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使用微信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群,我其中引以为自豪的是拥有一个红色骑兵后代群。这是我在整理骑兵父亲王文焕档案,在百度上查找资料时,联系到呼市的骑兵后代,把我引荐到这个群体。在这个群里,因为我们父辈都是内蒙古骑兵、都是战友、都是日夜相处、一个战壕里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所以他们的下一代,同样的红色基因,一样的精神传承,共同的心灵感应,有缘聚拢在一起,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兄弟姐妹。</h3> <h3> 近日,呼市的骑兵后代高建国(父亲高荣桥)来包看望同学,我得知消息,非常高兴,立即告知其他在包头的几个姐妹准备一聚,消息一出,大家非常期盼这一刻。第二天,那逊乌力吉的两个女儿安排好上学的孩子过来了;钱红(父亲骑三师钱国胜)给爱人放下一岁多的孙子赶来了;白丽荣(父亲白银仓)拎着新鲜水果奔来了;作为组织者,我更是早早来到建国下榻宾馆附近预订的饭店,迎候亲人们的到来。</h3> <h3> 我们这次相聚,其实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和继红姐姐相识还是看到她父亲的事迹材料,知道她在包头才联系上。钱红也是在老年大学学习蒙古语相遇。我们相见那一刻,激动心情难于言表。大家没有距离感、生疏感、真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亲切感从心底升腾,欢笑由衷发出。</h3> <h3> 我们没有点高档菜肴,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是骑兵后代,父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这一代要继续发扬光大,不能图享受,讲安逸。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看重的是团结友爱情分。餐间,没有仪式,没有客套,一切自然而然,像熟悉的家人。我们频频举杯,庆祝我们有缘走到一起;我们畅所欲言,庆幸我们今日相识。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抒发着各自朴实的情怀。</h3> <h3> 建国说:“虽然初次认识,就有一种特别友好的感觉”,大家说:“这种感觉最真挚、亲如兄弟姐妹”。是啊!这还用说嘛,是老一辈同生死。共命运的战友情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给我们的血脉里注入了红色基因,输入了宝贵的缘分,此生我们注定会相识。</h3> <h3> 我们手中珍存父亲的照片中,画面里就能找到在一个军营里的父亲,你看,从《铁骑雄风》书中摘录下来的照片,前排左二白银仓,后排左一王文焕,就是丽荣和我的父亲;你再看,1998年卓索图盟纵队战友在内蒙古军区礼堂聚会合影,我的父亲和建国父亲挨着,还有我和建国去第五干休所看望的乌尼格日乐老阿爸。建国回忆,那年他去送父亲和战友聚会,看到老人们热烈握手,相拥而泣的场景,心想,有那么激动吗,当知道他们这些老人都是从弥漫硝烟的战场上走过来、活下来后理解了,感动了。</h3> <h3> 我们说的最多话题,是父辈对子女的教育,是留给后代的影响。旭红姐姐说:“父亲升任达茂旗旗长、书记,回家就给我们开会,旗长是党给我的职务,你们谁都不能搞特殊,高人一等,要和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建国回忆说“我父亲从旗教育局局长位置离休,只拿回家一本信纸,还把抬头剪下来才让我们使用。我做生意赚钱给他在呼市盖了房,反复强调没用公家一分钱,他才肯搬过来住”。钱红接过来话题:“我老爸还健在,他艰苦朴素,雷厉风行的作风至今影响着我们,受益终生”。</h3> <h3> 可不是吗,不管官做多大,职位多高,这些骑兵父亲教育子女都是一样的,要说起我们的父亲,坚强勇敢、无私奉献、品格高尚、严于律己等优良品质,每个骑兵后代都能说出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能讲述一串串红色的故事,就让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不断来续写,让骑兵精神永流传!</h3> <h3>后记:<br> 我的美篇已经发布10天了,我们有关骑兵、有关骑兵后代的故事还在继续。首先通过《骑兵的故事我们来续写》,联系到包头的骑兵后代王保宁,以及聚集在他身边这样的人,传递好多有关的信息;钱红老爸看美篇图文,翻找出他珍藏的老照片,惊喜的发现同框的战友高荣桥,老人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就是缘分,当年老一辈为了革命走到一起,现在我们后代又有缘聚在一起,这样的故事我们会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