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一首诗——当前学校诗歌教学的误区(之一)

森悦

<p class="ql-block">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效率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这一观念已经成为东西方共同的也是最大的意识形态,在这一社会和时代的背景下,不能直接创造效益的艺术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事业,诗歌首当其冲。各个门类的艺术为了自救,在20世纪出现了一个与商业合流的倾向:艺术家们自愿或被迫放弃了创造的职责,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从业者,生产和提供着一类特殊的消费品。但是,诗歌却缺乏商业化的基本条件——独占性。一个人对一首诗的欣赏和爱好,不会构成对另一个人的排斥,也就是说,<b style="font-size:20px;">诗歌是一种像空气一样被免费赠予的公共品,它向一切愿意接近它的人开放,而一个读者几乎无须为此付出任何经济的代价——诗歌的形式天然地抵抗商业化。</b>正因为诗歌在商业上的这种无效性,愿意在诗歌上付出心血和努力的才智之士越来越少,诗歌艺术的奥秘正在成为极少数人的秘传,诗人的种族面临灭绝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  这一趋势由于诗歌教育的谬误而变本加厉。基于有效性的考虑,学校教育对于诗歌知识的传授一直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b style="font-size:20px;">人们把诗歌作为传播或加强某种思想的工具,或者用它来培育某种被认为值得倡导的感情和趣味:或者把它作为语义、句法、结构、声韵分析的对象,或者把它作为造句,修辞练习模仿的对象;或者作为考试的材料,用它来测验记忆力……总而言之,就是把诗歌看作并非它自身的东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学校传授的进入诗歌的方法不外乎:探讨一首诗的意义,把它当作阅读诗歌的唯一正当的方式,仿佛从文本中总结离析出一首诗的意义,把一首诗抽象为一段哲理或格言,从中概括出“反映了……”“表现了……”几个干巴巴的公式,阅读一首诗的任务就完成了,就可以把诗歌文本扔在一边,万事大吉了;或者试图通过对作者及其时代的传记材料的分析,研究作者或一件作品的来源、影响、环境、心理,以为诗歌的真义就在其中;或者把诗歌当成一个物品来处理,通过语义、句法、结构和声韵分析,把一个有机的、自身富有生命和活力的诗歌切割成分裂的、破碎的片段和彼此毫无关系的单独的成分。根据学校传授的方法,读者面对一首诗的第一反应,他最关心的问题总是它的意义,因此,懂与不懂这样一个虚假的批评命题在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一直是一个最为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人都知道买椟还珠的笑话,但在诗歌领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却一点也不以为然。</b></p> <p class="ql-block">  法国诗人瓦莱里指出:“这些徒劳而野蛮的方法只会从童年起就毁掉对诗的感觉,甚至于这种感觉可能带来的关于乐趣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诗歌教育完全走向了诗歌的反面,最终将导致对诗歌本身的取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在如此氛围中完成诗歌教育的大学文学系毕业生,他所获得的诗歌知识只会像一套笨重生硬、全副武装的甲胄,使他对诗歌的反应变得迟钝和麻木。他对诗歌的领悟或者还不如一个没有接受任何诗歌教育而感觉敏锐的普通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