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年了,每每想起,心里隐隐作痛,总感觉他就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爷爷出生于30年代末,正值抗战时期,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按理说上面有两个哥哥,无论怎样都不应该是最辛苦,最受累的,可事实是,他年轻时候用双肩扛起了整个家庭。</p><p class="ql-block"> 据说我太奶奶娘家比较殷实,具体做什么的不知道,只知道我太奶奶是识字的(我念书时还故意考过她老人家,还真识很多字),受过教育。也正因为如此,太奶奶想尽办法让爷爷兄弟四人上学(不知道那时的学堂是不是私塾那种)。又据说我爷爷不喜欢念书,所以刚好,哥哥弟弟念书,不爱念书的他10来岁就开始做农活:上山种地,下地耕牛,家里家外全靠他忙活。后来,学习非常好的大爷爷吃了财政饭,头脑特别灵活的二爷爷开始经商,最小的四爷爷当了兵,退伍后也进了事业单位。我爷爷,学识不多,见识不广,一辈子都跟土地打着交道,从未走出那个村,可就是他教给了我很多人生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爷爷跟所有勤劳朴实的庄稼人一样,春日忙着播种,夏日忙着打理,秋日忙着收割,冬日忙着储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方圆几里,爷爷是出了名的庄稼能手,他种的稻谷粒粒饱满,他种出的高粱红得发亮,连他种的红薯也会大个许多。很多人都来向他讨经验,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多去转悠转悠,干了就给补充点水,有虫了就想办法把它除掉,草多了就给扯了……”是啊,爷爷让我明白了天道酬勤,勤奋点,再勤奋点,种的“庄稼”必定喜人!</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村里很受人敬重,大家后来都叫他“陈三爷”,哪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主持。爷爷70多岁还帮人抬棺材,我曾劝过他这样的事让年轻一些的人来做,不要不服老,可他却说,他经验足,能帮就帮一下。爷爷还特别无私,到了晚年,他几乎没有什么田地,原来,修乡村公路的时候,会占一些人的田土,可有些人不大愿意让出来,他就对他们说,他的田地随便给他们换,这样换来换去,他竟成了没有什么“庄稼地”的庄稼人。他还笑着说反正他老了,儿女们也都孝顺,给就给吧,修上公路对大家都好。</p><p class="ql-block"> 爷爷更是从不跟儿孙添麻烦,他跟奶奶单独居住,吃穿用什么的都是自己添置,儿孙们也经常去探望,买东买西,可离开时,捉鸡又逮鸭,恨不得把种的果蔬一并送给孩子们。记得有次,爷爷生病了,可他让奶奶不告诉我们,说大家都很忙,没关系的,后来实在熬不住了,乡里的医生才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才把他接来住院。</p><p class="ql-block"> 爷爷走得很突然,摔了个跟头就没起来。本以为来日方长,可世事无常!时至今日,做儿孙的我们愧疚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勤劳朴实的爷爷,我善良可敬的爷爷,愿您在那个世界一样乐观,一样被人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