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 进入新世纪后,复兴中路从从重庆南路至思南路这一段51幢花园洋房,被整体打造成“思南公馆”,对外开放。</h3><br><h3> 当人们还热衷于去“新天地”聚餐喝咖啡时,我就喜欢与朋友去“思南公馆”聚餐喝咖啡了。十余年来,或与朋友或独自徜徉在思南公馆无数次,百去不厌。</h3><br><h3> 思南公馆是上海市中心一片以花园洋房打造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区域。这片商区有历史人文底蕴、有雅致时尚风格、有建筑美学特色、有玲珑花园美貌,毗邻环境优美的复兴公园,西邻优雅幽静的思南路。贯穿其中,不仅能欣赏到风格不同的西洋建筑群,还能享受到精致花园带给的快乐,选择露天咖啡馆品味一杯浓郁醇厚的咖啡,与朋友沉浸在花园洋房的曼妙环境中,细细叙述各自的故事,追忆岁月静好,那是何等的惬意。</h3><br> <div><br></div><div><br></div><h3> 阳光明媚的午后时光,来思南公馆,别有一番情调。看老外贪婪地拍照,看孩子追随大人嬉戏,看洋房在光影下被枫叶斑驳,看高高的门洞,看花色楼梯……时光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空间宛如是凝固的。在遮阳棚下随便择一座,或小聚或聊天或发呆或遐想,都能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愉悦。</h3> <div><br></div><div><h3> 其实,喜欢徜徉在思南公馆,更大的原因还是有怀旧情结。<br> 小时候处在动荡年代,小学就读了三所之多,分别是复兴中路第一小学、重庆南路第二小学、重庆南路第一小学,而这三所小学如今都在思南公馆内。记得复兴中路第一小学就在复兴中路靠近思南路的一幢洋房内,去勘察过几次,具体哪一幢洋房有些模糊了,可大概位置还是比较清楚的,还清楚地记得从教室望向南面是一大片草地;重庆南路第二小学,记得是从周公馆边上的弄堂穿进去,七拐八弯经过思南路幼儿园后再往前走;而重庆南路一小就在复兴中路重庆南路口,如今这幢一长排的红砖房也成为了思南公馆的一部分,给思南公馆内洋房建筑注入一些古典元素。</h3><br><br><h3> 这样的洋房在思南公馆内比比皆是,而复兴中路第一小学就类似于这样的洋房,具体哪幢记不清了,位置在复兴中路靠近思南路,却是记忆犹新的。</h3><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h3> 周公馆边上弄堂穿进去,七拐八弯,到原思南路幼儿园再向前,就是重庆南路第二小学。因疫情的关系,门卫不让我再纵深去找了,而不经意间看到了梅兰芳的故居,就隐藏在七拐八弯中。<br> 其实后疫情时期,思南路周公馆边上的弄堂门也是关着的,是有人指点从思南公馆内绕进去,才看到了梅兰芳故居的。或许原重庆南路第二小学也近在迟尺,只是挪作他用,我没有辨别出来而已。</h3><br></div> <div><br></div><h3> 这幢位于重庆南路靠近复兴中路的红砖房,就是原重庆南路第一小学。记得非常清楚我们的教室就在二楼右边最后一间房。现在每每去思南公馆都要来这儿怀旧一下,每每乘车路过也总要回头张望一下。</h3> <div><br></div><h3> 思南公馆不断在向西向南延伸,复兴中路过了思南路往西的几幢洋房也被列为了思南公馆范畴。前几年与同学相约在这里喝咖啡,回忆起这幢楼曾是街道电视机加工场,也我母亲工作过的地方;那幢楼曾是幼儿园,我外甥曾在内就读。得到了同学们的呼应,她们也有这记忆。相约同学来这里,勾起我们共同的回忆,个人的怀旧变成了集体的怀旧。</h3> <div><br></div><div><br></div><div><h3> 徜徉在思南公馆,与同学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同学原来的家门口,进去一看,现在是酒吧。同学比划着这儿曾是客厅那儿曾是卧室……激发了我们回忆的潮水,也引起了顾客的好奇。不打扰店主做生意,我们退了出来。而走在每条弄堂每个门洞,似乎都留有班级同学的身影和足印,甚至忆起“不就是在这个门口与同学嬉戏打闹的么”……满满的回忆,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h3></div> <div><br></div><div><br></div> 曾经在思南公馆生活过的,除了冯玉祥、柳亚子、梅兰芳,还有许多名人,让思南公馆除了美丽的花园、雅致的建筑、幽静的环境外,还增添了许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底蕴。<br><br> 中学的同班同学就曾居住在柳亚子的旧居内,据说他是柳亚子的后代。但他沉默寡言,从没说过家族的事情,这也让我们小时候感觉他们的家族有些神秘。也感觉这片区域洋房内住着的人都神秘。<br><br> 如今这片区域内51幢洋房内已经没有原居民,都变成了“思南公馆”,徜徉其中,能勾起美好的回忆,能遐想曾经发生在这些洋房内的人文故事,能悠闲漫步享受庭院般的优美环境……这也是我经常来这里的理由,我喜欢徜徉在思南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