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伟人足迹 传红色精神——记贺家土中学党支部7月党史学习教育

沐目

<p class="ql-block">  从梅山峻岭,到资水河畔,无数奋勇前行的英雄人物,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在安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激励支部全体党员教师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以提升党员同志的思想境界,学校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学校支部书记张胜光同志和副书记、校长欧燕斌同志的带领下,于7月2日至3日前往益阳安化县开展以“循伟人足迹 传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特色培训学习。 同时参与本次学习培训的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和特邀党外人士。</p> <p class="ql-block">学习第一站——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陈列馆,关心天下大事、立志救国救民的青年毛泽东激扬文字的场景、访贫问苦的身影和风华正茂的形象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当年,毛泽东到安化甲种师范学校发表“要读活书,不要读死书”的演讲。他说,读活书就是除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p><p class="ql-block"> 在陈列馆外的广场上,飘扬着一面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的编号068号红旗。在鲜艳夺目红旗下,我们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学习第二站——毛泽东与安化红色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午餐过后,在支部书记张胜光同志和副书记、校长欧燕斌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毛泽东与安化红色文化馆。毛泽东当年两次经过仙溪镇山口村。位于山口村的毛泽东与安化红色文化馆记载了1917年、1925年毛泽东先后两次到安化游学和社会调查的历程。1917年8月暑假期间,毛泽东和好友萧子升从长沙经宁乡到安化游学,途经久泽坪时,调查底层民众生活状况,为后来撰写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积累了素材<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时加深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和社会民情的认识与思考,并在安化指导成立农民协会、党团组织,播撒革命火种。</span></p> <p class="ql-block">学习第三站——安化英雄公园</p> <p class="ql-block">  英雄公园坐落于风景秀美的马路镇云台山上,主要由入园牌楼、集散广场、英烈墙、纪念碑、观景长廊及台梯组成。入园牌楼横额刻“英雄公园”,正柱左右刻“英烈倚云台千秋共仰;雄魂标史册万古长怀”对联。牌楼后山顶上的白色柱子就是“安化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耸入云,更显<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大、伟岸、严肃,使人肃然起敬。</span></p><p class="ql-block"> 安化是一片出英烈的热土,近代以来,共有398名烈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烈士的行为彪炳千秋,激励着后人为着事业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安化游学与社会调查的光辉历史昭示我们:调查研究永远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我们一定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治国理政、兴旺发达的“传家宝”,用好调查研究这一联系群众、问计于民的“直通车”,夯实调查研究这一把握规律、正确决策的“基本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智慧和力量量 。</p>

安化

毛泽东

学习

调查

红色

游学

文化馆

同志

陈列馆

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