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们那会儿的助学金制度

侯永生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就实行了人民助学金制度。换句话说,只要你能考上,不管是大学还是中专,国家几乎就全包了,就是国家的人了。1977年,大学恢复招生后,延续了人民助学金制度,即高等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不收取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国家定期发放人民助学金。但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和本专科生,人民助学金覆盖范围和发放标准有所差异。</p><p class="ql-block">我是1979年考上河北大学的,有幸享受到了人民助学金制度。我记得,那会儿的助学金分为几个等级,最高的每月23.5元,最低的每月8元。助学金的等级主要是按照学生的家庭情况分的。来自农村的学生,一般都是最高级;来自城镇的学生,父母为单职工的为一个等级,父母为双职工的又是一个等级。我父母是双职工,所以评为最低一级,每月的助学金8元。虽然那会儿不收学杂费、住宿费等,但是要吃饭,要买书,买笔记本,还有些必要的零花钱等,每月8块钱肯定是不够的。怎么办?只能靠家里寄钱了。</p><p class="ql-block">当时,我本来早就参加工作了,每月工资34.5。按照政策规定,我工龄不到5年,不能带工资上大学,只能享受助学金。从经济上来看,我上大学似乎是亏了。但我还是要上大学。因为上大学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家人的期盼。那年,我还在农村插队,有天晚上去我姑姑家。姑姑送我出门时对我说,等你哪天考上大学,姑姑送你一支英雄金笔。姑姑的话让我感到很诧异,大学那会儿也不招生,去哪上大学?看来还真是借了姑姑的吉言。我考上大学后,父母很高兴。父亲说,你安心上学吧,以后我每月给你寄15块钱的生活费。</p><p class="ql-block">人民助学金不但让许多来自农村的孩子圆了大学梦,还给不少的贫困家庭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有不少孝顺的同学,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农村的父母寄去5元钱。别小看了这5元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顶了大用。那会儿酱油、醋等才几分钱一斤,5元钱能买多少酱油、醋呀!</p><p class="ql-block">助学金是生活委员每月到学校财务处领,然后再分发给各小组长,由小组长发给大家。不光是助学金,粮票也是每月领。因为那时候粮食是定量的,光有钱买不了粮食,必须有粮票才行。记得,男同学每月粮食定量是36斤,女同学是32斤。</p><p class="ql-block">那会儿的大学生,不光有助学金,也不光是不收住宿费,不收学杂费,而且医疗也是免费的。在校的学生,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的,校医院就能处理了。万一有了大病,可以到市内的大医院就诊、住院,出院后学校给报销医药费。班里有个同学,上学期间得了严重的胃病,就是到石家庄省三院治好的,学校全部报销了医药费。</p><p class="ql-block">班里的同学中还有几个带工资上大学的。他们的工资也是每月由学校给发。这几位可以说是同学中的“富翁”,因为他们的工资比最高一级的助学金还要多十几,甚至几十块钱,除去每月十几块钱的伙食费,可自由支配的钱不算少。正因此,我们也经常打这几位的“土豪”,让他们请客。</p><p class="ql-block">人民助学金制度到1992年开始改为奖学金制度,上大学免费和包分配的时代从此也就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