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灵魂的故事·二

莲灯微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胖师兄在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图书馆门口,门两边的“寻找知识,哪怕在中国”,是伊斯兰古文明里面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要追求知识,不能被距离所阻挡,因为中国在他们看来就是非常遥远的地方。门楣上那个伊斯兰文的横批,就是这句话的原文。汉学系的德国人模仿中国对联的样式,把这句话贴在系图书馆的门口,还加上伊斯兰原文做横批。</span></p> <p class="ql-block">当时,胖师兄所在的中国问题研究院“现代中国研究”方向(相当于中国大学里的“系”,后文为方便计,简称:系)仅有一名露面的导师马特乌斯(后文为方便计,简称马老师),后来得知还有其他两位导师一名在休产假,一名在休学术年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马老师的政治倾向是什么呢?胖师兄毕竟年轻,一时不知从何了解。师父建议胖师兄,可以找几篇马老师发表的论文看看。胖师兄先是找到一篇马老师关于“yan.an.zhengfeng运动”的论文,师父认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yan.an.zhengfeng</span>”是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话题,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就此作出判断,要继续找其他的论文看看。随后,胖师兄又找到一篇,马老师关于“wenhua.dageming”的论文,师父由这两篇论文推断,马老师热衷于研究所谓的“中国的阴暗面”,跟着他做课题很可能会遭遇学术陷阱。师父告诉胖师兄,师父有个朋友的女儿也是在德国读文科硕士,读了八年才被导师允许毕业。而且2016那年中国社科院正在清查学术“spy”,不乏有人因为在导师的反华文章上署了名而成了清查对象。多重因素让胖师兄警醒地认识到,导师的政治倾向问题非同小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摆在胖师兄面前的无疑是一个棘手难题——怎样做课题才能既符合导师的要求顺利毕业又能保持身份清白不留污点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师父给出的思路是,独立于导师研究范围之外自行寻找课题、自行研究。师父认为,西方大学的一大优点是学术自由、崇尚创新,只要能找到全新的研究方向或者新鲜课题,导师都会甘愿充当学生的助手,他们是有这样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因此自行寻找新课题是完全有可能被接纳的。然而对于胖师兄来说,这个思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题,仍然是一个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于对胖师兄提供的德国导师研究的主要课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yan.an.zhengfeng</span>”、“wenhua.dageming”等内容的分析,师父在原有推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德国导师应该比较喜欢“中共历史钩沉”之类的中国研究。而这一下就勾起了师父少年时的记忆,他曾在六十年代浙江省建工厅厅长家里看见过一整套现代化城市“东方日内瓦”的效果图,当得知这是杭州未来的面貌时,少年的惊讶溢于言表(要知道,60年代的杭州,还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型城市。甚至到九十年代“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还是杭州人广为流传的自嘲),少年口无遮拦地说“我还以为是资本主义国家呢”,当时立即遭到严厉喝止并被郑重警告“这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过问的项目,不许到外面去乱说”——震惊和疑惑让这个“东方日内瓦”项目深深地印在师父年少的脑海里了——既然是主席和总理都亲自参与决策的建设项目,为什么不能去外面说?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个在师父的脑海里潜伏了半个多世纪的疑惑,此时又跳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距离那时的“东方日内瓦计划”已过去了近六十年,也许,是时候挖一下这个秘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已由胖师兄本人核实确认)</p> <p class="ql-block">《“东方日内瓦计划”:解读中国道路的杭州密码》</p><p class="ql-block">阅读原文↣<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vjaEKS2wxmhMgE_DJnl4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