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线”记忆,传承“三线”精神

耆人摄影志愿者服务队

<p class="ql-block">  “七一”前夕,郫都区老年大学组织教师、班(团、队)长和校志者约100余人到大邑县“三线建设”记忆展览馆——开展“庆七一、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是中国军工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起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部署组织展开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短短 10 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广袤的三线地区建设起了强大的能源、交通、钢铁、机械、电子及军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设了确保国家安全的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辉煌的一幕,展示了中华民族准备抗击任何来犯之敌、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波澜壮阔的中国大三线建设,已过了半个世纪,随着岁月的流逝,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段陌生而神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所留下的精神遗产令人瞩目。三线建设是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在全国军民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地投入报效祖国准备打仗的情势下进行的,是在中国经济还比较困难、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指导下进行的,是在“文革”的严重干扰下展开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时代历史征程中,让“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的精神蕴含着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勇于付出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是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是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是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摄影: 霍智勇、郑立平</span></p>