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遇见珞珈,黄莺看见文明 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鲲鹏战队

<p class="ql-block">塞外大漠绿洲,江南珞珈学府,因缘际会,共襄盛举。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虽然正值夏至节气,烈日炎炎,大地如同蒸笼一般,但小黄莺们不惧酷暑,依然兴致盎然地走近敦煌珍品展厅、了解敦煌历史、欣赏敦煌艺术之美,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解说员——专业人做专业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解说员,是一位武大博士,知识渊博,为人真诚热情,讲解生动有趣,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在他如数家珍般的讲解下,小黄莺们仿佛穿越历史时空,时而回到盛世大唐,感受那“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之美;时而来到五胡十六国,感觉到文化碰撞交融之美;时而来到积弱积贫的晚清,感受那珍品流失之痛,并认识到洋人强取豪夺的丑恶嘴脸;时而来到新中国,感受老一代敦煌人坚守大漠、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整个过程,小黄莺们兴致盎然,听得专注,看得仔细,思维活跃,收获满满,甚至有的小朋友,不时打开随身的本子,认真做好笔记。</p> <p class="ql-block">真是有心小黄莺,点赞!</p> <p class="ql-block">卧佛——敦煌气象</p><p class="ql-block">站在展厅入口处,一尊卧佛立马映入眼帘,其震撼感,单刀直入,让人猝不及防。其身材高大,有十人之长;其面容,庄严而安详;其体型,身姿绰约犹若女子;其身后弟子,表情悲戚欢喜各异。据讲解员讲,这是释迦摩尼佛涅槃像,是用现代3D打印技术高保真复现而来。蹲下来看,可以看到释迦摩尼佛另样神情。听到此言,小黄莺们纷纷蹲下细看,果然佛祖嘴角上扬,做微笑状。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引得大家一片赞叹之声。</p><p class="ql-block">敦煌,西汉始得其名。据《汉书·地理志》,“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盛大恢宏意思。卧佛完全体现出了敦煌的应有气象。</p><p class="ql-block">榻上如来怜悯色,身边弟子喜悲情。</p><p class="ql-block">修行弘法功无量,来去无牵一世轻。</p> <p class="ql-block">印章打卡</p><p class="ql-block">沿卧佛往前走几步,即到一拐角处,此处设一敦煌文创商店,里有各式稀奇古怪文创,然而,最为小黄莺喜欢的是几个纪念印章。找出一张空白纸,逐一拿起印章,“咔咔咔…”,设计别致的图案,清晰可见。你看,案桌前人头攒动,来来回回,小黄莺们印章盖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场馆里那高精度复现的壁画、彩塑、服饰等艺术珍品真是玲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真不愧为一场视觉盛宴;而讲解员讲述的其背后故事,或生动有趣引人发笑,或意境深远隐含风沙声,或引人深思给人启迪,都让大家领略到了敦煌文化的广大和深邃。更了不起的,场馆里还能看到近百件敦煌文物原件,让大家更真实地了解到华夏先辈们筚路蓝缕、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精湛高超、无与伦比的艺术实践。</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自西汉汉武帝设敦煌郡以来,敦煌就是一个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处的地区。亚欧大陆诸文明及多重交通网络在此交汇,以丝绸为主要载体的贸易往来日益繁荣,影响愈发深远,由此成为丝路咽喉之地。</p> <p class="ql-block">供养人长廊</p><p class="ql-block">供养人画像,是为出资开窟造像的施主所画的功德像,属于肖像画。相比佛像,供养人更具生活气息,更为平实生动。供养人人物众多,描绘精致,或窄袖长裙,纤腰如束,体态婀娜;或高冠胡服,膀大腰圆,孔武有力;或珠光宝气,雍容华贵,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敦煌石窟壁画光华璀璨,意境深远,题材多种多样,包括佛经故事,自然风光,亭台楼阁,宴饮游乐,农耕渔猎,等等,许多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当然,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飞天。无论在藻井、佛龛、四披上,还是经变画中,我们都能看到飞天各种形象。或倒挂飞翔而灵巧,或脚踩祥云而疾驰,或翩翩起舞而妩媚,或款款降落而轻盈。飘飘乎凭空御风,天花乱坠;腾挪间裙摆飞扬,直冲云霄。</p> <p class="ql-block">第285窟——万佛殿:多元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敦煌石窟,共计735个。此次展示有四,俱是佳品,并各具特色。其中,万神殿极为难得珍贵。万神殿历史悠久,开凿于西魏。它以佛教为主体,又融合多种宗教里的神话传说,体现出鲜明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窟中的彩塑和壁画绚丽多彩,大小黄莺们看得真是眼花缭乱。在讲解员的耐心引导下,大家对壁画的内容进行了仔细辨认,最后竟然发现有伏羲、女娲、大力士等形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直呼脑洞大开,或许还有和三星堆考古相关的内容,谁知道呢?可惜的是,主龛里的佛像,由于风化,脸部表情已模糊难辨,而旁边一尊佛像的头颅也不翼而飞,不知去向。万佛殿是敦煌第一个完整的数字洞窟,1:1全貌复原,而其数据正来自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在敦煌莫高窟,除了“藏经洞”,其余3座洞窟目前已不面向游客开放,真是机会难得,能看是缘。</p> <p class="ql-block">第17窟——藏经洞:中华文化之殇</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位居我国三大窟之首,而莫高窟最为闻名的首推藏经洞。藏经洞,敦煌第17窟,其发现颇为意外。据解说员讲,1900年,道士王圆箓一如往常庭院扫洒,发现墙体松动,竟然意外发现其石窟。于是尘封700年之久的数万件文物,重见天日,举世震惊。但由于国家衰败,社会动荡,道士贪婪漠视,加上外人觊觎盗骗,致使敦煌珍贵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损失惨重!站在小小的藏经洞前,想象着此处五万多件稀世珍宝,被人洗劫一空,真是让人思绪万千,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第275窟——敦煌最古老的洞窟</p><p class="ql-block">第275窟始建于北凉,是“北凉三窟”中面积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窟内中央,有一塑高大佛像,体量身材魁梧挺拔,身披长巾,面相丰圆,神情超然,扬掌交脚坐双狮座上。小小一个窟,小黄莺们济济一堂,大家东瞧西看,叽叽喳喳,不停讨论着,甚是有趣。这时讲解员让小黄莺猜测这是哪位佛像,大家猜来猜去,竟然都答错了,最后谜底揭开,竟然是弥勒佛!这与大家熟知的弥勒佛大腹便便笑容呵呵的形象大相径庭,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讲解员还告诉大家,弥勒佛是未来佛,也是“兜率天宫”的主宰;而广为人知的双手扶膝而坐的乐山大佛原来也是弥勒佛,这真是让大家学习到了!可惜的是,窟内入口上方的壁画,已风化不知所踪!</p> <p class="ql-block">往事不堪回首</p><p class="ql-block">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强取豪夺,华夏文化瑰宝,源源不断流失海外。而1900年藏经洞重见天日,更是举世震惊,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等外人,闻讯而动,接踵而至,他们强取豪夺,连坑带骗,致使洞中文物惨遭劫掠,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目前这批文物多流失于英、法、俄、日等国的收藏机构。</p> <p class="ql-block">众心一念老一代敦煌人</p><p class="ql-block">面对敦煌莫高窟存在的各种新旧问题,为传承敦煌佛教文物、文化,以樊锦诗、彭金章、常书鸿为代表的老一代敦煌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默默守护敦煌莫高窟文物,同时在新时代勇承重担,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打造“数字敦煌”,让敦煌文化遗产得以绵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奋发图强争做有为青年</p><p class="ql-block">我们有着灿烂辉煌、引以为傲的过去,也有着惨遭浩劫、蒙耻受辱的过去。如今,日月依旧,但人间已换。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已踏上中华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强”。一国、一文化的前途未来,系于青年人的身上。讲解员最后动情地鼓励小黄莺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奋发图强,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时至中午,展厅已被游览一遍。小黄莺们游兴不减,拾阶而上楼顶。只见烈日当空,青天澄碧,白云舒卷;极目四周,尽是茂林修竹,绿意盎然。伴随着“敦煌遇见珞珈,黄莺看见文明”的朗朗口号声,黄莺之家为这一次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天净沙·珞珈山敦煌精品展</p><p class="ql-block">不惧烈日当天,只为机会飞旋。</p><p class="ql-block">武大敦煌眼前,千年再现。</p><p class="ql-block">一时穿越云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