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墨 原创散文天城游记

清风浅醉

<p class="ql-block">天城游记</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场冰雪带走2021年的残岁,天城镇经过这场冰雪覆盖后格外清新亮丽,隐隐约约出现的群山在分外妖娆的晨雾中,宛如庄严慈祥的老人静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刚刚脱掉冰雪覆盖的茶海仰起头朝着天空静静地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虽然还没穿上春天的绿装,但我仿佛看见了它绿意盎然,在即将到来的春风里尽情欢畅地吐露出柔嫩清香的翠芽,看见了种茶人站在这片绿的海洋里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情景只有种茶人与茶海才有的默契与天地间与时光荏苒。层层茶海,秃枝的树,树枝上寂静的鸟巢,远山漂浮的凝雾,依稀可见地里薅草的乡民,不由想起那句“雾露青枝静挂在眉头”的诗句泛起对乡村的眷恋之情。袅袅炊烟慢慢悠悠升起暴露了隐匿红尘深处的人家,自然勾画出一幅水墨丹青的民间山水画。在茶的海洋里,在青山林荫的庇佑中静淡恰好,这更是文人墨客所向的诗和远方“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借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这句话来说此景足矣!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青山围绕之下的皂角桥村,白墙黛瓦在烟雾弥漫中隐隐约约出现,米饭茶酒的清香随风四散,是否有意地传播着这里人们安逸的生活。清新靓丽的皂角桥村街道使人赞叹而牵魂。佚名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可改成“白墙黛瓦炊烟起,花落格窗挂走廊”用七绝工整的格律韵味来形容才为合适的。仙雾缭绕,古朴典雅的乡村街道使人幻觉是今生穿越回到古的境地,心魂一下子被牵引去,无限思索无穷回味。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间仙境么。各种大小车辆规范的停满街道两旁,每到赶集时这里车水马龙的景象呈现在眼底。这里有相似盛唐时期小镇繁华的古味,也有清明上河图中陈玄泼洒的一角。更是当今人们避暑养身的最佳之地。琅琅读书的声音从皂角桥小学传出在风中回荡。这所小学,在先文联任副主席的敖成勇老师的介绍中大概约知一些耐人回思感人肺腑的故事。很早以前它是“皂角桥育幼院”1944年抗战时期中牺牲的烈士遗孤有四百余名儿童,他们曾在这里生活学习过两年,解放后在党的关怀照顾下,他们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1999年有健在的老人回到过这里寻访,听说他们还捐款给贫困的学生。如今又过了二十几年不知道他们当中可否还有人健在?为这不能被遗忘的纪念当地政府在寻找他们与他们的后人,希望他们能够重踏故地,重温亲情。皂角桥小学是一所了不起的乡村学校,它是孩子们起步学习知识,实现梦想的摇篮,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去孩子长大后有许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的人才,这所学校也是我们湄潭人引以为荣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小学时期的母校。时光匆匆更迭在四季的轮回,皂角桥小学依然用它圣洁的知识殿堂培育出更多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 ( 三)</p><p class="ql-block"> 青山雾漫下,野花点缀中烘托出德荣村德智坝寨一片色彩鲜明的景象。梅树的骨朵在新翻的泥土中轻盈地晃动身姿含笑着向来客点头。一栋栋新建的民居在迷雾缠绕的山水间宁静祥和。走进德智坝就如人在画中游;心魂四处漫游,游过德荣村烈士纪念碑处热泪回首红色故事,游过骏马醉卧幻化的马鞍山寻探传奇神话。游过肥沃的良田感受稻花香里说故事,感受黄金麦浪唱丰年的喜悦,游过蔬菜、烤烟、辣椒地、瓜果园、游过被天地之灵气浸染的河流小溪,游过池塘观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鹅鸭们嬉闹追逐景象。德荣村与皂角桥村的景色大抵是一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难道是陶渊明居住过的地方?古人远离现世一千六百多年,他的诗句却能完美搭配在这当今的世外桃源里令人惊叹不已。优美绝伦的天城镇乡村,在当地政府领导积极地带领开创下村民们热情高涨,他们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家园抛洒热血不辞辛劳努力着,村民们怀着感恩之心充满着喜悦的笑容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他们对更美好的明天充满着坚定的信心。</p><p class="ql-block">渔家傲 . 天城镇</p><p class="ql-block"> 冰雪消融景色妙,青山谷雾连环绕。茶海层层遮小道,人稀少,家家户户门庭笑。</p><p class="ql-block">农舍香炊烟袅袅,白墙灰瓦围花草。地阔田肥收获好,新风貌,感恩政府心操劳。</p><p class="ql-block">这次的乡村之行我被当今的新农村新面貌深深地感染,家家是小康,处处是花草,山更青,水更绿,人人满面春风笑脸盈盈。车缓慢在乡间行驶,县作协傅治淮主席打开《我爱你中国》的曲音从车窗飘出,飘向林子群山,飘向各处村寨,飘向我们回头凝眸处的小桥流水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