖拉机,90年代逐步改用大小汽车,现多用小轿车,车队装扮一新,喜庆、热闹。</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作者:卢守文,供职于浮来春集团。系莒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东省分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窗外》、《涟漪集》、《到处是庄稼》,文集《莒县方言》,文艺评论集《文.墨》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