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醉月草堂

陈宗屏

<p class="ql-block">  谢都位于凤山脚下,距凤山街上二公里,这里便是六龙乡绅谭开来旧居的遗址,由谭开来创办,谢都人称为“谢都书院”的“醉月草堂”便坐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早年主要居住六龙三道朝门,后来却对凤山之下的谢都情有独钟。凤山属高山,很少有田坝,全乡最主要的田坝主要分布在谢都。这里盛产一种香味浓厚的粳稻米而远近闻名。70年代中后期我在凤山当知青时,每年都要到谢都田坝的上田坝插秧和劳动。凤山是少数民族彝族和蒙古族的聚居之地,谢都田坝之所以闻名,除了有形成稻田的水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清乾隆,嘉庆年间,以谭姓为代表的汉族相继入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耕技术。道光年间,谭开来在谢都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庄园,在场门口建起了水碓水磨。因而谢都是民族文化交融碰撞之地。道光八年,谭开来府考为廪生,成就《黔诗备采》三卷,成为大定(今大方)东路的名士,为汉文化在包括凤山在内的原六龙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022年的6,30日,我又一次来到凤山脚下的谢都,参观了谭开来旧居遗址,游览了新近落成的“醉月草堂。</p> <p class="ql-block">  谭开来乃著名儒商,一生品德高尚,乃贵州大定府诸俊杰之娇娇者,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过诸多贡献,而醉月草堂是谭开来最具代表性的精神遗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谭开来生平</b></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1791~1875),字茂先,清贵州大定府东乡六龙人。幼年丧父,为叔父谭文藻(1799~1865)抚育,叔父明其处世之道,晓其做人之理,传其经商之方,授其诗文之法。叔父文藻,字鑑亭,号秋实,嘉庆九年(1804)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大挑一等,签分福建候补知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调福建政和知县,道光五年(1825)任满回乡,优游林下,热衷家乡文化事业,是《大定府志》实质上最主要的编篡者之一。后在其所居三道朝门岀资创立香樟书院并亲自授徒,侄谭开来便是学生之一。同治甲子年(1864),皇帝恩准,并亲自手书“重宴鹿鸣”四字,四字上方镌小字“圣旨”二字,装为华美横扁,派人送至文藻手中,轰动大定府。当地人称此扁叫做“火焰扁”。文藻重享“重宴鹿鸣”盛誉,作《重宴鹿鸣纪恩诗》8首纪其事。谭开来同叔父一道生活学习,故为人处世,诗文创作,皆深受叔父影响。</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是著名儒商,品德高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后,开来在距六龙十多里以外的凤山脚下,在风景优美的谢都修建居所,并移居此地。光绪元年(1875),谭开来逝于谢都居所,葬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在此之后,他的七个妻妾殁后,均并排安葬于此地,连同谭开来一共安葬了八人,从此,人们就将这个小山坡叫做八陵坡。因为谭开来名声很大,墓群精雕细琢,做工讲究,气势辉宏,曾被盗墓贼多次盗采。鉴于古墓的文物价值,目前正积极申请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谭开来其人其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修建祠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祠是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众多名门望族,往往乐此不疲。六龙谭氏也不例外,其家族的名望,殷实的经济实力,在当时的大定,亦不可小觑。因此修建宗祠,亦为族中大事,谭开来亦以此作为自己的晚年大事。其《喜聋》曰:“所未惬心者,宗祠与遗稿。但得其落成,毕生心愿了。”其《恶聋》又曰:“自想数年中,身命恐难保。所恨稿与祠,心愿未曾了。”宗重肃目,气势辉煌的六龙谭家祠堂便是年逾八旬的谭开来大力资助和组织下建成的,谭开来为之耗费白银380两。祠堂建成后,谭开来题一联于殿内:</p><p class="ql-block"><i> 数百年难拓之基,经营克督前例;</i></p><p class="ql-block"><i> 无千秋不弊之物,栽培还需后人。</i></p><p class="ql-block"> 谭氏宗祠占地1300余平方,分上下两殿,上殿供奉祖宗灵位,下殿则作学堂,仓储,祭祀厨房等用。宗祠四周建有围墙,沿大门进入的通道铺有青石板,两殿之间是院坝,四周有紫荆,芍药,牡丹,丹桂等花木环绕,是六龙最有名的建筑。上世纪70年代曾改造成粮食仓库,职工宿舍。现宗祠归还后正恢复重建。</p><p class="ql-block"> <b>孝于长辈</b></p><p class="ql-block"> 在古镇六龙,花牌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坊制作工艺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此坊建于老场坝,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均彰显岀此坊的庄重肃静。数百年来,石坊屹立于群山之巅,诉说着慈母的贞洁,六龙的过往。谭开来幼年丧父,慈母董夫人辛苦将其抚养成人,为感恩和铭记青年即守孀的母亲,谭开来特修建石坊。石坊承载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它在人们心中持续发酵,矗立坊前,让人们肃然起敬。这个地方原来叫老场坝,后来便改名叫做花牌坊。不仅如此,花牌坊成为古镇六龙的地标建筑,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六龙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b> 设学馆,亲授业</b></p><p class="ql-block"> 受教育是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唯一途途,办好教育是地方,国家,民族发达兴旺之根。如果说,上述建祠堂,孝长辈,亲于弟兄,友于亲朋是谭开来的应然之行,是在维护小道,那么,谭开来设学馆,筑桥梁,储义仓,植青松诸事,考虑到地方社会的发展,则是谭开来于良知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商旅奔波,见多识广,深谙知识的重要,于是在家乡设学馆,办起了教育。他所设之学馆,有义馆和私塾两种形式。义馆又称义学,义塾,是旧时由个人或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费学堂。同治年间,朝廷力倡义学,谭开来捐资在六龙两建义馆,广招学生,亲自授业解惑。其诗《设立义学》云:</p><p class="ql-block"> <i>崇文兴义学,为国养醇风。</i></p><p class="ql-block"><i> 敢谓千人仰,还期一世同。</i></p><p class="ql-block"> 据孔昭岐《茂先谭亲家生传》载:“茂先设义馆,置(义)田,为生徒瞻廪饩学,期有实获。至今济济祈祈,群知瓣香我茂先。”为让在义馆读书的“生徒”更好的学习,谭开来为此置办了义田,所获粮食专供义馆膳食,目的是“期有实获,希望“生徒在此学习能有实际收获。义馆的开办,“至今济济祈祈”,不负众望,开来也深受人们敬仰,被人们誉为“瓣香”(佛教用语)。此外,还在谭家祠堂下殿开办私塾,专收谭姓弟子,还提供免费午餐,后来也招收六龙镇上的其他弟子。</p><p class="ql-block"><b> 筑桥梁,利于人</b></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四川自贡有一条经古蔺进入毕节再转安顺,贵阳,直至湖南的盐路,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对黔西北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条经瓢井,东关,安乐到六龙的盐路需要跨越水流湍急的仲麦河,穿过高山峡谷的海峰口。此处是盐道的咽喉要道,锁钥之地,虽几度建桥,然因山洪,桥本身太小而数度倾毁。为此,谭开来捐资重建海峰口大桥,方便过往客商。此桥命为:“永贞桥”。据《大定县志》卷二《建置志.桥梁篇》载:“永贞桥,在城东南四十里地海峰口仲麦河上,郡人谭开来有记勒石。记曰:…永贞,取《易》用六利永贞之意也,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有人褒扬谭开来修建“上通滇,蜀,下达黔楚”的永贞桥“胜造七级浮屠”“能当功德十倍”。但谭开来修桥的目的却是“济当时,利后日”,即使是“前后费用不资”,也自认为“苟有利于人,我独何爱?”足其年,虽有沧桑之感但仍屹立不倒。永贞桥的修建,改变了当地“数十年来,承舆莫济”的被动局面,使“商旅之往来,盐骑之绎络,亦骎骎乎如驿政码头焉”的盛况得以实现,为六龙乃至大定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的意义,决不亚于今天的筑大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储义仓,扶贫弱</b></p><p class="ql-block"> 义仓,是与官仓相对立的词汇,南朝始有雏形,隋开皇五年(585)正式设立。据《隋书.长治平传》记载:“奏令民间每秋家岀粟一石以上,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这是一种由政府组织以赈灾为目的的民间储备。建造义仓,虽属政府要求,但强制性很弱,能否建造运行,全在于各里乡绅的思想觉悟。六龙义仓的原址位于今六龙小学,为谭开来所建。据孔昭岐《茂先谭亲家生传》载:“甲午(1834,道光十年)大饥,道死相望。茂先佣人瘗白骨,为粥以食饿者。王太守问山以义切桑梓旌其间,一时称盛事。茂先曰:“是胡可久也?乃于戊戌(1838)年,岀穀数十石,为里中富者倡倣朱子社仓例,请于郡守张幼子。义仓成,而吾乡无计口授粥之劳,是皆口碑在人,妇儒不忘者。”六龙义仓正是乡绅谭开来所赠所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植青松,固水土</b></p><p class="ql-block"> 但凡是六龙人均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六龙周边的狮子山,茶叶坡,尤其是长坡的山坡上,满山遍野长满了松树,其中不乏茂密的参天古松树,而其他山上却鲜见这种松树。狮子山与茶树坡相邻,绵延三四里,而长坡松林绵延一二十里,松树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松林并非自然生长,而是有人为因素。奇怪的是,查阅史料,却未见关于六龙长坡松林的片言只语。唯有民间传说这是六龙乡绅谭开来所为。据说为了广植青松,需要的种子是从云南省的东川购买的,而它的始作俑者,正是谭开来。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如此成千上万亩的人工大森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松林被砍伐甚多,十分可惜。后李淑斌在此基础上长期的植树,又恢复了青山绿水,由于李淑斌的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无论是谭开来,还是李淑斌,他们将永远的被家乡铭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充满传奇与悲壮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的一生有许多特点,一是财富和他的舍得精神,一生的商旅生涯为之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有了钱还要有舍得精神,正是其舍得精神,让他乐善好施,为家族,为地方做出了许多杰岀的贡献;二是忧国忧民的情绪,三是他的身上也充满了一生的悲情。</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亦想通过科举考试以获进身之阶,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岁壬申(1812)年,不孝幸列宫墙,戊寅(1818,嘉庆二十三年)复叨廪饩。”但至道光时,却蹭蹬科场。其时,清廷已腐朽不堪,时政日非,江河日下,其对此已深感绝望。已是一种壮志难酬,生不逢时的心情。其《寄子玉聂世兄》云:</p><p class="ql-block"><i> 昨夜遇故人,依稀在我侧。</i></p><p class="ql-block"><i> 促膝共谈心,痛说前途塞。</i></p><p class="ql-block"> 诗中对前途的渺茫和心情的激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其《写意》又曰:</p><p class="ql-block"><i> 万物皆有托,孤云独无依。</i></p><p class="ql-block"><i> 凭借东风力,常傍日光辉。</i></p><p class="ql-block"><i> 不恨往者稠,但恐未来稀。</i></p><p class="ql-block"><i> 良马知驻足,寒鸟亦倦飞。</i></p><p class="ql-block"><i> 不似山中云,岀岫竟忘归</i>。</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本想借东风施展才干,无奈自己是孤云一片,无所依托,于是产生了传统文人普遍具有的心态,不能达则兼寄天下,便穷则独善其身。“良马知驻足,寒鸟亦倦飞。不似山中云,岀岫竟忘归。”化用晋陶渊明《归去来兮.并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而知还。”的语意,绝意仕进的心态油然而生,逐隐居六龙故里。于是效法叔父,醉心于乡里的公益事业。</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属于有钱人,至于有多少财富今已无法评估,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财富超过在福建省政和县担任知县,退休后被皇帝召唤入京“重宴鹿鸣”的叔父谭文藻。否则,修祠堂,孝长辈,设义学,成桥梁,储义仓,植青松等困难重重,或不可为。然而,谭开来个人而言,一生是不幸的,三岁丧父,一生无子,慈母早逝,爱妻亦先其而去,暮年又逢战乱,亲友在动荡飘摇中消亡大半,充满了个人的悲情。</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一生妻妾七人,可却无一子半女,联想一生仕途无所建树,每每思及便郁结于心,难以释怀。据说直到最后一位小妾对他说:“老爷,无一男半女,真不是我们的原因和问题。”至此,谭开来不提生育之事,而是在家族中抱养一子,有了后人。面对现实之不如意,谭开来只好寄情于山水田园,用美好而平凡的村居生活,来抚慰心中的忧伤;用写作诗歌来长歌当哭;用服务于家庭家族,贡献于贫民乡里,来砥砺自己的情操。</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岀生六龙三道朝门,逝于凤山谢都。人的行为随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后来,谭开来在凤山脚下风景优美,小溪流水潺潺的谢都建草屋数间,并移居此地。他将寄情于山水间的草屋命为“醉月草堂”,或许有效法杜甫草堂之意。而他的诗作也以此命名为《醉月草堂集》。</p><p class="ql-block"> 关于谭开来及其思想,很难作出妄断,但从其《写意》中有所发现:</p><p class="ql-block"><i> 人生在世瞬息耳,遇流则行坎则止。</i></p><p class="ql-block"><i> 必再劳劳苦经营,自顾头颅殊可耻。</i></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谭开来的思想境界,也是他一生的做人原则和生活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但是,谭开来为什么要从六龙移居谢都,要在那里兴办“醉月草堂”,并要在那里终老,为什么情倾谢都这个问题像迷一般的存在,我们可能会从谢都人那里找到答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传承文化,大有可为</b></p><p class="ql-block"> 谭开来是六龙人,也是凤山人,他是我们贵州大方县的人,他是中国人。自明代以来,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并放射出新的火花。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生于斯,长于斯,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如今,乡村振兴,东风劲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谭开来故里的人们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富庶的田地,殷实的生活,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也是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进步的结果。凤山人懂得感恩,谢都人无不自豪的说:“谭开来是我们凤山人。”</p><p class="ql-block"> “拾片幽香入梦来,来寻难舍用心裁。裁成素锦身何幸,幸识初衷共一台。”在凤山乡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徐德器,杨德发,李世岭等乡贤的多方努力,不辞辛劳,查证史料,民间调查,多方筹备,在谭开来旧居遗址的基础上,打造以醉月草堂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文化。目前已设置旧居标识,纪念性质的“醉月草堂”。拟对谭开来旧居及古墓群进一步申请文物保护。所有这些工作,对于凤山乡的社会经济建设,对于启迪后世,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而且我相信,传承文化,一定大有可为!</p><p class="ql-block"> 2022,7,3于兰苑花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鸣谢徐德器,李世岭先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阅读分享!</b></p> <p class="ql-block"><i>作者档案:陈宗屏,彝族,贵州大方(六龙)人,1957年生,经历过知青生活,恢复高考招生考入贵州农学院,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爱好文史,贵州省先进农业工作者,毕节地区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毕节市老科技协会会员,获省地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大方文艺》《大方报》等发表作品,出版《这帮六龙人》(合著)</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