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多追求时尚,对一些传统的东西多已遗忘,或不知为何物了。在族人魏振东先生写的《魏氏族谱》中发现了族人留传下来的家堂轴子,感觉无比珍贵。现将相关内容做一分享。</p> <p class="ql-block"> 家堂释义为家中的堂屋,后指安放祖先神位的屋宇,多借指祖先的神位(牌位)。后来人们把祖先牌位做成大幅祭祖图画,画面如同一座台阶式排列着祖宗牌位的祠堂,苍松、翠柏、石狮、祭器、香烛、供果,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庄严而凝重,上面有序地书写着从始祖至当年已逝的直系宗亲的世系(血缘系统)和名讳(先人名字)。因其装裱形式如同画轴,又俗称其为“轴子”,或合在一起称为“中堂轴子”“家堂轴子”“家谱轴子”“祖谱轴子”等,亦简称祖谱、家堂。</p> <p class="ql-block"> 古时“请家堂”是山东大多数地区的一种过年风俗习惯,当地俗称“请老哩”,是指除夕当日扫墓祭祖完毕,人们请出家堂轴子,挂到客厅正北面,并将祖宗和已故亲人的亡灵请回家里,与家人一起过年的一种风俗。</p><p class="ql-block"> 请家堂一般分为迎家堂、守家堂、送家堂。</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我们魏氏族人在年节时都要请家堂,即在厅堂里挂家堂轴子,供家堂,也就是请祖宗回家过年。那时无论是三里桥的族人还是迁往辽源等外地的族人都保持着这种尊祖敬宗的习俗及传统。</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因"破四旧",许多风俗已被迫停止,但供家堂的传统在三里桥族人中却被保留下来,供家堂的做法从未间断。到现在为止,有两个中堂轴子被留传下来,其中一个还在供奉着。</p> <p class="ql-block"> 留传下来的这两个家堂轴子,一个是八世魏永茂于 1945 年开始供的老中堂轴子,另一个是十世魏家良于 2010 年开始供的新中堂轴子。因有新轴子,所以老轴子已不再供奉。</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家堂轴子最上面都画有同样的三个牌子,分别写有三排文字,即“故一世祖考魏公讳守金”“魏氏先远三代宗亲之位”“故一世祖妣魏府吴太君”。通过文字可看出,第一个牌子及第三个牌子代表一世始祖魏守金及夫人吴太君的神位,那么第二个牌子代表什么?其中文字“先远三代宗亲之位”又是什么意思呢? </p><p class="ql-block"> 经查阅资料得知,“先远”古时指葬日,这里引申为故去,“三”这里指“多”的意思,“宗亲”指同宗的亲属,“位”指神位,所以第二个牌子应代表始祖魏守金以下所有故去的宗亲之神位,也就是当后人对着家堂轴子行礼的时候,就是对着始祖魏守金及其所有故去的宗亲行礼。</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在十世魏家良家里,每逢春节都要请家堂并供奉家堂,魏家良的儿子魏大明、魏大顺也学着长辈的做法,请家堂并供奉着。</p> <p class="ql-block"> 370 多年来,海城三里桥的魏氏族人一直坚守着怀亲念祖、尊祖敬老、爱族爱家的美德,特别是春节期间请家堂、供奉家堂的传统传承至今,所以家堂对三里桥魏氏族人来说非常重要,更具有非凡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从辽宁海城三里桥魏氏族人一直保留着供家堂这个传统来判断,说明三里桥魏氏祖先最早应是从山东一路迁徙来到东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