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一前夕的韩城芝川古渡,大河泱泱,平林漠漠,禹水迁山静默无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再次拜访韩城市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出师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 首站来到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出师纪念展厅。这是一个典雅端庄的关中四合院,青砖灰瓦,绿树环绕,门前的围墙上,左右两面红色标语赫然醒目:“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华梦”。往事如昨——85年前,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在空前民族危机面前,国共两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二次合作初步实现。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全军编制共4.6万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八路军主力分别从驻地泾阳县云阳镇、富平县庄里镇和泾阳县石桥镇陆续出发,在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的率领下,经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实践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的决策是非常英明正确的。正是由于八路军从芝川东渡黄河出师抗日,准确践行毛泽东军事思想,避免了沿陇海、平汉铁路东进再北上华北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困难,有利于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p> <p class="ql-block"> 出了展厅,信步来到林荫道中,绿波漾漾飘摇,槐米飒飒落下,一如我沉默肃静的心情。沿着缓坡徐行,不多一会儿,就来到凤凰台下,眼前一块碑刻赫然写着“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于无声处,耳畔响起了两句秦腔,那是《金沙滩》杨继业的唱词———</p><p class="ql-block">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p><p class="ql-block">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悲怆苍凉的唱词在禹水迁山间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 沿阶而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两旁的护栏,“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之情油然而生,关于八路军开赴韩城的情景,韩城市政协文史资料里搜集的一篇随军日记是这样记载的:“黎明集合出发,绕合阳县城而北。在可爱的晨曦中前进复前进,精神异常兴奋、愉快。经过同家庄(合阳县境内),观众甚多。各连宣传员分头进行宣传,人们围成一堆一堆,群众对我们的唱歌更感兴趣。渡过了天险太枣沟,入韩城县境。远望白浪滔天的黄河,知道目的地不远了,行军速度更快了。这里的民众对红军较了解,沿路戏楼、碑碣、墙壁上贴满了欢迎我军的标语:“欢迎救国救民的红军”、“欢迎抗日红军”、“红军是抗日的先锋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他们似乎还不知道我军改名八路军了……”,重温文献,那青春欢快的笑声仿佛 在耳畔响起,年轻的战士就这样走向抗日前线,走向历史深处……</p>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纪念碑建于芝川古渡附近的凤凰台上,占地约4500平方米,高12米,宽12米,寓意“双十二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和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碑上部由三片高大的竖向风帆组成,象征当年东征的三支主力军(115师、120师和129师),如乘风破浪的风帆,浩荡东向,不可阻挡。下部由八个船型基座组成,寓坚不可摧的八路军和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之意。飘动的曲面党旗将三个风帆联结一起,寓意三支主力部队由党统一指挥。碑身中部安放一顶八角红军帽,寓八路军由红军改编,以感召人们缅怀为民族献身的爱国将士。横碑上十四个苍劲的大字“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是开国上将、原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萧克提写的。<br> 陈毅元帅在《赣南游击词》中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八路军进军韩城东渡黄河时,受到了韩城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倾力支持,在当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沿河村庄的群众,积极为八路军提供食宿,并运送八路军安全渡河。据说,仅报名参加运送部队的船工就有1000多人。沿河村庄的木船和船筏悉数被贡献出来。黄河渡口淤泥遍地,为了便于部队通行,芝川周围的马陵庄、范家庄、城南、城北、吕庄等18个村庄的老百姓,家家户户捐献门板和床板,搭建了一条10公里长的“木板路”。韩城的百姓不但积极支前援军,许多年轻的船工,在运兵的过程中,还踊跃地报名参军,去了抗日前线。<br> 1937年9月16日黎明,风正萧萧,旗正飘飘,八路军指战员集合到芝川渡口准备东渡。临出发前,朱老总把部队有关领导和船工队长召集在一起开会。朱老总对船工队长说:“现在我把渡河的一切权力交给你们,过河时部队坚决听从你们的指挥。”又对部队同志说:“军令如山倒,水令比军令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船工们看到朱老总这样信任他们,便纷纷表示:“部队首长这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要保证同志们的安全,胜利完成渡河任务。”随后指战员陆续上船,船工们稳把舵,紧摇橹,满载着子弟兵的船只浩浩荡荡地向东岸渡去。<br>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芝川渡口河面十多里宽,河水深浅不一,既有浅滩,又有旋涡。加之河水暴涨,水急浪高,行船十分困难。为了保证抗日健儿的安全,舵手稳掌舵,抛锚工严阵以待,艄公站在船楼上细观水情,详察风浪,不时发出“左舵”、“右舵”的水令。在船工们的共同努力下,闯过一个个险滩,战胜一次次恶浪,安全地把八路军指战员送往东岸。每当船工把子弟兵送到对岸后,部队负责人便一一给每位船工发放工钱,并叮咛船工说:“这钱是给你的,不是给船主的。”这些都使船工和群众很受感动。大家说:“自古以来,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div> 纪念碑右侧,是“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出师展览厅”,一张张老照片铭刻着那段峥嵘的岁月,在一张“左权、任弼时、朱德、邓小平在东渡船上”的老照片前,我驻足瞻仰——<br> 副参谋长左权(左一)抱膝而坐,颇有大树将军的风范。将军参赞军机,与彭总一起指挥了百团大战,四年后,在十字岭突围战中壮烈殉国,年仅25岁的妻子刘志兰,怀着巨大的悲痛独自抚养女儿,坚强地学习和工作。与将军仅仅一年多的幸福生活成了妻女心中永远的思念和永远的痛!<br>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国立诵读《左权与妻书》</h3> 朱德总司令巍然伫立,手持望远镜遥望对岸。这份气定神闲的大将风度,让人不禁想起总司令在人民军队创建发展中走过的“大江大河”——从三河坝阻敌重整南昌起义军余部上井冈山、到与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人指挥五次反围剿“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再到长征路上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总司令总是这般“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br> 政治部主任任弼时(船中位置)身体略向前挺,一幅负重前行的奋斗姿态。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他,一生劳身苦体,砥节砺行,“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叶剑英元帅深刻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br> 33岁的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右侧),四年前刚刚经历了人生中“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起——在中央苏区反“江西罗明路线”中,遭“左”倾路线打击,被撤销职务,受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此时的他神情坚毅、落落大方,与战友们同舟共济共赴国难。32年后,在同船的战友先后离世,耄耋之年的小平同志挺身而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掌舵领航……<br> 走出展厅,来到纪念碑下,凭栏远望,韩城蓝下,黄河浩荡向天边流去,和平的阳光照亮了禹水迁山,照亮了金色的大河,也照亮了这块别具深意的丰碑,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八路军主力在韩城人民的倾力支持下,一往无前挥师东进,那红旗漫卷、百舸争流的景象,该是一副多么气壮山河的画卷呀!<br> 正是“英雄浩气传千古,东渡故事永流传。七一前夕好风景,韩城蓝下红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