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天中午上班路上,总会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小区监控室门口拐角的地方,拐杖放在一旁,身体随意微微向后倾斜,双脚很悠闲的前后晃动着,遇到上班路过的人,有打招呼的,就笑咪咪挥挥手;哪怕再急匆匆赶时间的我,手里拿样小零食便成了习惯,父亲露出孩子般的模样,边吃边挥手跟我再见,像极了小时候我们撵父母路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长寿,源于他的好心态。自母亲七年前生病离开后,父亲就由我们轮流照顾,开始的一年一换,到后来的半年一换。每每半年结束,准备轮到下一家时,父亲总会闷闷不乐坐在沙发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看到不免有点难过,我们便轻声跟他解释:“大家都想照顾你,给我们个机会”,父亲听了就会有所释然,高兴的连声说:“好、好、好”。可能是同在一个小区,外围的环境都一样,而且几家房子的布局差异不大,况且他的胃口好,睡眠质量也不错,所以用不了几天,父亲便很快也适应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相亲相爱的一辈子里,虽然生活里较依赖母亲,但家里的经济大权不仅交由母亲打理,很多事情上,都很尊重母亲的意见,对她也时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母亲生前是个能干、勤劳且要强的女人。父亲从部队转业先到的农场,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们在农村,还要照顾好爷爷、奶奶的生活。那个时候,由于儿子只有哥一个,其余的都是女儿,在生产队靠劳动力吃饭的年代,比较受嫌弃,渐渐的,母亲处处都能显露出她的精明能干,慢慢的当上了生产队长。而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小的时候总享受到很多的特殊待遇,加之特别爱读书,在家的时候,他的任务只要写好作业;母亲忙的时候,更多的时间就由二姐领着我们,她为数不多的毕业照里,总会有我和四姐因为犯困实在难以坚持东倒西歪的样子。后来父亲安顿好后,将我们的户口全部迁到农场。我那个时候三四岁,对农村生活的那段经历没有多少印象,只是听几个姐和哥提起时,模模糊糊依稀会想起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 母亲到了农场,尽管只是家属,可不管哪家办酒席,总少不了请她去主厨,这也是父亲后来提起,依然津津乐道感觉很自豪的原因之一。由于没有工作,我和四姐又在读书,平日里,母亲便背个冰棒箱到处卖冰棍,父亲下了班,只要见母亲还没回家,都会急匆匆赶出去接她;要是晚上还有露天电影,也会跟着母亲一起去卖冰棍。再苦再累的日子里,依然会听到他们谈论各种事以后,开怀大笑的声音。后来由于母亲血压、血糖都高,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父亲的听力也渐渐下降,但只要父亲有听不清楚的时候,母亲就会不厌其烦的反复说给他听;可能是那些年卖冰棍时走了太多路,导致母亲的膝盖时不时会痛,每每出门,父亲便也会紧紧的牵着母亲的手。好的婚姻,其实更多的是靠经营,懂得包容和让步,我明白你的辛苦,你也知道我的不容易;而不是一味的逞强、抬杠,非得面红耳赤争个输赢,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相互内耗。父母的爱情,是对幸福生活最完美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后的日子里,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哥回来,我们都会上去看看,陪陪母亲。每次上去,都小心将墓碑擦拭干净,再把原来褪色的塑料花束换上更鲜更艳的插入花瓶放置两旁,买好的鲜花便和贡品放在墓碑中央。由于母亲生前喜欢花的缘故,我们每次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思念……人生,就像一列有去无回的火车,这样不断告别又不断遇见,然后慢慢变得勇敢坚强的旅程,就叫做成长吧。如周深《亲爱的旅人啊》歌中所唱:“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会有孤独、会有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亲爱的旅人,这一程短暂却又漫长”。</p> <p class="ql-block"> 今年,父亲已步入95岁高龄,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颠三倒四地睡着又苏醒;有精神时,偶尔会提起以前的事:当兵时在部队的生活,转业时离开的不舍,他叫着战友的名字,一字不差,有时,说着说着,满脸欢喜。虽然不忍看到衰老的父亲哆哆嗦嗦移动的脚步,缓缓落坐沙发的样子,但他依然能涮火锅、吃烧烤、喝奶茶……而对于我们,何尝不是一种欣慰和幸福,还能有父亲在身边,还有机会可以为他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对此,特别要感谢我们家几个优秀女婿,那份难得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对父亲生活上的悉心照料。</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分享几张如同哥一样优秀的侄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获得双博士学位,在美国圆满结束住院医师培训后,还正式成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医生。那就祝以后的日子,离开的母亲和我们大家都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