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主峰东北角镶嵌着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岭头山。她毗邻金沙溪,一条柏油路穿村而过,两旁群山环抱、树木葱笼,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全国的文明村庄。可在四五十年前这里是个交通闭塞、靠山吃山,村民们靠伐点木材维持生活的穷山村。</p><p class="ql-block"> 7月1日,应老同学朱春和的盛邀,一行9人自驾小车爬涉三个半小时来到了这个小山村。此行我们一是想吸吸新鲜空气,更是为了见见一位老乡,她就是春和的姐姐朱银桂。她自17岁远嫁这个小山村一呆就是61年。</p> <p class="ql-block"> 家乡人的到来,银桂姐显得特别激动。头天她就为膳宿忙碌开了,并且把在外地打工的三儿子也叫回来帮厨。</p> <p class="ql-block"> 自种自制的金豆、毛豆、青菜、小竹笋、粉蒸肉等摆了满满的一桌,环保、新鲜、可口。银桂姐的女婿也从几十里地的家里特地赶来,为大家洗尘。其情融融,亲如一家。</p> <p class="ql-block"> “当初,这么远为什么会嫁到这里来!”饭后茶余,大家与银桂姐聊起了家常。</p><p class="ql-block"> “一二句讲不清楚,是生活所逼啊!”面对大家的疑问,银桂姐打开了话匣。</p><p class="ql-block"> 朱银桂出生于永康市古山镇坑口村,17岁那年,家里突然发生变故,父母相继离去,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位9岁的弟弟与1岁的妹妹,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当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席卷全国,永康也不例外。在姑父、姑母介绍下,她来到了岭头山村,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p><p class="ql-block"> 丈夫家有兄弟4个,住着两间低矮平房。由于山多地少,一家人主要靠丈夫上山伐木的一点微薄工钱过日子,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当她生下两个儿子、又怀上第三胎后感到实在无力再养孩子了,于是上山采了打胎的草药,服下后中毒造成大出血差点送了命。</p> <p class="ql-block"> “讲起生活的苦,我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也不知怎么熬过来的。”回忆当年情景,朱银桂十分激动,眼里含着泪水。</p><p class="ql-block"> “弟弟朱春和又是怎么来这边生活的呢?”</p><p class="ql-block"> “也是为了保命啊!”朱银桂说,虽然丈夫家穷,但比起永康来还是能吃得上番薯、玉米等杂粮,不至于会饿死。在朱春和9岁时,就把他接过来一起生活。</p> <p class="ql-block"> “从9岁开始来姐姐家,直到14岁才离开回到永康跟奶奶一起生活。”回忆起当年与姐姐相依为命的日子,朱春和感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他还清晰地记得,9岁起就为上山伐木的姐夫送饭的情景。每次装饭菜时姐姐都会多装一点,姐夫吃饱后可以留点饭给他。有一次送饭,不小心一脚踩空跌倒了,他连忙爬起来用手一把一把地扒回打翻在地里的饭菜,当天中午的饭菜是“泥土芬香”了!</p><p class="ql-block"> 他永远不会忘记,村边那条羊肠小道。他从开化车站下车徒步来到岭头山村,足足走了一整天。从村里到乡里读小学,那10里长的山路,不知磨破了多少层脚底皮。</p><p class="ql-block"> 春和在当地小学读了四年书,到第五年已经领了第九冊的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在家,开始为姐姐姐夫做小帮手。割草、放牛、拔竹笋、捡毛栗等,样样活儿都干,有时还跟着姐夫上山砍柴、守夜赶野猪。左手腕、右脚膝盖上至今还留下当年砍柴时的伤痕。</p><p class="ql-block"> 生活如何艰难,春和都坚持下来,没有叫过一声苦。</p> <p class="ql-block"> 当年就读过的村小,翻身改建后成了“大自然学校”。春和驻足校门前,久久不想离去⋯⋯</p> <p class="ql-block"> 偶遇儿时小伙伴,两人聊起当年一起玩耍的情景仿佛回到了从前⋯⋯</p> <p class="ql-block"> 熬过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谈起现在的生活,姐弟俩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朱银桂的三子一女先后都成家立业,个个都竖起了新房。她的老伴前年因病去世,现在与三儿子一起生活,今年78岁了身体还很硬朗,每天下午都要与姐妹们搓几圈麻将。</p><p class="ql-block"> 朱春和14岁回到老家后,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与亲朋的帮助下,念完小学、初中与高中,后成为一名乡镇干部,还当过柏岩乡的党委书记,最后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夫妻恩爱、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位哲人说过,挫折和磨难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在朱银桂与朱春和姐弟俩身上,使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分享到苦尽甜来的欢欣。懂得什么叫同胞情深、相依为命,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为姐弟俩的浓浓亲情所动容,并向他们表达深深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岭头山村简介】岭头山村位于三清山东北部,平均海拔700米,东接玉山县紫湖镇陈村,南接本乡上西坑村,西邻引浆村,北靠方塘村,总面积约16.48平方公里。有耕地398.49亩,公益林19684.亩,山场面 积32000亩。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87户,816人,其中农业户口681人。有党员29人。有小学1所,村卫生室1所,小型休闲广场2处。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从事旅游服务业和外出创业(苏州办家具厂)务工为主。风景资源有玉零观景区、田园牧歌景区、玉帘瀑布景区、化玉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201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