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双德全

许之丰

<p class="ql-block"><b>《中国式摔跤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双德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有一个中国式摔跤训练基地——北京市武术协会技击研究会摔跤训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基地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式摔跤宿将双德全与弟弟双德禄和徒弟们于1995年创建。当年他们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振兴中国式摔跤,自费买来跤衣和训练器材开始训练。到这里学习摔跤的越来越多,每逢周六、周日,北京滨河公园的中国式摔跤训练成为一景。2000年迁至华声天桥民俗娱乐城。多年来,他们已培养了来自各地的200多名摔跤选手,其中有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医生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德全是土生土长在皇城根脚下,打小就着了魔般地迷上了中国式摔跤。他幼年家贫,总去天桥宝三处“蹭跤”,双老的拿手好戏为“穿”和“踢”,在场上动作潇洒自如,应对沉着,瞅准了突然爆发常让对手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德全1957年拜跤界老前辈王茂林为师,一边工作,一边练习摔跤。摔跤,双德全是把好手在工作上也不含糊,在北京拖拉机厂工作时,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先后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所带的工作班组也获得了“全国先进班组”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式摔跤的盛况延续到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整个北京城的老胡同里、护城河边、体育场内随处可见摔跤比赛。每当到了周末,分别在东长安街、西单、什刹海、宣武、朝阳等体育场的各种摔跤比赛几乎都能看到双德全的身影,短短几年里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摔跤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83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双德全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式摔跤人。从一名获得奖章奖状无数的全国劳模到退休后开办免费摔跤培训班的“老”教头。每到寒暑假还免费面向学生开办摔跤培训班。几年前还在圆明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展示老北京跤艺的表演区,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面对中国式摔跤沉寂的局面,振兴民族国粹他感到一种责任,绝不能让中国式摔跤失传。(许之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日记录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