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依恋带给我什么</font><br>以前,我会给孩子买很多东西,巧虎,书籍,玩具,衣服,各类的培训课,但是却不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br>以前我有我的计划,想陪孩子玩的时候,不顾孩子的正在做的事情,去打断孩子,让他配合我,因为自己觉得我都抽出时间了,我们要珍惜在一起的时间。<br>以前,我读书给孩子听,都是自顾自说,没有看到孩子是否在听,也许他的关注点早就不在书里,而我自以为是认为滴水穿石,量变到质变,多年如一日的读书给孩子听,希望他爱上阅读。却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br><br>依恋就是让我慢下来,敏感的捕捉孩子的需要,在孩子需要我关注的时候,我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去配合孩子。看见孩子的需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br>孩子打岔是因为不想接受,有畏难情绪。我改变原来用情绪去绑架孩子按照我说的来,而是耐心陪着孩子,用稳定的状态,让孩子走出来。<br>孩子在学校受挫,我不再是直接讲道理,而是先同理孩子的感受,于是孩子自己就慢慢变了。<br><br><font color="#ed2308">今天是依恋工作坊第一节课。</font><div>老师分享专注的做事,我也很有感觉,以前喜欢边做家务边听课,有时候听了好几遍,还是抓不住重点,或者蜻蜓点水,听了很多课,但是用不出来,现在,我开始调整自己,慢下来,把一些重要的课程,停下手中的事,专注的去听,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觉察,反思,然后会发现这个慢的过程,反而很有收获。<br><br>女人40一枝花,哈哈,老师说,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孩子在退场,因为他们独立的时间,需要我们父母的时间越来越短,亲密关系降温,男人忙事业去了,较少在家亲亲我我,经济相对稳固,所以更多的时间关注自我成长。</div><div>以前觉得没时间学习,带娃,做家务,工作,一有时间就刷剧,看小说,好像忙忙碌碌,但也浑浑噩噩。现在独处时间,留白的时间多了,开始向内看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自己在乎的,重视的是什么,自己又是如何去实现自己在乎重视的东西,于是学习变成一种习惯,自我成长变成生活的重心。<br><br>今天慧妮老师给了我一个新的身份,让我带领大家,更多的去引领,利他,服务他人就是利己。记得有一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写到:“做到,就是赚到。”<br>我一方面因为这个积极的标签,自己好像瞬间高大上起来,原来我有这个能力。<br>而且,我也认同:多多去分享,因为说着说着,会把所学整合起来,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把所说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也许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刻意练习的过程。<br><br></div><div>还有,有的小伙伴说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让自己缺爱,到处索爱。还有的小伙伴说,自己的父母给了她很多,感恩父母。</div><div>让她读书, 觉得干农活,也是一件很好的事,然后我就想起我的母亲,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甚至有点偏爱我,就是的,我想读多少书,他就供我我去读,我从初中就到外地去上学,大学跑去北京,我母亲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支持我,虽然他是一个农村的妇女,家里经常捉襟见肘,但是只要我想要,母亲都会去想办法。我忽然也很感恩,有这样无条件支持自己,爱自己的母亲。</div><div><br></div><div>上一周,我因为所有课刚好都结束了,自己过得比较躺平的状态,刷剧,看小说,不舍得睡,被手机用,不是用手机。感谢自己在最后一刻,报名参加复训,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一群高能量的人在一起,思维碰撞,我学到了很多,把模模糊糊的感受,通过大家的分享,老师的点评,清晰起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