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地处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皇祇室位于方泽坛南侧,是供奉皇地祇、五岳、五镇、五陵山、四海、四渎诸神位的殿室(清代增供本朝前六位列圣),每逢“夏至”大祀方泽时,由礼部侍郎将诸神位请至祭坛安置于各相应的神位座上,祭毕又请回此殿安奉,每逢初一、十五由太常寺官员来此上香行礼。</p> <p class="ql-block">皇祇室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坐南朝北,是一座五开间歇山式一斗二升交麻叶头的官式建筑。原为绿琉璃顶,乾隆十四年皇帝改换为黄琉璃顶,以符合古时“天青地黄”之传说。</p> <p class="ql-block">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祇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p><p class="ql-block">按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作为祭祀地祇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苍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了鲜明的对照。</p> <p class="ql-block">方泽坛建造重复运用方形,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还创造了构图上平稳、协调、安定的建筑形象,而这又与大地平实的本色十分一致。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亦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地方”学说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p> <p class="ql-block">皇帝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跳文、武“八佾”舞。</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可见当时乐舞队伍之庞大。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p> <p class="ql-block">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方泽坛西侧有座宰牲亭,是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p> <p class="ql-block">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龙亭、凤亭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内有铜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钟声宏亮浑厚。</p><p class="ql-block">天坛、地坛皆为斋宫东北角设一钟楼,无鼓楼。常话讲“晨钟暮鼓”,而皇家祭祀建筑,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寓含帝王永生之意。</p> <p class="ql-block">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据说这里是向马神祈祷马政事业槽头兴旺之所。</p> <p class="ql-block">地坛外、内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非常巧妙,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牡丹园是公园占地面积最大、植物品种最丰富,亭、廊、水榭、花架等园林小品最精致的园中园。</p> <p class="ql-block">望着眼前的地坛,心中凸显一丝丝的不安。想想古人对大地如此崇敬,虽然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但它是真诚的。而现代的我们对大自然的掠取,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敬重少一些破坏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