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今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感谢竹杖芒鞋走天涯的徐霞客,还真的也要感谢一下集诗仙,酒仙于一身的李白老先生,作为资深驴友,李太白的足迹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老先生走到哪喝到哪,诗也写到哪,往往李老先生一首诗就能促火一个旅游景点。桃花潭景区,纯粹是因为李白的一首《送汪伦》,众多的游客也是扑着李白老先生的诗句而来凑热闹的,欣赏着老先生的绝美诗句,跟随老先生的足迹,何不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游归来,净手敬书李白老先生的《送汪伦》。</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时期,李白已经是朝廷中的大学士,名扬天下,李白的诗句也不翼而飞,传遍大江南北,此时,在安徽省泾县南阳镇,有一个名字叫做汪伦的山野村夫,他可以称得上李白老先生的铁杆粉丝,一等一的追星族,汪伦对李白的诗达到了魔怔的地步,汪伦多么想有朝一日与自己的偶像李白老先生把酒对饮。</p><p class="ql-block">此时,汪伦的偶像李白,以他文人耿直的性格,得罪了皇帝李隆基,遭迂到李隆基的不待见,郁郁寡欢的李白,离开京城长安,来到安徽当涂叔叔家,这一段时间,李白一直在当涂,宣城,秋浦,南陵游走,(上述地区,我们神州户外大部分去过)汪伦打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机会来了,于是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并派专人将信送达,李白接到信,并没有看不起汪伦这个山野村夫,李白想,一万家酒店,一天喝一家,就是一万天,醉生梦死,夫复何求,稍后,李白欣然前往,二人一见面,李白边说:本人此番前来,一是遍游十里桃花,二是酣饮这一万家酒店,至此,汪伦非常愧疚,只得实话实说:桃花者,潭名也,并無十里桃花,万家者,乃是店主人万姓也,不是一万家酒店。</p><p class="ql-block">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汪伦竭尽全力的照顾好偶像李白的起居,尤其是每日里酒肉伺候,日久,李白也不想汪伦太破费,一日,李白悄然离去,当来到桃花渡口时,汪伦风闻李白离开的消息,急急忙忙赶到渡口,恋恋不舍,汪伦与村民们一起踏着节拍,唱着当地送行的民谣,此情此景,李白老先生感慨万千,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脱口而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白乘舟将欲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忽闻岸上踏歌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桃花潭水深千尺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及汪伦送我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场酒,一首诗,一个朋友,一景区。</p><p class="ql-block">一个闻名于世的景点,就这样诞生了。</p><p class="ql-block">追溯桃花潭镇历史,可以查到2000年前,桃花潭景区位于桃花潭镇境内,1989年“省历史文化保护区”,2009年“风景名胜区”,2008年“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桃花潭景区景点有文昌阁,中华第一祠,南阳古镇,踏歌古岸,桃花潭,万家酒店,义门,游览过程中,还有一个叫做彩虹桥的景点,我们竟然没看到。</p><p class="ql-block">这是桃花潭景区检票口。</p> <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四季廊</p> <p class="ql-block">桃花安在?路边,只见几株桃树上結了几个不起眼的毛桃。</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修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恩准,水东翟家捐造,文昌阁为砖木结构,共计三层,二十五米高,八角造型,各角挂有风铃,上层为铁风铃,下层为铜风铃,微风吹拂,铃声清脆悦耳。文昌阁一层门楣书“盛世文明”上层閣眉书“共登雲梯”据说二层原有“文光射斗”。</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地方要修建文昌阁,必须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皇帝恩准御批,二是此地要出最少二十名进士以上,当时翟家在明代清代两代科举考试中,有七名翰林,十五名进士,六十八举人,达到各方面条件,众筹捐建了此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相传翟家文昌阁修建还有一个故事:翟家居住的青弋江下游,有一李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大有向上游翟家扩张的趋势,翟家请来风水先生,指出,李家倾田村,地理似一乘风破浪的船型,要想阻止他们,必须用一竹篙定住他们前进的道路,翟家根据风水先生的指点,开始修建文昌阁,(文昌阁就是风水先生口中的竹篙),据说文昌阁修建后,翟家人丁兴旺,文风昌盛,科举出人才,经商有巨贾,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门两侧,有四块石刻碑记,一,乾隆年间族人翟士吉撰写《翟氏创建文昌阁记》,二乾隆年间泾县进士赵青黎撰写《翟氏创建文昌阁记》,另外两块石刻为众筹捐款捐物记载。</p> <p class="ql-block">道教文昌帝君,也是天上的文昌星君,主人间文运的帝君,很多考生都来拜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前的荷塘</p> <p class="ql-block">文武亭</p><p class="ql-block">据说与桃花潭镇翟家历史上文武人才辈出有关</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祠》翟氏祠堂</p><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祠牌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1997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长罗哲文先生题写,其实说起中华第一祠,无论从规模上,名气上,年代上,翟氏祠堂在祠堂的排名上都难达到第一的程度,仅我知道的山西省晋祠,大槐树祠堂,山东省的孔廟(也属祠堂)别的就不必说了,反正现在这样的事情没法说。据说当年罗哲文先生认为之所以中华第一是因为家族祠堂中,规模第一,其二是修建年代现存最早,其三是该祠堂有皇帝圣旨。</p><p class="ql-block">翟氏大祠堂,修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总占地面积达八千平方米以上,比较一般祠堂,确实够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翟氏大祠堂门前的狮子,与全国所有景区的狮子大不一样,身体与腿上,都有龙鳞,据说这与皇帝的圣旨有关。</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门眉牌匾为“江南名族”书写日期为天启三年</p><p class="ql-block">翟家历史大约可追溯到西汉末年,宰相翟方进,儿子翟义任东郡太守,因反王莽被灭九族,部分族人逃至桃花潭东岸居住,称为老翟家。后因水灾灭族。</p><p class="ql-block">元末起义军领袖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兵败身亡,其部下一部分隐密在桃花潭东岸,陈友谅义子入赘翟家,称为新翟家。现在翟家即为该支人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翟氏祠堂第三进为正堂,“忠孝堂”。忠孝堂牌匾为明朝万历皇帝亲赐,明代翟国儒考中武状元,南疆平叛,死于任上,万历皇帝褒奖其平叛有功,御赐【忠孝堂】牌匾。</p> <p class="ql-block">正中为翟国儒画像</p> <p class="ql-block">祠堂天井与其他徽派建筑一样,采用“四水归堂”样式。</p> <p class="ql-block">尊宗敬祖翟家历代牌位</p> <p class="ql-block">祠堂二厅摆放着许多船,传说中陈友谅水军战船样式,导游说,这是一种龙舟。</p> <p class="ql-block">祠堂游览后,我们前去桃花潭。</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阳镇门楼汉代时,这里为陵阳,唐代称南阳镇,民国时期称水东镇,1999年发展旅游业,改为桃花潭镇,明清时期,是南阳镇最为鼎盛时期,前往桃花潭景点须经过南阳镇。南阳镇,现在的名字叫陈村。</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阳镇看上去不是很富裕,镇内没有高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阳镇的路一直以来为碎石板铺就,古时候可以走马。</p> <p class="ql-block">李白与汪伦的雕塑,后面斜坡上面是踏歌岸閣,踏歌岸閣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修建于明朝末年,纪念汪伦在这里踏歌送李白及李白《送汪伦》诗句。我们在李白,汪伦雕塑前拍照,与诗仙李太白干杯。</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渡口</p> <p class="ql-block">彩虹岗下就是被称为桃花潭的地方,据渡口的服务人员讲,此水域水深超过三十米。彩虹岗上,新修建了怀仙閣。</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西岸踏步下的草船</p><p class="ql-block">我终于明白了,当地人叫斜坡上的楼梯为踏步。</p> <p class="ql-block">草船边立着一牌子,“桃潭万掌柜”</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西门,是一座二层阁楼,上为阁楼,下为门洞,门外当地居民称为踏步(楼梯。,走下踏步即是渡口,门内有两条街,一条是翟店街,(门内侧墙上标识)一条是万村街,万村街上有几家酒店,都称作万家酒店或万家酒坊,</p> <p class="ql-block">经过翟店街,我们来到义门。</p> <p class="ql-block">导游把我们领到这里,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才是真正的万家酒店旧址,据说现在万家酒店的商标被别人注册了,万家的后人空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