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我和区委老干部局负责宣传的同志到黄山店村为《北京老干部》月刊拍照“红色背篓"老劳动模范王砚香的照片。如今的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坚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充分挖掘“红色背篓”精神内涵,进一步拓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周口店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和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使大家更加深刻的领会“红色背篓”精神实质,更深入地了解镇域文旅资源的内涵和价值。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和黄山店新村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从1958年王砚香带领职工背篓上山送货,那时黄山店乡有七个行政村,方圆几十公里只有一个分销店。到了七十年代,各村陆续建了代销点,分销店升级为供销社,1975年底黄山店分销店升级为黄山店供销社。无论刮风下雨,坚持送货上门,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成为了财贸战线的一面旗帜。这便是我们熟知的“红色背篓”。"</p> <p class="ql-block">照片选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网。</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布展结构以“红色背篓”——“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坚持为人民”的核心精神为主线,综合运用图文展板、文物展示、实景复原、音像宣教等多种手段,带领参展观众重回背篓时代、接受精神洗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山店村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按照《北京老干部》月刊的要求,为老劳模王砚香拍照了封面照片。</p> <p class="ql-block">王砚香的子女和老劳动模范合影。</p> <p class="ql-block">北京摄影文化协会副会长、区红镜头老党员先锋队队长、周口店镇文联顾问张永顺与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馆长、周口店镇文联摄影家协会主席康树江一起和老劳动模范王砚香合影。</p> <p class="ql-block">92岁的老劳模王砚香老当益壮,热情的和我们观看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老劳模王砚香在“当时的柜台”上高兴的熟悉的打着算盘。</p> <p class="ql-block">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基层党代表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岗位,与群众距离最近。6月28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党代表畅谈新时代首都发展”为主题,邀请多名基层党代表畅谈心声,为北京发展建言献策。</p> <p class="ql-block">张进刚代表:传承“红色背篓”精神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p class="ql-block">张进刚代表是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他也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此,他深有感触。</p><p class="ql-block">“党代会报告实事求是的总结了北京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是五年来北京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张进刚说。</p> <p class="ql-block">“在10年前,黄山店村进行了产业调整,从原先的资源开采到资源加工,转型到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张进刚介绍,“原先我们是挖山开山,现在我们养山、管山、富山,改变了经营方式,让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黄山店的村集体资产总额突破千万元,村里运输户年均收入4万元,集体经济家底变得殷实,村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恢复了“绿水青山”,又建成了“金山银山”,黄山店村成了美丽乡村的典型,还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p class="ql-block">事实上,作为一名党员,张进刚一直在用行动传承“红色背篓”精神。在坡峰岭景区精心设计了许多红色背篓元素,除了半山腰的“红色背篓餐饮部”,还建成了“红色背篓”精神展览馆,推出了四条“重走背篓路”徒步体验线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房山区的党性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北京党建研究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文化协会副会长房山分会会长、房山区红镜头老党员先锋队队长、房山区党建研究会理事、房山区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房山区诗歌协会顾问、拱辰街道、周口店镇、十渡镇文联顾问。多年来出版文学和摄影书籍15部,摄影台历8部,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以上奖项30多次,摄影作品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荣获北京摄影文化协会“热心工作奖”和“贡献奖”,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