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作,纸本墨笔,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的山占了画面绝大部分位置,犹如一座顶天立地的纪念碑,壁立千仞,动人心魄。画的名字叫作《溪山行旅图》,作者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由于五代时期战乱,许多文人画家都避居山里,范宽就长期居于终南山中。他有一位艺术造诣很深的老师名—荆浩,这位五代时期的大画家也常年居住在洪谷山,自称洪谷子,与山的朝夕相处使得他对于山水画有许多深入的见解。范宽直接继承了洪谷子的艺术成就,因此亲近山、了解山,重要的是他不仅仅只学习老师的笔法,更注重领悟大自然给予的启示,从而画出了山的雄壮与伟大,对于身居庙堂或者钟情于精致园林的人来说,断然画不出这种格局的山水。</p><p class="ql-block">我们看这幅画的构图是中轴式、巨碑式构图,十分对称居中,因此有一种稳定之感。画中的用笔非常刚硬,但又很有韧性、很坚实,凿出山的实质与风骨,可以想象画家作画时如雕刻工匠般,细心、耐心却又雄强地画出,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如同修行一般,日复一日,勇猛精进。 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p> <p class="ql-block">马队</p><p class="ql-block">再看山脚下,一队商旅沿着小路缓缓走进人们的视野,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这幅画中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头驴背驮重物、步履蹒跚。就好像尘俗的世界,人们有数不尽的包袱,放不下的执着,忙碌又辛苦地生活着。如果仔细看,你又会看到中景画幅左方的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而这名僧人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经过危桥,在道路隐晦、丛林密布中探求摸索,才能到达画幅右方树丛后的寺院。紧接着远景主山体旁直泻而下的流泉,不断流泻到中景,再奔入前景而越见宽广。</p><p class="ql-block">这幅1000多年前的绘画,面对它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空间艺术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画家名字的发现</p><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中和山水一起映入人们眼帘的,还有不少收藏者的题款,而这些题款,就成了揭开名画流传千年的唯一线索。这枚“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显的宋代特点。可见,这幅名画曾经被收藏于北宋的皇宫。随着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皇宫里的大量珍宝绘画开始流散于民间,其中也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宋元两代,大师级的画家都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后的一些的马远、夏圭,元代的倪云林、王蒙,都对范宽的画风大加赞赏。继续看画,就会发现第二枚御用方印,这枚 “御书之宝”的印鉴,是乾隆皇帝专门用于收藏的印鉴。据《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曾收藏范宽画作有56件之多。但到了乾隆皇帝时,除《溪山行旅图》外,就还收藏有《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图》等6幅范宽的画作。自乾隆盛世以后,清朝政府内忧外患,皇宫里数不尽的稀世珍宝、古玩名画,似乎变得无足轻重。直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前,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依然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p> <p class="ql-block">范宽《雪山萧寺图》</p><p class="ql-block">有没有注意到这幅画中并没有明显的画家落款。最初,董其昌曾题有“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图”10个字。几百年间,人们只能依据史料记载以及明代董其昌在画上的题跋来推测这幅画的作者。然而在冥冥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真迹。直到1958年8月5日,著名的中国美术史、古画品鉴专家李霖灿的发现才得以证实。这一辈子,他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一天,他从画的右下角树丛中发现了画家的签名。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名款赫然呈现。 如今,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级文物,范宽的这幅《溪山行旅图》每四年才能展出一次。而一旦展出,游客们都会循着树丛去寻找画家的签名,这似乎也已升级成为一种仪式。</p><p class="ql-block">逍遥自得成隐士的范宽,一生沉吟于山水之间,落笔之处,山山水水已化为仙境。回过头来再读范宽的作品,我们不会以西画的眼光说我们古典的作品透视方法如何的不对,皴法如何的不科学,而是要用游目骋怀的观点,把握画面的总体气象,领悟其中所表现的巍峨壮丽,人在旅途,人生如寄,世界如此伟大,人生如此渺小,一切俗情便会淡然,获得欣然的快意,层峦叠嶂中的诗意家园尽现。</p> <p class="ql-block">李唐《溪山独钓图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