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这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厚重的历史可以从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小黄山文化开始。而作为一方人才辈出的土地,从春秋的吴越争霸,到近代革命的风起云涌,原来好多耳熟能详存在于史书或课本上的名字,也都属于这里。只是,对于只有一天半时间匆匆掠过它的人来说,过眼匆匆浮光掠影,以至于,现在要写成一篇游记时,发现语言与文字都可能会是苍白的。<div><br> 这份苍白,也许是在烈日下与幽静里的兰亭,也许在忽然风来雨急的八字桥边,也许是在欣欣然发现居然不收门票的鲁迅故居前,也许是在追怀沉淀了爱情与别离的沈园里……总之,若要问我绍兴有什么,张张嘴,脑海中就只闪过,碧绿的荷叶,亭亭的荷花——这是属于兰亭与沈园的;黑瓦白墙,绿水巷道——这是属于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一盘简餐里唯一好吃的臭豆腐——这是属于创建于1894年因为鲁迅先生才可能被我们记住的“咸亨酒店”的;以及,一份鲜美的梅干菜烧黄辣丁——这是属于宝珠桥旁没有记住名字的小饭馆的……</div> (绍兴沈园) 到绍兴,先到沈园。因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妻子唐婉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座其貌不扬的园林,成了800多年来没有被时间湮灭而一直留存于人们心中、于世间的一个园林——因为据考证,当年陆、唐二人于此重逢的沈园,也就是南宋时的地面建筑早已不存。所幸现在如故亭下葫芦池还是几百年间未变的格局,算是可以让后来的人们沿着这小小池塘,在岁月变迁中增增减减着建筑,也附带寄托着自己心中对美好感情的追求吧。<div><br> 从“断云”石前经过,在“诗境”石下驻足,在“问梅槛”中听廊下风铃声,在“孤鹤轩”中看满池荷叶随风摇曳……人在出了沈园后的乌篷船上,心神却还荡漾在沈园满池碧荷,绿柳拂面的惬意里——啊,如果这水乡的水,能再清澈干净点就好了。在短短的一段前往鲁迅故居路上,狭窄的水道里,和别的乌篷船相逢相错,看见对面船上也是几个游客模样的年轻小伙——因为沈园门票中含了乌篷船的赠送,我才有机会来体会一下水乡绍兴这种特有的交通工具。但显然,要么是路程太短,要么就是所知甚少,在这水道里,东张西望,却怎么也没能想象出来,当这种又窄又细长,船篷通体漆成黑色的小船作为时光倒退几十年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在绍兴宛如阡陌纵横的水道中川流不息时,该是怎样的繁忙与充满活力。那么,是不是,任何一样东西,都会在它有真正的使用价值时,才会显得欢畅,显得是满载着希望之类的东西?</div><div><br> ——没办法,这就是一个游客面对乌篷船,无法细致地感受它生命力的宿命。</div> (沈园,如故亭下葫芦池) (亭名应是取自陆游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再说兰亭。相比沈园的荷与花,同样在夏日里也有荷与花的兰亭又是另一番景象。名字源于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又建有驿亭的“兰亭”,最广为人知的,当然是东晋永和九年那场曲水流觞的盛会,以及,作为书法外行人都知道的,那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因为这个广为人知的“永和九年的春天”,原本位置在王羲之原文中标注就过于宽泛的,让人只知道在会稽山下不假,但具体在哪儿估计连那场盛会结束后,各奔东西的人们都不太能说清楚的“兰亭”,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屡有变迁,却也和沈园一样,从来没有在漫长岁月的四季轮回中,被世人遗忘过。今天的兰亭,是明代嘉靖年间由郡守沈启主持,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的,而迁到此间后,期间又几经兴废——从这点来看,中国传统的木建筑确实容易被天灾人祸即主要被改朝换代的兵火所毁灭,但同时,不管是南宋的沈园还是东晋的兰亭,能在今天的地图上依然查找到它们,能让今天的人们读着古籍上的地名,在现实中找到一丝痕迹,似乎也应该表扬一下绍兴人爱护古迹的精神?或者说,这点精神,是基于对人类以及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自然而然产生的——如沈园,是认同的爱情;如兰亭,是推崇的书法。 (绍兴兰亭) 于是自然,在这处被誉为中国书法圣地,四大名亭之一的兰亭,在这个四处罕有人至的一个安静夏日里,虽然没有惯常旅游地熙熙攘攘人群中挥舞着小旗来讲解的导游来给说明——比方,说说这个是“康熙御笔《兰亭集序》的勒石,所以盖了个亭子给保护起来”,那里又是“清代嘉庆年间知县伍士备与当地绅士们筹资,一一重修的兰亭、曲水流觞处与右军祠”。但也不影响一路闲逛无人介绍的游客,自个囫囵吞枣地掠过如今兰亭号称的“一序”、“三碑”、“十一景”:“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于是不懂书法的自己,也多少欣慰地告诉自己,这多少算在文化圣地给熏陶了一下,而且也并不认为如果有导游带着逛,就不算囫囵吞枣。<div><br></div><div> 只是从没想到江南的夏天会如此干辣辣地热,别看阳光安静,那一股炙热劲头倾洒下来,早就把王右军祠里白里带粉的荷花热烈地烘托着,从密密宽大的叶上探出头来,——也许它们瞪着左右回廊上书法的时间比较多,比游人们强点,能多看一些门道出来。啊,但是那个永和九年的暮春,那个名士风雅博学、飘然若仙的时代,似乎也终难被后世在科举或者考试中互相追赶着人们所能理解与体会吧。</div> (兰亭,王右军祠) (曲水流觞图) 去兰亭时是坐的公交,回程在烈日下拦了个出租车,一路顺畅地又来到头天来过的鲁迅故居前——头天从沈园出来,坐着乌篷船刚摇到门口,就看见三味书屋落了锁——到关门时间了。于是才有了第二天的再访。读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不会对这里陌生,三味书屋本是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家。寿老先生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从书屋取名“三味”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意,也能一窥这位老先生的学识。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在鲁迅笔下,是个“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同时,这里也是童年鲁迅眼中,“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如今漫步院中,只能感受到这前临小河,架石桥以通,西有竹园的书屋,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那位“高而瘦,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的老先生,拿出并不常用的戒尺来其实只是为了吓吓顽皮的学生的老先生自然早已不在了,那个在自家百草园自由自在玩耍惯了,来到书屋读书后依然会充满新奇地跑到小花园里去折腊梅花、或者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的小孩子,也变成了今天人们口中敬仰的“鲁迅先生”…… (绍兴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比较难得的是,虽然三味书屋自寿家祖先自清代嘉庆年间购入算起,距今已有两个多世纪,但建筑整体保存得十分完好,并且书屋中的桌椅、匾额、对联等大多都是当年的原物。这都归功于建国后,寿家的后人将它慷慨赠给国家,使之得到妥善保护,才能成为现在鲁迅纪念馆所管辖下的一个重要开放场所。<div><br> 相对而言,在鲁迅先生笔下与三味书屋对应的百草园,在今天看来确实体会不到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以及“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那般属于孩童眼中鲜活的意境。或者,这与我们是个不太容易被感动的成年人有关,或者,这,与这漫步绍兴城中,处处都在感受到的炎热天气有关。</div><div><br> ——鲁迅纪念馆里,还能看到几张关于兰亭、八字桥的老照片,让人喜欢。</div> (鲁迅纪念馆中,兰亭的老照片)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中,八字桥的老照片)</p> (绍兴,咸亨酒店的套餐。臭豆腐好吃) 最后,大概是老天爷听到了游客们嘀嘀咕咕的抱怨,雨,清爽凉快的雨,终于在黄昏时分,不打招呼地扑面而来。在八字桥旁,索性放下伞来感受这番忽然黯淡的天色,感受白亮亮的水珠顺着手臂滑溜溜落下来的爽快——或者,也是因为有几分终于得见闻名已久的,“中国最早的立交桥”的兴奋在里面。于是想起了,其实对绍兴的向往,最早是源于多年前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过一篇《绍兴的桥》的文章,那篇文章里,将绍兴有名的桥和人文典故一一道来,让人印象颇深。其中,就有这座八字桥。至于雨停风住,夜幕沉沉里走过的宝珠桥,据说是乾隆下江南时也走过的桥,不太记得那篇文章里有没有介绍了,但走过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桥,总会有一些因为踏过历史所以感知到自己渺小的自知——也许下一次,来绍兴,我得专门奔着绍兴的桥来。<div><br></div><div><br></div><div> 没说实话的是,宝珠桥旁一家饭馆烧的梅干菜烧黄辣丁,也让一个无辣不欢的四川人,感受到了不加辣椒的鱼儿同样好吃的魅力。哎,难怪古人早早就说了:“江南好,能不忆江南”、“江南好,何日更重游”啊。</div> (雨中的绍兴八字桥) <p class="ql-block">(冒雨拍张照)</p> (一盘梅干菜烧黄辣丁) (绍兴,宝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