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平的美篇

汪剑平

<p>汪剑平:电视台编导、独立写作人、民刊《湍流》编委。出版诗集《蚍蜉》、《省略号》,散文集《站在上帝肩膀思考》、《南墙之南》,发表作品千余件。先后获“首届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金奖。“遇上诗和远方”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2018年度十佳。中国当代汉诗精选一千首大赛金奖。荣登“世界华人榜”。2019年度“华语诗歌奖”。《我们的诗界》诗集征稿二等奖。《诗歌周刊》2020度(第九届)“中国好诗榜”。电视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四次获湖北电视学会专题类一等奖。</p> <p>过客</p><p>文/汪剑平</p><p><br></p><p>我只是一个过客。</p><p>偶然生,必然死的过程,演绎过客的人生大戏。宿命,注定了过客悲欢离合,旦夕祸福的无常。</p><p>月色迷离,星河灿烂,江上夜船的鸣笛如泣如诉,落寞幽寂。黑暗吞噬城市的繁杂,也凸显自然的本色。</p><p>黑夜,是我们的伪装,躲在暗处,舔舐伤痕累累的身体,孤独成为相依为命的兄弟。</p><p>如果有一种假设,我的驻足与一个叫孔子的智者非常巧合。相同的地方,相同的视角,相同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p>江还是那条江,水还是那水,月还是那月。两千四百八十七年,弹指挥间,昼夜的交替轮回,起落沉浮,我忽略了很多东西,唯一听到的,是智者洞穿心灵的声音。</p><p>水的流动隐含时间的秘密,时光的不可逆转,要么让我们扼腕叹息,要么让我们幡然醒悟。</p><p>有限与无限交织的时空,充满莫名的悖论,过客的存在真实而虚茫。宇宙是一个能量巨大的矛盾体,裹挟其中,渺小的个体愈发矛盾,愈发微不足道。为此我们在劫难逃,毫无胜算。</p><p>对于生命的体验,古人远比我们深刻。俭朴的生活,简单的思想,是感悟天机,明晓天道最佳的状态。无论生活有多复杂,只因隐含自然的定律,让古人变得冰雪聪明,福慧双修。反之,趋之若鹜的现代文明,除了阻断我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之外,也改变我们许多根本性的东西。为此,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混乱无序,矛盾重重。</p><p>万物之灵的人,成为万物之恶的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类终因欲壑难填,自食其果。</p><p>繁荣昌盛的虚假幻象,迫使我们离事物的本质相去甚远,人沦为物质的奴隶,生产的工具。</p><p>还好,有古人贤者的楷模,让我们找回迷失已久的精神。摒弃浮华,摒弃狂妄和伪善,只需换一种心情,我们就能让灵魂安逸。</p><p>遥想唐朝天空,清新纯净,湛蓝无垠。即便一片云,一缕风都动喊着诗的韵律。</p><p>和煦春天,百花斗艳,温润含烟。桃花的妖娆,装饰明眸,一片粉红的思绪由心而发,阡陌纵横,势不可挡。</p><p>这是安绿镇一个桃李芬芳的花园,诗仙李白正与堂兄们饮酒赋诗,畅叙天伦。</p><p>恰有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恰兄弟重逢,放浪形骸,恰有对酒当歌,畅饮醴酩。</p><p>醉眼蒙眬,长袖翩跹,笙歌曼舞。指极幽馨的美景,使人血脉贯通,洒脱飘逸。</p><p>此时此刻,李白笑曰:好景,好心情,怎不抒发我辈高雅的情怀呢?如赋诗不成,那就入乡随俗,依宴客的规矩,罚酒三杯吧。</p><p>于是,李白纵情高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p><p>我们的一生,就像是住旅店一样,暂居在天地之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无奈和感伤,但我们依旧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纵情欢娱。</p><p>“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p><p>菜肴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不喝得一醉方休,算不上好汉。</p><p>诗人的歌唱,具有纵横捭阖,力能扛鼎的大彻大悟。得意也罢,失望也罢,欢愉也罢,悲苦也罢,喝干了酒,唱完了歌,歇下了舞,我们将身体,一半留给了清醒,一半留给了醉乡。</p><p>过客身份的认定,具有多个层面。尽管我们失去古人那份诗意的情怀,但是,在我们努力驱散现实的迷雾之后,在梳理生活缠绕的一团乱麻之后,我们只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认清自己过客的身份。</p><p>负重了举步维艰,负重了道德救赎,负重了生之悲,生之痛,让我们如临生死攸关的危机不敢懈怠。于是,认清自己过客的身份比什么都重要。</p><p>正视与回避,是我们两难的决策。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就会迷失生命的方向,继而成为无处安身的孤魂野鬼。因此,清醒地认清过客的身份至关重要。</p><p>在这座借以寄居的城市,很多事物都在提醒和暗示我们过客的身份。走进梵音清越的章华寺,一棵参天的古银杏,漂浮在禅意缭绕的虚空。佛的要义其实很简单,他告诉我们今世与来世的因果关系。过客的使命就是完成今世的业,如果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美德,你就可以安心地离去,进入下一个轮回。</p><p>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生的身体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在有尘与无尘的争论中,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p><p>误入尘世,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说幸运,是我们来过,并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活过了一生。成败不论英雄,贫富无足轻重,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无意义的意义,是无为中的有为。说不幸,是我们常常为一己之私,一己之欲,拼得死去活来,两败俱伤。</p><p>成为过客,我们究竟应该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留下家财万贯?金山银山?这些根本就是徒劳。一旦你死去,所有的一切都不再与你有任何瓜葛,你只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p><p>许多年前与屈原邂逅,使我明白作为过客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两千多年过去了,那时的物质早已消亡,唯其精神获得永世传颂。遗世独立,不畏强权,追求真理,是人类最优良的品质。一个捍卫理想的人,化为一座至高无上的思想灯塔和行为标杆。到底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屈原的存在,给了我们切中肯綮的答案。</p><p>我们的名字叫过客,光阴打在身上,来无影,去无踪,唯有秋雁有信,春梦无痕。</p> <p>古城</p><p><br></p><p>我看到一座城,套着另一座城。一座是新城,一座是古城。新与旧,让这座城市产生奇妙的组合,它所混杂、发酵出的独特分子,融汇了古老与现代摄人心魄的神秘气息。</p><p>这会儿,你或许正在新城的某个角落,喝着王老吉,吃着油焖大虾,使用最新的苹果iPhone手机,一会儿,你已经站在古城瓮门过道的阴影里,聆听长笛呜咽,呼吸岁月深处散发的阴凉和腐殖。</p><p>时间飘逝,生命局促,把我们界定为顺时的过客,而古城则以逆向姿态,屹立千年。</p><p>打量古城,需用一种平和的眼光。历经岁月荒芜之后,一堵残垣依偎的冷月,一抹分崩离析的粉末,一棵攀缘孑然的枯草,组成四季的景色。</p><p>眺望古城,引发诗意的想象尤为重要,云淡风轻,极目楚天,有幽魂倩女,抚琴弄箫。城郭飞檐的风铃,顾盼自怜。凭栏处,一排唳声高歌的大雁,把秋天的心事倾诉得缠绵绵,意境深远。</p><p>春天太过华丽,夏天太过喧腾,冬日太过严酷,唯有秋天,唯有秋风秋雨的惆怅,与古城的气质浑然天成,韵味悠长。</p><p>新鲜的阳光,洞穿时间的隧道,直射在青石路上,一道道经年历久的履痕,刹那间,有了掷地有声的遗响。战马疾风飞溅的火花,士卒威武雄壮的征伐,农夫匆匆忙忙的脚步,商贾星夜兼程的安车蒲轮,一下子涌现在眼前,成为一幅声情并茂,气脉相通的映画。</p><p>此刻,阳光仿佛已然变老,我在画里,成为一个指点江山,仙风道骨的传说。</p><p>欣赏古城,你需找到独特的角度。不同高低,不同远近,不同情怀,形成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视觉层次。</p><p>选择一个闲适的午后,逃离身不由己的现实困局,然后心悦诚服地展开和古城对话,无疑是最佳的良机。</p><p>站在护城河边,目光掠过清水碧波。人说距离产生美,空阔旷远的天地,古城的逶迤与壮丽,悠久与苍雄,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与古城的距离,等同于我与岁月的距离,我与历史的距离,我与万物之灵的距离。无量之网的全息能量让古城储蓄了丰富的自然道法,倘若没有这种道法,古城早就坍塌在长烟尘风里。事物的存在和消亡,必定有其诡谲的密码。</p><p>静与不静充满了辨思,古城的静与我们的不静具有非常的差异。静,得到了保存,不静的,转眼即逝。由此,人生采取以静制动策略,不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p><p>看看我们的世界,一日千里,呼啸奔腾的速度令人晕头转向,不知方向。在强大的惯性里,我们只知道一味地攫取自然,一味地谋求权力和金钱,好像获取的越多,就越幸福。其实不然,人生的幸福源自简单,过多的占有会使我们的内心负载更多的欲望,当欲望达到极限的时候,人因为满足产生的无聊更加空虚,更加茫然。在无法停顿的时候停顿下来,我们会发现停顿之后的那种静,才是一种本质的幸福,本质的安详。</p><p>古城蜷缩时光的漩涡,它有两只眼。太阳洞悉众生祸福相依的起落沉浮。月亮穿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曼妙。</p><p>走进古城,将炉台置入前景,右边是一个贴锅盔的中年男人,左边是一群闻香而至的食客,背景是厚重斑驳的古城。炉火正旺,锅盔焦脆,古朴的食物与古朴的城墙相得益彰,各有表述。</p><p>我把视野调整为仰角,一位耄耋老者架着一副断腿的老花镜,全神贯注地捧读《三国演义》,书中一百二十回与古城相关的事件和人物,精彩纷呈,壮怀激烈地在眼前上演。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关羽大意失荆州,悔恨交加。张飞一担土,力拔山兮气盖世。林林总总,离奇的三国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闾巷茶肆的话题。</p><p>将画面平行推开,二分之一上,是巍峨高耸的城墙,二分之一下,是闲庭信步,优哉游哉的市井生活。下棋的,摆摊的,拉琴的,擦鞋的,剃头的,算命的,可谓三教九流,五色人等。在古城的庇荫下,丰衣足食,其乐融融。</p><p>和古城来一次亲密接触,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发自内心的感慨。在时间的长河里,古城的屹立隐含了变与不变的玄机。站立千年,笑看世间云起云落,波光明灭,聚散无常。如果将我们的生命与古城对应,我们的驻足,可谓忽略不计,惊鸿一瞥。</p><p>古城就是古城,除了作为时间坐标和历史方位之外,它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含义。虚弱腐朽的古城,根本给不了我们所希望的激情和梦想。即便我们强加给它许多莫名其妙的思想,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p><p>背负历史的包袱,常常使我们瞻前顾后,不思进取。</p><p>古城陪我们的祖先蹉跎岁月,也和我们结下了一世情缘,这之后呢?还将陪伴我们的子孙,任重道远地走向远方。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p> <p>老巷子</p><p><br></p><p>一</p><p>从三岔路公交站到我的公司大约七百米的路程,往常我都是沿大路走,这天,我鬼使神差地仄进一条狭窄的巷子,漫无目的往纵深走去。一般来说,巷子有两种,一种是由许多房子倚势形成的小巷,只能一人通过,倘若迎面来人,彼此都会侧身避让,方才安然。还有一种是由相向排列的房子形成的街巷,这里大都商铺林立繁密,人群川流不息。我走过的这条巷子,是一条街巷,除了商铺之外,卖菜的居多。我的公司离这儿不远,但我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的确令我匪夷所思。其实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三十多年了,记得二十年前,我为拍摄电视片《老街老巷》几乎把所有的老城区都拍了个遍。或许我曾经来过这里,或许这里四周改变太大,总之,我因记忆的迷失,油然生出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惆怅。</p><p><br></p><p>二</p><p>长久被高楼凌厉地打压,被生活疲惫地追赶,徜徉在老巷子,有了时空倒转,世事沧桑的悠远。定式的局促、定式的郁闷、定式的一脸茫然,定式的焦躁不安,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随性,安详宁静的回归。老巷子,以它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沉淀,让我们懂得了安贫乐道,陋巷箪瓢,墨守成规的精髓所在。</p><p>初春时节,天空阴沉,细雨纷纷。巷口一棵粗大的梧桐,新枝萌发,苍翠欲滴,繁密的紫色花儿尽显端庄、华贵、矜持的曼妙仪态。在风大胆地挑逗下,一朵娇羞的花瓣,作蝴蝶状,情不自禁地歇落在少女路过的红伞间,尔后,款款地消失远方。</p><p>置身在老巷,四周是失而复得的景象。斑驳厚重的老墙,烟熏漆黑的梁柱,雕龙画凤的木窗,苔藓滋生的庭院,忽明忽暗的楼道,以及陶罐里栽种的月季花,无不透露出,涣散平易,不动声色的自然常态。探究某些旧物的细节,我因触摸到岁月深处的暖意与遗痕,怦然心动,喜极而泣。</p><p>老巷子介于历史与现代之间。它既是时间的节点,也是连接的通道,由此,许多飘然而逝的事物仿佛一下子清晰起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或许是一个表情,或许是一声叹息,或许是一种冥想。如果说,连片的老屋是身体,那么老巷就是血管,而人流则是涌动新鲜的血液。生生不息,滋养千年。</p><p>老巷子是城市的前世今生,失去这些,城市就没有了灵魂。</p><p><br></p><p>三</p><p>我喜欢老巷陈旧的气息。</p><p>透过屋檐上垂挂的蜘蛛网的缝隙,阳光婉约地照在青石路上,当车辆和脚步风尘仆仆,会有光斑四处飞溅,踢踢踏踏,咿呀作响的韵律由远及近,由近及远。</p><p>眺望盈月清晖的美丽,最佳的角度,莫过看去一片幽暗朦胧的瓦脊。如水的月光,从瓦槽间哗哗地淌下,惊得一只夜行的猫儿迅速逃逸,无影无踪。</p><p>有临街的窗户,灯影绰约,修竹摇曳。歌者的吟咏,一个平声是唐诗,一个仄声是宋词。一个押韵是李白,一个叠韵是苏轼。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巷因与众多历朝历代诗人们的邂逅,变得灵秀隽永,情意绵绵。</p><p>不过现实的老巷,更让我流连忘返,惊喜不断。老巷的喧闹,生机蓬勃,活色生香。蛋糕色味俱佳,大笼包肉汁浓郁 ,一筐筐蔬菜,青翠水灵,一盘盘卤货,肥而不腻。</p><p>目光饱餐,垂涎欲滴,舌尖的味蕾抵达生活至深的意蕴。</p><p>包子铺,生意兴隆。争相购买的人群排成长龙。问一老者,何故招财?答曰:个大,馅多,实惠,尤以牛肉馅最佳。买来一尝,果然名副其实,唇齿鲜香。</p><p>走进一家早点店,选好位置坐下,老板娘问,吃什么?我说,来一碗豆腐脑吧。</p><p>这是一家专事炸油条、油饼的早点店,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老板娘体态丰腴,夫者高挑精瘦。尽管满身沾满白花花的面粉,但夫者那一头细心打理的头发,柔顺整洁,油光可鉴。&nbsp;</p><p>这里店面不大,可是生意好得出奇。有甲妇问,你家不是住在红门路吗,从那里过来,少说途经七八个公交站,大老远跑到这里买早点值吗?乙妇说,这家的油条炸得酥软可口,货真价实,多远都值得。</p><p>店主闻之,得意扬扬。客者闻之,点头赞许。</p><p>走过一条活鱼摊,见一女贩正与老妪讨价还价,紧接着,抓鱼、称鱼、剖鱼,手脚麻利,一气呵成,功夫了得。问女贩,鳝鱼一斤多少钱?答曰:三十五元。我曰:昨,我在七一一菜场买过,一斤二十八元。你卖太贵。女贩翻一白眼,于我弃之为快。我自讨没趣,悻悻离开。</p><p>这里的街巷四通八达,曲径通幽。有门面的,倚门设铺,没门面的,席地摆摊,一家紧挨一家,一人紧挨一人,密密实实,见缝插针。走过一截,发现凡经营杂货、干货者,以川人居多。</p><p>“咋子嘛,我这人直杆杆(爽快),蛮巴实的,您今天买的花椒真是捡耙鸡儿了(捡便宜),划得来啊。”一个男人正与顾客谈生意,满口地道的川话。</p><p>询之,男人出川到津已有二十载。凭借川人吃苦耐劳,勤扒苦做的传统,他硬是绝处雄起。哪里安身,哪里就是故乡,是川人坚韧的性格。</p><p>抬头看到门额上依稀可辨朱红标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是过来人,一看便知这样的标语只能出自那个动荡的年代。它将那时人的精神表现得气吞山河,豪迈铿锵。</p><p>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气神。那个时代的人,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要一声令下,全民总动员,表现出一副当家做主人的气概。不计个人得失,不讲任何困难,一个劲地往前冲。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p><p><br></p><p>四</p><p>万物有灵。一栋房子,一条老巷子,如果久远了,都会有灵性。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附着了几代人耳鬓厮磨,情逾骨肉的气息。正是这种气息,喂养了我们的身体和思想,让我们懂得忠义仁勇信,礼义廉耻孝。在这阴阳平谧,安泰祥和的老屋里,我们灶火炊烟,酱醋油盐,生儿育女的共守时间流逝,岁月老去。</p><p>外面的世界眼花缭乱,光怪陆离,那些已经和我们原本的生活相去甚远,格格不入。老巷、老屋仿佛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箴言,它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走得太快,飞得太远。面对现实的喧嚣和诱惑,更多地贪、嗔、痴必定带给我们深重的罪孽,唯有回归,唯有遵循自然的规律,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闲适、与宁静。旧有事物,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全息能量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感知万物有灵的秘密,让我们获得了天人合一的平衡。</p><p>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人心向善了,周围的事物就会变得美好,人心恶了,灾祸就会惩罚我们,这是天道。住在这里的人们,用他们对老巷、老屋的坚守与迷恋,明示了这个道理,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懂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