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本同源,为什么在历史中发展不同步呢(下)?

老爷子

<p class="ql-block">先来说书体的发展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我们不妨以中唐为分界线,关注一下其它姊妹艺术的发展状况.国画.到中唐时,国画的表现对象主要是人物和山水两三个科目.此后,逐步发展为花,鸟,虫,鱼,兽,建筑等多种,极大地丰富了表现题材.美术字.作为近代才出现的美术字,基本上是依托楷书而派生出来的,历史更短,但其字体发展很快,百年以来,已增加到几十种之多.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更是发展迅速,至唐基本上只有赋,散文,古体诗,今体诗等几种,往后相继出现了词,杂剧,散曲,话本,小说,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很多艺术形式从唐以后未受已有题材的束缚,反而更快地发展起来,而唯有书法未能发展呢?当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是到中唐时五种书体逐步成熟并达到极致,后世很难突破或超越,但仍把重心放在对五体的研磨方面.二是统治者对书法的偏爱,虽然促进了书法向深度的前进,但同时也束缚了书法向广度的发展,三是由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不可逾越的陈腐甚或极端有害的观念,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点,到中唐时五种书体逐步成熟并达到极致,尤其注重法度,后世很难突破或超越,确是事实,不然为什么我们至今一提到行书,就是二王,一提到楷书,必称颜柳欧,后来又加了个赵,说到草书则唯有张,怀.其他人则根本挂不上边,他们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不知是何时钦定或是法定的,你要学书法,就不能不学他们,否则就是旁门左道,离经叛道.尽管宋代出现的苏黄米蔡诸大家认识到唐人过度尚法的弊病,崇尚意和情,但他们只是宋代的代表而已,就像在一条大江里掀起一朵小浪花罢了,远不足与前几位并肩.直到今日,我们奉为圭皋的,仍是前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点,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以李世民为代表的唐统治者比较注重书法艺术,他本人尤其推崇王羲之的&lt;&lt;兰亭序&gt;&gt;,曾令当朝的几位大书家临摹原作,他死后,甚至把王的真迹与他一起葬于墓中.这样,&lt;&lt;兰亭序&gt;&gt;不但获得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而且披上一层更加神秘的外衣.客观地说,书无第一,只能说各有千秋.如果从时间上排序还勉强可以的话,那么,从艺术角度排序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这样的排序不科学.然而退一步说,&lt;&lt;兰亭序&gt;&gt;果真名副其实吗?真的完美无缺吗?就没有一丝瑕疵吗?恐怕不能如此说.由此后人的观念便被定格了,没有一个人敢于指责&lt;&lt;兰亭序&gt;&gt;一丝不是,其实是不敢讲真话罢了.我真想说,千年来,我们全神贯注地把精力放在学习五种书体上,而且学的就是这几个人.继承是没有错误的,而且是必须的,虽然我们的书法艺术向深度前进了,但同时也束缚了书法向广度的发展,确是不争的事实.但艺术要的是百花齐放,不是一枝独秀,大家都变成二王或颜柳,未必就是好事,创新才是艺术发展的唯一方向和唯一规律.那我只得说,行书到二王,就已经死了,楷书到颜柳,也已结束了生命.您想,书法还能发展吗,还能创造出新书体来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点,虽然我们在前人已经走过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很远,这是可喜的,可惜的是没有另辟溪径,开辟出自己的道路来.当年二王走的是创新之路,开创了王体,颜柳欧赵同样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千余年过去了,我们世世代代成十上百万的书法大军,不是学他们的行楷草,就是学篆隶,甚至学人类最初出现的文字甲骨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地耕耘在那有限的空间里,不去研究,开创新的书体,不向前看,只向后看.时至今日,当我们总结各个时代书法的风貌时,发现了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情的基本倾向.这就很有点意思了.但就我愚见,千年来我们是崇尚尚法的.如果说书法是一种艺术门类的话,就要遵循艺术的规律,注重情感问题.没有一种艺术是离开情感而能够发展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法度,但法度是初级的极其有限,唯有情感是无限的.为什么王的兰亭序和颜的祭侄稿被奉为第一和第二行书?道理就在于此。世世代代以来的许多书家们,长年累月泡在临习某体的工作中,写白了头,完全失去了独立的自我.现在仍有一些论者强调要专心学一家,,且必须学深学透.皓首穷书,胡说嘛!书法是一个人多种因素的体现,比如你即便拿出一辈子工夫来学王羲之,你也学不透,因为你不具备他所有的一切因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极了.艺术就要有自己的面孔.笔墨应随时代变化.倘若古人知道千余年后,一代代的人们仍在皓首穷经模仿自己时,一定也会感到悲哀的.解放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改革,实践证明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不明白,我们连文字都作了改革,对旧有的书体为什么就不可改革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到一句话,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这话本身并没有错,学习的起点就是要高一点.然而,起点越高,学习的对象越少,再者,究竟谁才是高,谁又是低的?我不明白.当我们在取法乎上的时候,其实已经变成了取法乎"少",而艺术需要的是取法乎"多".无疑,几千年的书法史能够出现前述几个大家,是极好的事,但假使没有出现他们,也未必就是极坏的事.因为问题不是出现在前人身上,而是出现在后人的认识和观念上.在谈到唐人诗歌时,清人曾有诗曰:李杜光焰万丈长,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很有见地的,我仿其意亦作一诗:颜柳光焰万丈长,至今已觉不新鲜.书坛代有新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捎带说一句,在旧有五种书体里,行书的发展相对较好,草书次之,最没有出息的是楷书. 这也自有其原因在内,此不赘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所述,完全没有否定唐以来书坛无大家的意思,事实上历代都有书法大家出世,但无论何人,都没有达到取而代之的地步,王颜柳欧赵等的统治地位仍旧牢不可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不少有识书家已经认识到,当书法的实用性日益衰亡,艺术性加速增强时,他们大胆打破窠臼,探索书体的变化,虽然仅仅是变化而已,尚提不到创立的高度,但也是颇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可是,我们看到听到的却是保守派们对他们的讥讽和否定.何必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到某些权威人士提出什么打造经典的口号,甚觉可笑.经典也好,大师也罢,那是打造出来的吗?请你打造一个出来看看。过去的什么家也好,什么大师也好,都各有其职,没有一个是专职的.你即便成天囿于斗室,不停挥毫泼墨,就能打造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在不会很远的将来,新的书体一定会问世,敢于创新的书家们不但要研究技法,也要多研究一下文字.努力吧,我们期待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再说一句,近年来出现的所谓丑书,包括射书,盲书,巨书,一塌糊涂书,画书等等,只是一股浊流,不足为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