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香山我们曾经去过若干次,儿时及年轻时去爬鬼见愁,以登顶为自豪;后来有时是为红叶🍁而去,有时是为锻炼或者陪客而行,能够真正记住的景点不少还是叫不出名字来。如今公园不断地修整完善,使我们越来越想走个明白,2022年7月2日,我们一天走下来,天气的炎热与游走的热情同等,偌大的园林期待着我们还得再来继续!</p> <p class="ql-block">红点是我们今天所到之处,还有那么多空白之处!</p> <p class="ql-block">碧云寺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从东南向西北的中轴线上的六进院落,依山势层层上升,其南北各有一组院落作为附属建筑。主要建筑有外山门、山门殿(内山门)、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孙中山纪念堂、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雕刻精美。正面雕有八个中国历史人物浮雕,另外两面向前斜伸为八字,正面为麒麟,背面为八仙(每面四位)。</p> <p class="ql-block">背面的雄狮雕塑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堂(普明妙觉殿):原为普明妙觉殿,位于寺院的中心。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于该殿,4月2日移至该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直到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后,其遗体被移往南京紫金山。1929年5月23日到25日,普明妙觉殿内设置灵堂,举行三天公祭,宋庆龄及其亲属在这里致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遗体暂厝之地,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普明妙觉殿立“总理纪念堂”,在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立“总理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白皮松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形制相似,在建筑规模上超过了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此塔通高34.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金刚宝座式塔。记得过去是可以登上塔的,现在关闭,只能这么看看。</p> <p class="ql-block">水泉院</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位于孙中山纪念堂的南跨院,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仿杭州净慈寺而建,平面呈“田”字形,每面9间,中间形成4个小天井。堂内有500尊木质金漆罗汉,每尊高约1.5米,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此外,中心是横三世佛,东、西、南、北各门口分塑有护法神韦驮天、地藏王、接引佛和疯和尚及济公,共计508尊。</p> <p class="ql-block">在北面屋梁上还蹲坐着济公,传说济公因为替人打抱不平而迟到,所以没了座位,就爬上屋梁蹲坐在上面。</p> <p class="ql-block">进入香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眼镜湖</p> <p class="ql-block">眼镜湖水帘洞</p> <p class="ql-block">梅园扫盲</p> <p class="ql-block">腊梅也结果实?</p> <p class="ql-block">人工小小蜂巢</p> <p class="ql-block">汉藏混合式昭庙</p> <p class="ql-block">宗镜大昭之庙(昭庙)的后部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琉璃万寿塔,位</span>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琉璃塔为七层密檐式实心塔,塔基为八角形须弥座,塔身表面镶有80座琉璃佛龛,檐端缀有铜铃,微风徐来,铃声悦耳,回荡山谷,如同梵钟悦心。北京现存的琉璃塔只有三座,香山的琉璃万寿塔是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见心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是一座环形庭院式建筑,造型别致,环境清静,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为香山著名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香山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院格局,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香山寺于1860年、1900年分别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仅存知乐濠、听法松、娑罗树御制碑、石屏等遗物。2017年经过5年修缮,香山寺景区试开放。</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前街,因为我们从香山寺后山进入,现在只倒叙,可能会有遗落。</p> <p class="ql-block">坛城</p> <p class="ql-block">石屏</p> <p class="ql-block">中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后苑的“薝蔔香林阁”。</p> <p class="ql-block">最高处的“青霞寄逸楼” </p> <p class="ql-block">南北两侧四十六间爬山廊。</p> <p class="ql-block">站在最高处俯瞰风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山间小路中</p> <p class="ql-block">从香山寺往西北方向攀登,经白松亭、弘光寺(仿朝鲜金刚山毗卢阁圆殿建造)和阆风亭应该到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森玉笏。此处地势陡峭,悬崖峭壁,山石峥嵘,苍松翠柏,蓊郁蔽天,我们转了一圈才看到这块大石头,当年乾隆皇帝看它像朝臣手中的笏版,故赐此名。森玉笏三个大字刻在石壁上。附近有许多颂扬的题字和诗句及新建未开放的院落。</span></p> <p class="ql-block">没有开放隔门相望。</p> <p class="ql-block">双清别墅曾是清代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松坞山庄”旧址,刻在石壁上的“双清”二字是由清乾隆皇帝命名并题写的。1917年,中华民国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先生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并在此修建了一座别墅以培育人才,称为“双清别墅”。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出发前,毛主席兴奋地对周恩来同志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这是期待,更是对未来充满的无限希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山成为了毛泽东同志在北京最早的办公和居住地。</span></p> <p class="ql-block">《香山来青轩》因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矗矗群峰列画屏,四时空翠落檐楹。</p><p class="ql-block">青山与我皆无意,那得机心管送迎。</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顺利到达北平,进驻香山。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住在与双清别墅比邻的来青轩内。</p> <p class="ql-block">双青别墅旁的原中央警卫处。</p> <p class="ql-block">威利斯吉普车</p> <p class="ql-block">静翠湖</p> <p class="ql-block">并蒂松</p> <p class="ql-block">致远斋属于勤政殿建筑群,由致远斋、韵琴斋、听雪轩三部分组成。始建于1761年的致远斋,曾是乾隆皇帝在香山的理政之所,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2015年复建开放。</p> <p class="ql-block">说明:部分文字源于公园介绍和网络查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